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 第六十六章 来历

    第二卷 汴梁误 第六十六章 来历 (第2/3页)

在河北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河北是大宋边地,民风本来就算是强悍,北宋末年更是兵荒马乱不休,地方也蜂涌自起保卫,那个时候,岳飞说不定就已经在河北有一点小小的基业了!

    他们兄弟几个,杀法骁勇,临阵本事高明,岳飞更有无敌之名。如果只是乡间泥腿子长成,怎么会有这般本事?

    岳飞不说,萧言就去问自己侍卫头子张显。张显平日对萧言奉命唯谨,这个时候居然讲起了义气,不过也是一脸忸怩的神色:“岳大哥说出来了?这也好,俺们既然在大人麾下效力,自然是再无反顾了,大人要在河北有所经营,交代給大人正好…………只是说起来着实不算太光彩,岳哥哥既然难为情,大人到了地方自然就知道。也不是什么紧急军务,就恕小人顾全兄弟交情了…………大人,去了您自然知道!”

    他们几个弟兄都这么说,萧言只好揣着一个闷葫芦上路。在檀州选了三四十貂帽都亲卫精骑,化妆成贩马客人,再带了檀州左近出产,还没打上军中戳号的好马。一路南下,直入大宋境内——虽然燕云已复,可是人们习惯性还是将白沟河南,当作真正宋境。

    这样装扮,既然可以掩护形迹,又可以在岳飞所说地方安顿下来之后,探探贩马的路数行情。萧言现在手里拿得出来的买卖就这么一桩,还指望靠这个发大财呢!大队貂帽都亲卫一直将他们护送到了白沟河北,宋境之内,自然更没有人招惹他们。就算地方上有官吏看着他们贩马利厚,想打打抽风,萧言身上还备有文书,这些马匹是一直交到汴梁三衙那里去的,文书上还有老种花押,拿出来晃一晃,都够那些不开眼的官吏悚然而退的。老种虽然武臣,但是威名素著,也只有童贯之辈可以当他对手,稍微压制于他,地方官吏在他面前,还当真不够看的!

    大宋此次北伐,靠着两条主要线路补给。东路主要借重黄河与运河以及河北东路的水系,从开封而大名府,从大名府而河间府,到了河间就陆路为重了,经雄州而直抵白沟河。最后杀入辽境。河间至雄州的官道,因为战事,加固加宽,足供大军行进,补给运送。萧言他们一行,就沿着这条道路南下,准备安顿布置出一个头绪之后,在河间府与韩世忠他们会合。河间是河北东路重镇,有知府,有转运使的地方大员在,萧言班师而过,少不了和他们要稍微往还一下。

    沿着这大路一路往南,经过白沟河也不见什么热闹繁华的景象,一时间萧言还没有再度踏入大宋境内的感觉,大家前行也都还提着精神,仿佛还是战时。宋辽边地,叠经大战,燕地不用说,宋境内这些边地元气也摧折得差不多了。当日耶律大石兵锋直抵雄州,这一带百姓也是纷纷逃往,现在还没有一半回归故里呢。

    直到过了雄州往南,才渐渐感觉到这个时代最为富庶的国度中的繁盛景象。市镇渐渐精洁起来,百姓长衫丝履,谈笑而过,乡间野老拾柴拣粪,犹能歌词。人人少有菜色,阡陌纵横,处处都经过了精耕细作。在燕地辛苦了一年有余,哪怕是从21世纪穿越而来的萧言都由衷感觉到此刻大宋的富足清洁与文明。哪怕就是经历了支应大战的河北东路的边地,同样为战事大为波及,但是与燕地景象相比,仍然一处是天堂,一处是地狱!

    这才是这个时代文明的顶峰,也将永远是这个民族族人千年之后的骄傲,而自己穿越而来,就是为了保护这个文明,不受摧折的!

    一路行来,一路感慨,眼见得到了莫州境内,大家精神更是放松。原来都习惯性的干粮对付,现在也一路寻寻觅觅的看有什么济楚吃食地方没有。大家这才真正感觉到,他们这一仗打完了,现在是回到了大宋,回到了这一个黑暗的中世纪世界当中,全世界唯一最为明亮的地方!

    此刻来到莫州治所不远处一个镇子旁的大路上,这个镇子临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河岸垂杨依依,已经是枝繁叶茂,轻风徐过,水波微兴。午间人们休息的多,在外面奔走的少,周遭一切都显得分外安静。这里看来原来是一个繁华所在,镇子很是不小,路口几个吃食地方,甚而有二层楼建筑的,门口知客小二本来没精打采的在柜台外面闲坐,看到这一大队客商,顿时人人眼睛放光,蜂涌而上。

    ~~~~~~~~~~~~~~~~~~~~~~~~~~~~~~~~~~~~~~~~~~~~~~~~~~~~~~~~~~~七八个店半在萧言马前,七嘴八舌的竭力推荐着自家好处。萧言当年也没少见过这种场面,火车站汽车站门口,那些小宾馆的推销人员,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场景。可是这些店伴一个个衣裳干干净净,虽然说自家好处,也绝不诋毁别家,更没有伸手上前来硬拉缰绳的。虽是贩夫走卒,却也斯文守礼。萧言忍不住又有些感慨,这才是我们这个民族曾经的文明顶峰?那些随着通古斯的寒风南下的胡骑,到底摧折了多少民族菁华,到底将这个民族蒙上了多少层蒙昧?

    他微微有点失神,马上又振作起来。对着一路上都不多话的岳飞打趣几句,翻身下马:“我们长途来归,吃了不少苦了。这个时候不要实惠,就要找点好吃食!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各位,对不住,就去那家鱼脍做得好的店子,有劳有劳!”

    那二层酒楼奔出来的店伴,三十许岁的样子,顿时就眉开眼笑,朝着周遭同行拱拱手。说声惶恐,牵过萧言坐骑就朝自家酒楼走去。其他店伴虽然失望,还是朝萧言唱喏,没精打采的回返。牵马店伴招呼一声,二层酒楼内奔出七八个小厮,忙不迭的来照应马匹。

    萧言身后,人人下马,貂帽都亲卫也去帮忙招呼马匹,牵到酒楼后面稍远处的马槽洗刷喂食。方腾岳飞张显牛皋汤怀跟在萧言身后,就朝酒楼内行去。方腾自然是一副言笑自若的模样——萧言就没看过这小子失态过。岳飞几人却是大异其趣,就算原来岳飞话不多,也算是个爽快汉子,这个时候却显得遮遮掩掩,牛皋更是没了往日的大嗓门儿,低着头只管走路。四个人脸上都有点忸怩神色。萧言看在眼里,并不多说什么。

    转眼之间,这店伴就已经引萧言他们走入酒楼。这酒楼很是不小,一楼堂食便有能放下四五十张四人方桌的地方,木头地板似乎才用水洗过,干净明亮。一转都是大开窗,正对着不远处镇子上小河,河中还能看到一条小船,一个老者正头戴斗笠,安闲的在小船上垂钓。

    楼底西面是一面大柜,两个执笔先儿正对坐闲聊。一楼也不过只有三四张桌子有人,显得空空荡荡的。大柜上收钱竹筒空着,赊账的水牌上也只有寥寥几笔。七八个店伴本来散步四下打瞌睡,这个时候看到他们一行人进来都站起来笑脸迎宾。

    这还没有什么好出奇的,大柜旁边还有一个酒柜。背后陈设着各种酒坛酒瓮酒瓶。当面一排用来热酒的温水插子,已经没什么热气了。当垆热酒的,竟然是一个胡姬!一看看去,就看见她二十许年纪,腰肢丰满,一身全是宋人女子装扮,眉目也算是看得,明显就可以看出是西亚那边的人种。看见萧言他们进来,忙不迭的一笑迎客。又招呼店伴赶紧换上热水用来温酒,开口就是道道地地的宋腔,和岳飞他们的口音差相仿佛。

    后世都说建设什么国际化大都市,萧言穿越来时还好些,早些年差不多就拿寥寥几个洋人当太爷。现在在大宋这么一个偏僻边地所在,一个不出名的临着大路酒楼,热酒用的都是洋妞!

    萧言狠狠看了那西亚人种的洋妞几眼,方腾几人却视若无睹。一行人在店伴殷勤引路下就上了二楼。二楼多是隔开的雅间,里面全是大席面,同样是一溜干净明亮的大开窗,只是多了一些防人酒醉坠楼的搭檐。从上面看下去,就可以看到后进酒店里面人自住的宅院,宅院后面才是马槽,可以容百十匹马的模样,规模很是不小。貂帽都亲卫正在随那些店伴在那里招呼照料坐骑马匹。

    萧言随意拣一个雅间坐下,他自然是上首,其他人各自坐下。店伴已经殷勤入内,唱喏陪笑道:“几位客商老爷,那些伙计如何安顿?是不是就在楼下?好面饼,熟羊肉,酒管够,准保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萧言一摆手笑道:“咱们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都在这楼上雅间!咱们都是生死兄弟,你一样好生伺候了!”

    店伴大喜,这一次生意可算不轻,小帐估计也少不了。当下更是笑得脸上开花:“小人这就去安排碟子干果,几位客商老爷用什么酒?小人不敢欺瞒,汴酒这里没有,雁头寨的雁酒倒是和新鲜鱼脍一起送来,也不差汴酒多少…………小人菜牌水牌留下,客商老爷慢慢用酒再点肴馔,但请老爷们吩咐,小人这就去安排!”

    萧言笑笑,他自然不知道河北东路雁头寨也算是个有名地方,本来是驻兵备辽所在。澶渊之盟之后,宋辽和平数十年,雁头寨地方险峻,辽人就算偶尔打草谷也不去那里讨苦吃,那里几十年间自然就兵备废弛,再无军寨作用了。可是雁头寨临文安洼这处大湖(文安洼在后世河北东南处,明初的时候就已经干涸),有现成鲜鱼,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