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金人入侵了

    第447章 金人入侵了 (第2/3页)

至少也要保持原状,等待宗翰回来再说。但谭慎一上任就急着做出政绩——他出榜文招纳三州百姓进入燕京,而后立刻向道君皇帝表功。道君皇帝脑子一热,下令谭慎派大军接受朔州、武州、蔚州三州……哦,顺便驱逐虎狼般的金国大军。

    宗翰得知消息立刻怒了——其实原本金国是要交换三州的,但国与国交往,总得有点彼此尊重不是吗?提前过来打一声招呼,你谭慎会死吗?

    宗翰立刻向金太宗吴乞买表态反对交换,理由是:南朝不讲诚信,多次破坏盟约,招降纳叛,从张觉那里缴获的文书看,宋国还图谋颠覆我大金政权;二来朔州、武州、蔚州地势险要,假如我们交出去了,宋人攻来,如何守御?三来,辽国残余亡金之心不死,三州险要,乃是辽东之匙,不可丢弃。

    其实最后一个理由纯属胡扯——当初签订协议,收钱的时候你怎么没想到三州是“辽东之匙”?

    金太宗对宗翰的说法不置可否——主要是吴乞买这人是个只干不说的家伙,如今军粮未能齐备,自己刚登位人心不稳,他觉得过早表态毫无意义。

    稍后,宗翰心生一计,军粮凑不齐不是吗?让二太子宗望去向大宋讨要赵良嗣答应给的那二十万石军粮。之前这批军粮只交付了不足五万石,把剩下的军粮讨齐了,攻宋的粮食就齐全了——谭慎果然给金人送来了开启战争的把柄,他不屑一顾地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赵良嗣答应的军粮,你找赵良嗣要去,跟我没关系。

    宗望气急败坏,去信质问:赵良嗣是以大宋臣子的身份,代替朝廷答应我的军粮。难道你不是大宋的官?你不代表朝廷?大宋欠我的军粮就该大宋给,现在你是负责的,把粮食拿出来……谭慎决定将宗望派来的使者叉出去,免得对方提的问题自己无法回答。

    十一月中,宗翰奔丧完毕返回中京,立刻鼓动宗望派军进入蔚州驱逐宋军——顺带缴获了北宋朝廷发到这三州的宣抚文件。稍后,金国指使西夏进攻北宋控制的武、朔二州,还攻取了北宋应州所属的飞狐、灵丘两县,并明确宣布:宋朝廷别想要云中地区了。咱们不还了

    腊月底,道君皇帝罢免王黼,罪名是“勾结内宦梁师成”,蔡京第四度复相。稍后,道君皇帝觉得谭慎做事比童贯还不靠谱,云中花费了20万银子,不仅山后五州没收回来,反而丢失了飞狐、灵丘两块本来属于皇宋的国土,真是郁闷……蔡京对此建议:撤换谭慎。

    于是,蠢货童贯再度出山,为了安慰这位老功臣,道君赏赐童贯“广阳郡王”的荣誉,由此,童贯成为中国历史空前绝后的宦官王爷。

    同月,被俘的天祚帝宋制中京,道君皇帝写给天祚帝的亲笔信也呈现在宗翰、宗望桌上。道君皇帝在信中承诺,一旦天祚帝归宋,并负责鼓动辽人反金,他会给天祚帝1000间房屋,300名佳人,让其享受大宋皇兄待遇,地位在燕王、越王之上……

    同日,宗翰还得知:大宋送给金国的“燕京代税钱”,在复州被宋国商人拒收。拒收的原因是:这批钱是“当十钱”,一个钱只有一个普通铜板重量,但含铜少含铅高质量伪劣,却要当作十个铜板使用……按大宋商人的说法,这种钱三个当一个正常铜板还差不多。

    宗翰的头嗡的一下炸了:一百二十万代税钱,按大宋商人的换算法,其实也就值四万贯……欺负人也没有这样欺负的。于是,宗翰宗望联名上书,要求伐宋。

    这时候,童贯来了,带着道君皇帝的使命,暗地逮捕郭药师。童贯带领亲信前往塘沽城,没等童贯动手,郭药师就请童贯阅兵,童贯与郭药师来到野外一块空旷地,四周静悄悄,童贯正琢磨是否下手。郭药师突然把令旗一挥,只见伏兵四起,声势浩大,仿佛从地下冒出来

    童贯吓坏了,急忙夸了几句郭药师练兵得法,连塘沽城都不会,匆匆逃回燕京。稍后,为了制衡常胜军,童贯、蔡攸招募燕云强悍之民,编为忠胜军、就粮军,共二十多万人,但是官府无钱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