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燕云乱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挽天倾(完之上)

    第一卷 燕云乱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挽天倾(完之上) (第2/3页)

坠落尘埃!

    听到韩世忠和方腾的转述,在那一刻,萧言只觉得自己灵魂深处,有什么东西在燃烧。

    穿越以来,虽然拼命向前。但更多的,也许是为活下去。也许加上了一个不负此生的冠冕堂皇的幌子。

    现在看到檀州,看到这些死战到底的健儿,看到这斑斑血痕,看到这不屈飘扬的旗号。萧言才仿佛从一场穿越以来总有点不现实的大梦当中醒来。

    自己,是应运而来。

    带着这些男儿,来挽回这末世气运的!

    自己的确选择了最为艰难的道路,但是就要在这条血路当中突围冲出,将燕云乱世底定,将大局挽回!

    既然做了如此决断,为什么还要想着绝了童贯之欢,担心他用什么手段来对付自己。担心能不能击破女真,担心能不能最后抢下燕京呢?

    既然应运而来,会当挽此天倾。

    ~~~~~~~~~~~~~~~~~~~~~~~~~~~~~~~~~~~~~~~~~~~~~~~~~~~~~对着方腾的逼问,萧言最后只是淡淡一笑,没有说话。在众人投过来的目光当中,每个人都看见他脸上神色舒展了开来,原来心事重重的阴沉模样,全部都消散不见。谁也说不清楚他身上到底有什么改变,但是随着他的腰背在马上挺直,每个人都忍不住跟随着他的动作也直起了腰。

    方腾眼神大亮,死死的盯着萧言,同样一句话也不说。

    萧言转头看着他,笑骂道:“他妈的,有什么好看的?非要在老子嘴里掏出一句实在话不是?好,别人做什么蠢事,老子管不了。后面用什么手段来对付老子,老子不在乎。老子唯一在乎的,是在古北口,在檀州,还有前头在涿州易州,战死的这些大宋好男儿!有什么都冲着老子来吧,看我萧言能不能应付!女真,我要将其击退,燕京,我回头照样会马踏城头!话就说在前面!老子就有这个信心!”

    话音方落,他已经一抖缰绳,率先冲出,直奔向檀州城关,在踏上那血迹累累的吊桥之前,萧言猛的勒马,战马人立而起,萧言居然稳稳的控住马,随着腾起的坐骑摆出了一个最为英武的造型,回头笑道:“你们还不跟上来?咱们时间可不多!”

    后面队伍当中,韩世忠和方腾对望一眼,两人都笑出了声音。齐齐抖动缰绳,跟了上去。后面跟随的萧言亲卫队伍,那沉闷气氛,也不知不觉的就烟消云散。

    主帅已经决定面对一切的挑战,只是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他们既然已经跟随,那么就一直的跟下去吧!

    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萧言不会让他们失望!

    在吊桥那头,迎候的汤怀余江两人,也都呆呆的看着萧言突然摆出了这么一个POSE。满怀心事的两人对望一眼,顿时就迎过了吊桥。

    余江是老经战阵的了,这一仗打得之苦,也是他生平仅见。情绪本来有些低沉。马扩在他身边拼成什么样子,余江是亲眼所见。但是对马扩念念所及的萧言提兵直进,直取古北口,将女真兵马赶回去,这个老卒却不是很乐观。

    檀州这个依托之地有了,只要据守住这里。女真就不能轻易南下。甚至据守这里也不需要多少兵马,女真军来得不是很多,而且没携带攻具,也没听说过女真善于攻城。女真摧垮大辽那么多名城,多半是大辽末世,衰颓已极,以前一直强撑着的场面,因为护步答岗那场空前惨败也剥落无遗,后面多半是女真铁骑一到,就开城纳降,打硬仗的没有几个。

    既然据守住了檀州,萧言北上的场面也完成了,还不赶紧掉头南下去抢燕京?再北上和女真拼个什么劲儿?余江跟的主将算是多的了,一天当两晌无非瞎混而已。这乱世枭雄什么心思他明白得很。底下士卒拼命,无非就是他们功名的垫脚石。

    马扩这么拼命,只怕也是等不到什么好结果的呢…………可是看着萧言神采奕奕的在檀州城前勒马而起,回身招呼所有人跟上的时候,余江心头那点心思也不自觉的烟消云散。跟着汤怀就迎了上来,两人跳下马来向萧言见礼。余江腿上有伤,落马的时候就差点倒在地上,迎着萧言的目光,想起檀州城头苦战,想起大家死战之余仍然念着的萧宣赞名号,这个饱经世事的老卒突然忍不住眼眶就湿湿的:“萧宣赞,你终于来了!”

    萧言也翻身下马,一把将这个自己第一个俘虏的常胜军将领扶起:“我来晚了!对不起你们大家!还好我终于来了,以后也只会走在你们的前面!”

    余江终于忍不住垂泪:“马宣赞…………马宣赞…………”

    萧言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马扩我知道,没那么容易死!燕京不复,女真鞑子不给赶出去,他哪里舍得闭眼?这家伙命长着呢!走,咱们一起进去看他!”

    说着又转向汤怀,也拍拍他的肩膀:“好神射!给你安个什么名号好?小李广,赛由基?张显跟着我先到了,牛皋带着白梃兵在后面,你们三人好好叙叙,将来还有你出力的时候,下次,我可要亲眼瞧着你万军当中,射落敌军大将!”

    汤怀在余江身边,想说什么又一直讷讷的说不出口,萧言转顾于他,他突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宣赞,宣赞!救救俺岳家哥哥!俺知道大军不能轻进,可否给俺一支兵,俺冲在最前头!怎么也将岳家哥哥接应出来,他还在古北口死战,俺知道!”

    萧言一怔,连忙将他扶起,帮他掸了掸身上尘土,不置可否的淡淡笑道:“且进去说话,这次冲在前头的,可不是你们了,该是我了。要不然,我岂不是白来一趟?”

    这句话说得若轻若重,汤怀呆呆的看着萧言,摸不清里头意思。正涨红着脸准备跪下苦求,后面方腾和韩世忠已经赶到,都翻身下马。一看到汤怀这个模样,韩世忠就知道这个闷葫芦就要犯轴,惹着萧言什么就不好了。忙笑着上来打圆场:“进去说话,进去说话!哪有将萧宣赞堵在城门口的道理?这是俺们跟着萧宣赞拿下的第三个大辽州郡,萧宣赞岂能不好好看看?

    …………这次要不是余都头和汤虞侯,还有马宣赞死战,哪能就这样拿下檀州?俺赶来的时候,真不敢相信,大宋旗号就在檀州城头!抓的乱七八糟的鸟俘虏,什么都有,这个坞壁,那个将主的也记不清爽,只可惜没有女真鞑子。加起来总有两三千号,还搜拢了五六百匹战马,城中积储,虽然烧了一部分,可是剩下的,连俺们带檀州百姓,总够吃上三两个月的,檀州百姓还有不少,以夫换粮,转运也差不多够用了。萧宣赞,俺们能在这里打上几个月的,跟女真鞑子耗上了!只怕刘太尉他们,也没想到俺们这么快就能有一个依托之地吧?不给俺们接济,俺们自己抢就是了!

    …………还有一桩出奇的,董大郎那厮,虽然直娘贼的又逃了。可是他的家当,差不多都交代在这里了。这些董大郎的老卒,俺也瞧了,都是百战余生之辈。个个都不软!人人有马,当时说逃就能跟着逃了,他们却撇下了董大郎那厮,甘愿在这里等着纳降!董大郎这家伙,少了这些老卒,也该少了许多挣扎劲儿,说不定下次,就能取下这厮的头颅了!”

    韩世忠一边说,一边隔开了萧言和汤怀,不动声色的就将汤怀推开,引着萧言朝里走。汤怀这家伙,会射箭就是不会当手下。不要到最后,一场大功闹得没有,那就太委屈了。

    听到他最后几句话,萧言一怔,转头看着韩世忠:“董大郎那些心腹跟着他逃女真都干,在这里却都降了?”

    他不过随口一问,却看见身边余江想说什么,就对着余江笑道:“余都头…………他妈的,老子现在也是违令北进,自己什么着落还不知道呢。要不然,就凭你这场大功,也是该迪功郎的告身,至少一营虞侯使的差遣了。等回头拿下燕京,再论功吧,到时候看谁还能说什么!…………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别老畏畏缩缩的,你是大宋战将!”

    余江神色一动,回头拿下燕京?萧言此来,还是念着燕京?难不成他真的要留兵据守檀州之后,还是要回头?

    算了,反正也不关他的事情。

    不过萧言话语当中对他的关顾,也让他颇为感动,大宋战将四个字,更让他的腰板不自觉的硬了一下。

    饶是如此,他仍然下意识的回顾了周围萧言的嫡系心腹一眼,牙齿一咬终于开口:“宣赞,董大郎那些老卒,俺都识得。都是乱世里面挣扎的汉子,这个世道,谁给饭吃,谁能稍微关顾一下,百死余生的男儿就感恩戴德了。要不是有这份感恩之心,他们哪里能跟着董大郎父一辈子一辈的如此卖命?要不是董大郎所为,实在让人寒心,他们绝不会在这里归降的…………”

    说到这里,余江又迟疑了一下,最后心一横:“…………宣赞,这些老卒,都是百战余生,个顶个的能战之士。俺们神武常胜军才归顺大宋不久,说实在的,精锐要不就在涿州易州之变当中跟着郭药师死伤了,要不就跟着董大郎跑了。剩下俺们,都是矬子里面拔出来的高个子,比起胜捷军和白梃兵这些大宋的精锐,俺们实在惭愧,派不上多大用场,要是能得他们为骨干,再招纳幽燕边地流散军马,神武常胜军顿时就能硬上许多!幽燕边地,有兵有马,宣赞还要面临连场而战,多一分助力,就是一分!”

    说完这些,余江就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子。萧言最主要依靠的还是胜捷军和白梃兵。现在自己倒是在鼓吹给神武常胜军扩大实力。他们都是些降人,就不怕萧言怀疑他们有异心?自己出这个头干什么?

    萧言又是一怔,回头看看诸人。没人敢在这个关头表示什么,都明白得很呢。只有方腾迎着萧言目光,微微点头。

    萧言心下嘀咕:“你小子点什么头?老子和你,八杆子打不到一起,就算你是代表老种小种他们示好,老子也不敢招惹。麻烦还不够多?你们对老子,也未必是什么好心肠来着…………这小子,怎么就是一副朝老子身边凑的模样?”

    萧言再有自信,也不敢设想自己能得一个大宋进士出身的士大夫在此刻为他效力。他不过是南归降人,这文官官衔都是靠着立下奇功,赵家皇帝老儿,一时高兴才赏下来的。自己真实地位,和操控着大宋方方面面的士大夫集团还是天差地远,和他们如何拉关系,也是将来的事情了。

    这点奇怪的感觉,在他心头不过一闪而过。眼前这些董大郎降卒之事,也只有自己能拿主意。萧言微微沉吟一下,大喝一声:“他们在哪里?带我去瞧瞧!”

    ~~~~~~~~~~~~~~~~~~~~~~~~~~~~~~~~~~~~~~~~~~~~~~~~~~~~数十名沉默的汉子,正在搬运着壕沟里面的一具具尸首。这几十条大汉,正是董大郎的心腹部属。不过恐怕得加一个前字了。

    当年董小丑被招安成为怨军一营统领,在成千上万燕地饥民当中选取八百健儿成为自己亲领骁锐,在北面转战经年,无数次出生入死,到了现在,这八百健儿也只剩下这么几十个了。董小丑被杀,他们仍然忠心耿耿的跟着董大郎,要不是郭药师想收复这些人马归心,恐怕也不会收纳董大郎为假子,也不会让董大郎最后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来!

    自从涿易变后,他们跟随董大郎投奔女真,寄人篱下。虽然士气消沉,但是还是跟着董大郎拼死力战。

    直到此时此刻,他们仿佛才看明白,他们一直忠心跟随的董大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当年董小丑飞扬跋扈,可是自有其枭雄气度,杀伐果断,言出必行,也绝不会让手下为了别人送死去。辽人朝廷,就是因为董小丑不肯以缺少攻具辎重之军,以血肉攻打平州叛军,辽人朝廷逼迫日甚,才愤而和平州叛军勾结,准备一同作乱,才被郭药师用计擒杀的。

    可是董大郎呢?虽然在董小丑和郭药师这前后两个爹的麾下,都是一副豪爽大度,礼贤下士的模样。可是经历了这么多,才看明白,这董大郎除了野心和杀伐果断,没有一样比得上董小丑的!

    投奔女真低三下四,要在女真人面前忍气吞声,死了也算白死不用说了。在南下以来,随着董大郎连连吃败仗,对自己麾下健儿,连虚假的客气都不愿意维持了。为了拿下檀州,遂他东山再起的野心,谁都明白,他不惜将自己麾下全部填进去,只要他的地位能够维持,只要能换来女真对他的全力支持!

    孤军四下挣扎求生,本来就是一件最为艰苦的事情,不管从生理还是心理的角度而言。他们跟随的统帅如此,更让人绝望。欠董小丑的恩情已经还完,现在大家应该各自自了了。

    不过这几十名百战余生的老卒,此时此刻的脸色,也绝不好看。一个个既忐忑,又绝望。和这些宋军纠缠死战这么多场,双方经常上阵的,都认得出谁是谁了。仇恨结下不少。他们投降之后,宋军虽然没有马上诛杀他们,但是也对他们提防冷淡到了极点。宋军经常出入的南门,都不许他们靠近,将他们挪到了西门清扫战场,搬运尸体。一夜下来,不许睡觉,更没有给一口吃的,渴极了,也就是在壕沟里头拣稍微干净一点的水喝上两口。

    檀州百姓被董大郎祸害得太深,死了家人子弟的,彻夜就在他们周围不远处嚎哭乱骂。要不是这些伤痕累累的汉子身上百战之余的杀气太深重,让那些百姓还有些忌惮,说不定就会扑过来将他们活活打死!

    每个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