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燕云乱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挽天倾(完之下)

    第一卷 燕云乱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挽天倾(完之下) (第2/3页)

。他们都是童贯身边至亲至厚之人,自己不过因为伐燕战事才和童贯走在一处,做相知相得状,比起他们,自己亲疏还是大大不同。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现在胸口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几乎能从脑门冲出来。自己南下归宋,当时大辽还败像未露,还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国,自己却冒险潜逃归宋,再一手策划了宋和女真盟约之事,鼓动了大宋帝国轻易的发动了这场北伐战事,还不是为了胸口这团权势之火?他赵良嗣一定要出人头地,而不是在辽国做为一个风尘俗吏终此一生!

    可恨白沟河一场败仗,让萧言横空出世,将他赵良嗣的光芒压得一点不剩。这场他策动的伐燕战事,最后大功,却要落在萧言此人手中!

    赵良嗣心中对萧言的恨意,外人当真是难以想象!

    天可怜见,知道赵某人对此次战局所付出的心血,所怀着的苦心。知道赵某人在大宋挣扎向上,有多么不容易,知道这场战事,就是将来赵某人在大宋权势地位的张本,几乎是一生之所系。

    所以才天夺萧言之魄,让他放弃了眼见就要到手的这场功绩,领兵北上,恶了童贯宣帅,给了赵某人再度复起的机会!

    苍天苍天,但愿此行一切顺利,郭药师此人得用,刘延庆能配合照应一切,将燕京城,交到赵某人的双手之中,则赵某人,只要功成名就,来世如何,就随便老天你如何安排!赵某人只要将此生牢牢的抓在手中!

    ~~~~~~~~~~~~~~~~~~~~~~~~~~~~~~~~~~~~~~~~~~~~~~~~~~~~~~在高梁河南岸。

    大宋军马,已经缓缓的交替掩护着移动了上来,最前面的几个营寨,几乎是逼高梁河而下寨,寨中弓箭弩机,已经差不多能控制着高梁河的河面。沿着高梁河展开的宋军营寨,东西绵延十余里,南北终深,也差不多有这个距离,在高梁河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

    这个时候从空中朝下看的话,就可以看见,夜色当中,宋军连营当中,灯火旗号如天上银河,落在了高梁河南,闪烁连成一气,映人眼目,肃杀之气,直入云霄。连高梁河水在宋军之前流过,似乎都不敢发出呜咽之声!

    北岸的辽军营寨,依然深沟高垒,严整已极,偶有远拦子在夜色当中滑过,在宋军灯火之下,露出模糊的身形,立马北岸,静静的凝视着南面情形。

    辽军却对宋军大举逼近高梁河,将主力都运动上来,没有半点反应。这么一场战事当中,等于是将主动权拱手交给了大宋一方。

    刘延庆的营寨,就在这连营深处。气度一样宏大,但是比起当时在后路立的营寨,毕竟少了许多奢华气度。

    在他的军帐当中,这个时候传来的是一片笑语之声。几名刘延庆的心腹将领,都卸了盔甲,陪着刘延庆在帐中说话。

    岁数大的人怕的就是冷清,在后路的时候,还可以陈设歌舞以自娱。这已经逼河立阵。就是享受惯了的刘延庆也不能再行此事,他好歹知道现在是在打仗。也就只有叫几个心腹将领过来,陪着他老人家谈笑一番了。

    这几个将领,都是跟随刘延庆日久,对刘延庆心思揣摩得精熟。知道昨日接到不得入铺急递送来的童宣帅钧令,刘太尉的心情就不大好。很是发了一通脾气。现在大家就拼命的在那里凑趣说好话,马屁不要命的拍过去。

    “太尉虎威,这么大一支军马逼河下寨,抵到了萧干那厮的鼻子前头,他都不敢有所动作,可见萧干那厮已经没有战心了!可恨老种小种这两个老不死的,还在说什么要慎重,萧干还有一战之力,现在看来,无非是嫉恨太尉就要克复燕京城,立下这等奇功,不过也只能说说风凉话罢了!”

    “太尉就从来没指望过他们!单凭环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