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燕云乱 第七十五章 前来

    第一卷 燕云乱 第七十五章 前来 (第2/3页)

衔更高,在童贯面前信用更重。气焰也更高一些。赵良嗣是燕地来归之人,知道要四下陪小心的话,那是陪不完的,自己也别想出头。所以干脆一向行事跋扈高傲,童贯麾下将佐,都是心里头对他那个得很。可是还当真不敢得罪他。

    现在看到童贯派来的果然是他,两人对望一眼,心里头都有话。赵良嗣心胸狭窄,萧言只怕碰到他有罪受。杨可世还微微有点喜色,童贯派出的是这个人物,老种小种相公的机会,是不是更多了一些?说到底他是西军的人,不比刘延庆,根本没有脱离西军体系的野心。只不过作战太过勇猛,差点坏了西军诸位相公的盘算罢了。在童贯麾下,很有点不自在,现在有机会和老种小种相公尽捐前嫌,焉能不尽心竭力!

    两人都弹弹袍子,端正站好。他们在这里迎接,已经是看着童贯面子了。以他们的身份,根本用不着行什么大的礼节。王禀还客气一些,站在那里远远的就抱拳。杨可世却是等到赵良嗣飞马赶到,这才懒洋洋的抬抬手:“赵宣赞远来辛苦!”

    赵良嗣却黑着一张脸跳下马来,身后胜捷军骑士也同时勒住了马,纷纷跳下,向着王禀大礼参见。

    赵良嗣只不过胡乱拱手,就急切的问道:“萧马二位宣赞,有没有军情回报?”

    看着赵良嗣无礼,杨可世只是哼了一声。王禀却忍着气道:“好叫赵宣赞得知,萧马二位宣赞,已经领兵,西进易州,去援救郭药师了!现在行止如何,还未曾回报…………”

    赵良嗣脸上却闪过一丝喜色,转瞬即收:“萧马二位宣赞,也太贪功了一些!据你们报的军情,萧干大军,正在易州,如何能救得了郭药师?只怕反而让萧干看破了两位宣赞手下不多兵的虚实!大军还未曾整顿完毕,宣帅之令,只是要他们据守涿州,徐图进去,这么就这么孟浪行事!”

    赵良嗣在脸上挤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只是跌足:“只怕这锐气失却,萧干反扑涿州要害,这地方也保不住了!官家都已经知道涿州克复的消息,现在却要失却,这场大功,却成了大罪!连番败报上去,官家该如何说?宣帅该如何说?”

    王禀和杨可世只是对望一眼,脸色都沉了下来。难道这赵良嗣此来,却是要萧言舍弃涿州退回来的?下马伊始,就开始挑剔萧言毛病,还戴上了这么大一顶帽子,欺君之罪……只合上前拼命的不是他姓赵的!

    杨可世沉声道:“宣帅的意思,是不是不要涿州了?”

    他的声音,带了三分怒气。赵良嗣转头看了杨可世一眼,强笑道:“杨相公,话却不是如此说,宣帅怎能不要涿州?只是萧宣赞能在萧干面前讨好?要是萧干大军回师涿州,四百兵马,能保住否?还是两位相公,马上就能点兵北上,在萧干夺回涿州之前接应上萧宣赞?大军岂是如此能轻动的?背河再败了,又将如何?谁让萧马二位宣赞,竟然舍弃涿州根本,前出易州浪战!要是逼着萧马二位宣赞在那里死守,才是陷了两位宣赞的性命!”

    他一连番的逼问,却是让杨可世说不出话来。王禀只是在一旁沉默,尽力按捺住自己情绪。大军调动,的确不是简单的事情,赵良嗣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要是萧干反扑,涿州能不能保住,真的难说。想到这里就让杨可世和王禀忍不住在心里头长叹:“萧言啊萧言,你为何就如此贪功?克复涿州,功绩还嫌不够?”

    杨可世到了最后,只是带着怒气反问:“照赵宣赞说来,萧马二位宣赞,不但无功,反而倒是有罪了?”

    赵良嗣冷冷的回视了他一眼:“学生何尝有此言?就算有罪,宣帅也替两位宣赞承担了。也不会湮没他们的功绩!此间除了宣帅,谁还有这个担当?西军诸位相公,在官家震怒之际,敢为萧马二位宣赞确保否?学生此行而来,已经带来了萧宣赞的告身,还有犒赏,只要萧宣赞谨按宣帅方略行事,只会受赏!要是他错了心思,才只怕宣帅也保不住他!”

    这句话就是**裸的宣示了赵良嗣的来意,就是要萧言就他范围,将所有功绩,都归到童贯的方略头上!他轻进易州,正遂了赵良嗣的心愿。恩威并施,就能让萧言就其范围!这个错处,挑得是恰到好处,涿州既然克复,就是宋土。覆军者杀将,失土者同坐。拿住萧言轻进错处,才好着力!而童贯还是北伐大军最高统帅,行何等军法,都是理所当然,可西军诸位相公,却没有这等便宜!

    杨可世脸色铁青,他已经将萧言轻进易州的消息传给两位种相公了,不问可知,两位种相公也是跌足长叹。萧言为什么不等到他们来!有西军大队接应,这场易州功绩,总是他的了,老种小种,又不会和他抢,只不过要他说几句话而已!

    杨可世无话应对,最后只是怒气冲冲的反问:“要是萧宣赞抢下了易州呢?”

    赵良嗣一怔,突然哈哈大笑:“杨相公,你却相信?”

    杨可世一拱手,甩起披风掉头就走:“某军务繁忙,已经迎接了赵宣赞,礼数尽到了,现在却是回营!某就一句话,现在萧宣赞要的是保住涿州,大宋要的是保住涿州,却不是让萧马二位宣赞退回来!”

    他也不等赵良嗣回礼,大步就匆匆离开,亲兵牵过马来,杨可世翻身上马,猛的加了一鞭子,飞快去远。

    赵良嗣微微而笑,倒是恭谨的朝着杨可世远去的背影回了一礼。等他抬起头来,就迎着了王禀沉默闪避的目光。

    赵良嗣淡淡一笑:“王相公,学生不在此处休息了,却是要赶在萧干围涿州之前,把萧马二位宣赞救出来!不知王相公能不能拨两百人马,护送学生,昼夜兼程,赶往涿州?”

    赵良嗣是在途中接到萧言西进易州消息的,当时恨不得在马上手舞足蹈起来!这萧言也不知道是不是猪油蒙了心,给他这么一个大好机会!涿州理所当然的会保不住。他就可以令萧言马扩退回来。北伐之军再受此挫,再度北上不知道要到了什么时候。到时候,就是他的方略,最后被宣帅采用之时!

    而且对于童贯而言,也是最为理想的结局。萧言就此挫,正好可以恩威并施,让萧言彻底站在童贯一方。到时候尽情的将涿州不保的原因,推倒西军不肯接应的头上去!到时候,这宣帅地位,自然也就稳住。

    与公与私,都是最为理想的情状!

    这复燕大功,最后还是要着落在赵某人的头上!

    王禀勉强一笑:“赵宣赞辛苦,但有所求,某敢不从命?只是某有一句话,涿州能够保住,最好还是确保。宣帅成全萧马两位宣赞这个功绩,两位宣赞能不感念?一旦涿州危急,即使大队步卒难以北进,某也将率胜捷军骑军,拼死援应涿州!”

    赵良嗣看看王禀,只是一笑:“王相公,这些事情,还是让宣帅做主罢!”

    ~~~~~~~~~~~~~~~~~~~~~~~~~~~~~~~~~~~~~~~~~~~~~~~~~~~~~~~~~~~~~~太阳已经低垂在了易水之西,将山岭在易州城下拖出了长长短短的影子。

    百余名骑士,衣甲血迹斑斑,人人伤痕累累。甲剑俱残,只是挺腰坐在马上,缓缓的向易州城开进。

    易州左近,除了累累战痕,边地被焚毁的攻具,到处是死人死马,更有大军仓惶而撤的种种残迹。

    萧干一旦决定要撤,就不顾而去,再无半点流连不舍,或者再观望犹疑的神态。哪怕那支冲他大阵的宋军重甲骑兵,已经不堪一击,而后面又迟迟没有想象中的宋军大队出现,萧干也没有多朝东面看一眼。

    大军统帅,下定决心不容易。而下定了决心,是不是会为种种小便宜所诱惑,进而改变决心,就是合格的大军统帅和庸将的区别了。

    再说辽军也的确无法再战了。虽然战力仍然充沛。但是自从萧干下达了撤军命令之后,人人巴不得就赶紧回到燕京!

    战场上头,萧干只是中规中矩的派出了后卫千余骑,只是始终控制着朝北的退路,掩护大军拔营起行。这千余骑兵,有的时候哨探小队甚至冲到了离萧言残部不远的地方,也不过只是勒马观阵,并不上前,只是以复杂的目光看着这支打成尸山血海的宋军重骑精锐。

    辽人大军,动作极快,能带走的辎重上马装车,剩下的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