第九百六十三章三年以后

    第九百六十三章三年以后 (第2/3页)

也不是势单力孤,原汝宁军中的一大批薛家将和他们的下属、学生。都集中在太上皇薛濂和武官之首的薛永利身边,为太子薛呈麟保驾护航。

    虽然这股暗流汹涌,可原先的吴世恭却并不在意。他一直以为:凭着自己崇高的威望,矛盾是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这一步的。

    说到底,吴世恭就是有些优柔寡断。他对自己家人的关爱,使得这个矛盾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是因为吴世恭的暧昧态度,使得拥护吴呈瑛的团体是越来越胆大。

    更为不妙的是,由于支持太子薛呈麟的主要是军中势力,他们一直在四处征战。不在朝中。而邓启帆这些重臣却在此事上保持着中立,这就使得身在朝中的,支持吴呈瑛的文官们是气焰大增,而这两股势力的矛盾也是到达了爆发的边缘。

    而这一切,吴世恭之前并不知道。或者说得精确一点。就是视而不见,装作鸵鸟。可是这次国庆仪式,朝廷把散布在各地的立功将士召至北京城,要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式,于是情形都改变了。

    在一个多时辰之前,山川局局长李柱向吴世恭密奏:赴京的许多军官正在窜连,要给予支持吴呈瑛的文官一个反击。当然。这些军官以中低级为多,也以年轻为多,他们主要也就是在发泄,并没有形成什么严密的计划。

    不过在这些军官中,有些激进分子就提出:要举行兵谏,抓捕吴呈瑛以及亲吴呈瑛的官员。并要吴世恭再次保证,绝不会更换薛呈麟的太子位置。

    这顿时让吴世恭毛骨悚然了。

    所以现在的吴世恭是一阵阵发抖,这即是气的,又是有些后怕。要知道,负责监视军中动态的应该是军情局的薛存义。而这消息也应该是薛存义先得知。没想到倒是山川局的李柱先来密奏。可是联想到薛存义也是薛家将的一员,那么为什么隐瞒消息也就显而易见了。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吴世恭又该怎么处置这个问题呢?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