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第2/3页)

反击。大平朝与西蒙古的长期战争打响了。

    穹源四年:

    吴世恭依诺向朝廷归还辅相位。经过重臣选举,皇帝制定,确定了以邓启帆为辅的届朝廷内阁。同时,各地选举的御史也赴京就任,大平朝开始进入正常的治国时期。

    而在归还辅相位之前,吴世恭还强行施行了两个国策。一为《万民劳工法》,此法强制规定了许多劳工的福利政策。而其中的劳工养老金和医药金,事实上减少了劳资对立。而且有利于大平朝国家稳定,毕竟劳工如造反,他们以前缴纳的养老金和医药金都会没有了。此外,由于这个法令也在关外归顺的牧民和藩国中实行,使得朝鲜族、蒙古族和满族很快地融合到了华夏人之中;另一个就是成立了皇家科学院,鼓励科学技术蓬勃展。

    大平军服满军役的大批士兵集体复员,他们都将分配给土地。而第二批大平军新兵编入现役。大平军将逐渐进入到了正常的新老更替之中。

    同年夏,大平军收复台湾。垦荒商行成立新的南洋垦荒商行进行台湾岛的开。可是大平军的水师在追击逃窜的郑成功时,恰遇以西班牙和荷兰为的(葡萄牙除外),想以武力获得大平朝通商权的西洋联合舰队。一番激战后,大平军水师在吕宋战败。

    吕宋海战失败的消息传到朝廷以后,大平朝向西洋诸国(葡萄牙除外)宣战。而获得大平朝宣战消息的西洋诸国,也同样向大平朝宣战(其实就是一些东印度公司之类的武装殖民商团的宣战),很奇怪,葡萄牙竟然也与西洋诸国一同宣战,于是南海进入到了一个大海战时期。

    同年秋冬,大平军在西北与西蒙古生三次大战,虽然大平军都是小胜,但因为粮草供应不上,西北又是地域广阔,多族混杂,难以追击,所以战果不大。于是垦荒商行成立了新的西漠垦荒商行,集合了民间的力量,共同对西蒙古动了战争。

    穹源五年:

    新年前后,因为长子薛呈麟和次子吴呈瑛夺嫡之争白热化。吴世恭施出雷霆手段,挫败未遂政变。逼迫薛永利自尽。并驱逐张之恒等一批官员出朝廷。而薛呈麟将改姓“吴薛”,吴呈瑛被剥夺继承权,但可以以平民身份进入官场。大平朝最后一个隐患消弭。

    同年春,大平朝加拨五百万银元,加快战舰的建造。

    穹源六年: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大平朝南征军二十五万,在周巡的率领下,侵入南洋诸国。兵锋直指柔佛(马六甲),经过六个月的鏖战,安南成为大平朝的藩国,并割让柴棍港(金兰湾)为大平朝的殖民地。而在此地,大平朝设立了第一个殖民总督府。

    接着,暹罗(泰国)、柔佛(也可以作为马来西亚的称呼)相继成为了大平朝的藩国。而占据马六甲的葡萄牙军队,根本抵挡不住大平军从6地而来的进攻。马六甲易手,大平朝在此设立了第二个殖民总督府。

    穹源八年:

    在马六甲海域,生了马六甲大海战。在港口炮台的掩护之下,船只落后的大平军水师与西洋联合舰队占了个势均力敌。马六甲的通航权被大平朝控制。西洋诸国提出谈判。

    同年,松江府出现高效率的新式纺织机,大平朝进入了工业革命的前期。由于对各藩国的倾销和财富了掠夺。大平朝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展时期。

    穹源九年:

    因为南洋各藩国出现排华运动,周巡率三十九万大平军开始了第二次南洋征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