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偶遇”

    第267章 “偶遇” (第2/3页)

一般的族人稍多一点,由此他也就跟六叔一起,成了族中两大执事之一。

    接下来两天,时穿又与族人在一起处理了一些族中杂物。无非是商量田地的划割,走关系从附近招纳了一些短工,将各房的口粮田播上了种子,而后规划好葡萄园,从各地收购合适的葡萄苗,以及高新聘请栽培人员等等。

    这些事务当然不可能在一天中完成,时穿也不打算亲力亲为,他只是站在旁边给族人做出规划,把各类具体细节阐明,并布置下去,让大家知道每一步该做什么,剩下的时间里,时穿基本上都在抄着手,勘察白虎山谷的地形……好吧,时氏族人认为这是在游山玩水。

    在此过程中,时穿所展示的现代管理学手腕,让这群九百年前的读书人深表叹服。经验主义与理论化系统化的管理学不在一个高度,即使族人出身宰相门第,以前也学过管理家务,但以前他们只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要如此做,所以当时穿拿出一套系统化的管理学理论后,族人的叹服,已经不是人类可以阻止得了

    当然,族人首先佩服的是时灿的老爹时河,底下的议论最初是这样开始的:“还是少宗主有眼光啊,瞧瞧十七郎办事,条理多么清楚。难怪少宗主当初要眼巴巴的把他寻回族中。”

    “其实少宗主最聪明处,是决定宗族分枝散----闲起来,除了与时灿彼此商量一下族务外,就是领着这个小孩儿四处乱走,美其名曰“巡视族田”。

    这一天,走到了邻近一处小村落,眼看快中午了,天阴沉沉的,仿佛要下雨,时穿走的口渴,便招呼凌飞上前,去附近农家借水。

    凌飞明白时穿的意思,借上前取水壶的功夫,指点着旁边一户人家,低声说:“那里,罗举人的家就在那里。”

    枉费罗望京也是一个举人,也曾追逐在褚素珍的裙下,可这位举人老爷家境并不富裕,明明新婚不久,院子也没有粉刷一新,那院墙虽然看着还整齐,但已经多年未曾修缮过了。墙头、墙角,几束不知名的野花寂寞的开着,在风中轻轻的摇曳。

    举人老爷的门楣已经多年失修了,虽然不久前才往进士牌坊上刷了一层新漆,但牌坊的木板显得不整齐,边边角角还留着细微变形与豁口,石质的门槛磨损的也很厉害。

    时穿低声问:“你都打听好了?不是说褚姑娘带来很多嫁妆吗?。”

    凌飞低声回答:“徒弟都打听清楚了,褚姑娘进门之后第二天,给婆婆奉茶,头上戴的是一件唐代著名银饰‘花想容’,她婆婆立刻说,这件首饰虽然是银饰,但平民小户的,媳妇日常戴这种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