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一百四十一章 北风漫卷(三)

    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一百四十一章 北风漫卷(三) (第2/3页)

,积储耗尽。要召集多少青壮都有。缺就缺在粮食上头。

    要支撑几千军队,几千骡马转战。没有万石以上的积储绝不可能。再加上还有那么多流民老弱妇孺也要吃,郭蓉怎么也不可能看着让他们向南冻饿满途,尸骨相望罢?

    可是这粮食吃紧不单单是他们这里,就是背后支撑他们的神武常胜军,粮食也紧张得很。一万多北上军马,上万匹军中骡马,再加上聚拢的那么多民夫。消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河东缘边之地相对而言又是荒僻,产粮不多。韩世忠和岳飞担心的也是粮食,就算是挤出来一点,送到郭蓉和甄六臣这里也是杯水车薪。

    当萧言定策,引云内诸州难民涌入河东路的决定传到之后。韩世忠和岳飞还试探着问郭蓉这里能不能支撑后方一点粮食呢。

    如此天寒地冻的天气,让这么多军马动起来,要卷起足够惊人的声势。没有粮食,什么也谈不上!

    这些日子打破四下堡寨,将各处积储转运至一处。只要是吃的全部算上,也就四五千石的储备。到手马上就流水一般支放出去,扩充的军马要吃,干着重体力活的民夫要吃,这在冰天雪地中向南踟蹰而行的难民大队更要吃!

    第一次感觉重任在肩的郭蓉,只觉得自己乌溜溜的青丝都要愁白几根了。

    郭蓉俏脸都变得有点苍白,转身用力的抓住望楼栏杆,出神的看着向南而行的人潮长龙。

    寒风如刀掠过荒袤的原野,几千人默默而行。支撑着他们在野外长久行路的。就每天两碗热汤,和干粮袋里面加了不知道多少麸子的蒸饼。不论老少,一天也就是半升不到。

    这都是她为了萧言的事业做出的事情,萧言在汴梁的安危,云内诸州将源源不断涌往河东路的几万甚至十万流民百姓。都沉甸甸的压在自己肩头!

    这个时侯,郭蓉才恍然知道。男儿事业这四个字背后,到底沉浸着多少血泪!她此刻才能理解,为什么自家爹爹郭药师和萧言要走到不死不休的道路上去。原因无他,就是如此乱世身为大好男儿的一颗雄心!

    英雄事业,名垂青史的背面,就是这些印入眼帘,至为沉重的所有一切。让郭蓉咬紧了嘴唇,只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王贵和甄六臣对望一眼,多少都明白郭蓉这个小女孩子的心情。甄六臣不必说,乱世挣扎半生,早就心硬如铁,看得惯了。

    王贵往来战后燕地,兵火过后,打得稀烂的燕地四下人间地狱景象也不在少处。荒野之中,历历都是白骨。冬天吃光了粮食的各处坞壁,仍在交相攻战。

    檀州为什么地位稳固,为什么檀州一带燕地豪强对萧言仍然忠心耿耿。除了大量子弟在神武常胜军要博富贵之外,就是从聚粮的东川洼源源不断的送来粮食。他们搜罗的马匹牲口毛皮,又通过萧言留下的人马运抵大宋,换来了大批物资金银,诸般享用器物。让他们这些早一步投靠萧言的燕地豪强,过上了燕地中人上人的日子。檀州军马,在这统治暂时空白的燕地,威行四下,谁也不敢轻膺其峰。

    正是因为种种利益,才将他们牢牢困在萧言的战车上。才让培育出他们对萧言越来越深厚的忠诚。

    王贵忠厚不假,可是在燕地这等乱世看惯了,这忠厚也只有对着自家人了。

    可是眼前这位深得萧言垂青疼爱的郭家女儿,不管经历了多少离乱,却仍然有她的那一份单纯在。

    郭蓉身份特殊,王贵和甄六臣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互相目光会意。甄六臣使个眼色,就要王贵换话题来分散一下郭蓉的注意力。

    王贵会意,笑道:“好叫郭娘子得知,此次随队前来的,还有檀州挑拣出的二百子弟,都是余江余城主精心挑选的精锐…………”

    郭蓉还未曾说话,甄六臣却讶然出声:“余江,余裤裆?余城主?”

    王贵笑笑:“余江留在檀州坐镇,既不是大宋的官儿也不是辽人的官儿。知州知县什么的都谈不上,周遭坞壁之主都混叫他余城主,大家也习惯了…………”

    甄六臣嘿了一声,摇摇头:“这余江也出息了!以后见面,却不能再叫他这个花名了。”

    王贵摆摆手,不以为然的道:“六臣将军和余江,现在不都是显谟的家将身份?以前称呼,正显亲热,又直什么?好叫六臣将军得知,余江也娶了媳妇儿了,却是左近一家豪强的小女儿,才十五岁,花骨朵一般。余江只道遭逢萧显谟,才让他现在成家立业。感激得什么也似,现在在檀州尽心尽力,新婚才三日,就仍然入校场操练兵马。每隔十日,就率领军马巡视四境。这年余连同当日留在檀州的神武常胜军退值军马,已经操练出一支四五千人的军队,旗号到处,燕地四下无不慑服。一年中还像宋境转运了七八千匹马,现在河北诸路贩马贩东珠贩皮毛贩参的商人,都指着檀州这条商路。很是得了萧显谟几句夸奖…………此次显谟云内诸州行事,余江本来请缨想参与其间,后来没争过汤怀…………”

    “汤怀?”甄六臣又讶异的问了一声。

    提及余江现在风光,甄六臣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所有一切,还不是靠着在汴梁的萧言支撑的。麾下军官骨干都是萧言使出来的,粮食是东川洼运的,周遭豪强子弟都在神武常胜军。余江幸好聪明抱定了自己是萧言家将的身份。要是稍有异志,想自立旗号,马上就会被打回原型。甄六臣这一年饱经忧患,对这些面上的风光已经看得不值一文了。只是替自家老弟兄高兴而已。

    可是提及汤怀,他这么个铁打的冷汉子面皮也未免显出了尴尬的神色。当日和汤怀共事,遭逢董大郎夺军,差点坏了汤怀的性命。突然听闻汤怀也要来到云内诸州,忍不住就觉得有点讪讪的。

    王贵看了甄六臣一眼,微笑道:“是,汤四郎这次也来了。却拖在后面一两天路。六臣将军,俺就托大解劝一句。四郎虽是老实头,多少也有点脾气,只是倒不出来。六臣将军稍稍放低点身段,给四郎请个罪就是。说开了,四郎再不至于计较的,不都是为了显谟行事么?这次还不是四郎争着要来的,面上抹开了,就一好百好。”

    甄六臣默默点头。放在以前,这位在燕地杀伐果断的常胜军大将,哪里会想着给汤怀去放下身段请罪?但是这一年经历下来,甄六臣只想作为郭蓉家将。看着这位老主公的唯一骨血,自家哥哥临终最后托付的可怜女孩子一辈子周全无恙。在汤怀面前低个头,压根就不算一回事了。而且汤怀神箭,他也是深自佩服。这次云内行事,有这么一支神箭在侧,大小姐的安全有多了许多把握。

    一时间他忍不住也有些感慨,萧言对郭蓉疼爱真不是假的,连坐镇东川洼的汤怀都调了出来!

    这个他却是高看萧言对郭蓉的关爱了,萧言这次想调出来的。却是余江。檀州孤悬在外,虽然一切命脉都在掌握当中,但是麾下久镇,也不是个事体。萧言本来打算调汤怀去檀州坐镇,王贵往返照应。将余江调出来在云内诸州行事的。

    东川洼那里,就是自家在大宋境内一处产业,了不起做点以马换粮的生意。一切都是名正言顺,现在走上正轨了,不需要汤怀这等大将亲镇了。随便从都门当中,调一个亲卫过去就能关顾。

    余江识趣,主动请缨。却没想到汤怀得知以后,这个老实头却犯了犟。说什么也要参与上阵。对于这个沉默寡言的青年而言,张弓驰马,亲临前敌,不用自己绞尽脑汁的主持坐镇方面,只是听显谟和岳家哥哥号令行事,采石觉得最为安心的。

    老实人一旦认准了死理要争什么,那当真是怎么也扭不过来。几番书信往还,王贵还亲自前往东川洼解劝了一次。汤怀就是不愿意去檀州当什么鸟汤城主,过那种人人奉承的日子。哪怕还要和甄六臣共事也在所不惜。

    连萧言也只能在汤怀面前败退,改变主意,将汤怀调了出来。余江仍镇檀州,只是让王贵以后在檀州多留一些时日,以为照应。

    此次前来,汤怀老实人也有脾气,硬是拉后了一两天的路,多少要让甄六臣知道,他是来为显谟效力的,可不是来为他甄六臣出这份气力。

    甄六臣和王贵本来是想随便扯些话题转移一下郭蓉的注意力,却没想到一下就说开去了。倒是一时间忘记了郭蓉还在那里郁郁。

    正说话间,就听见郭蓉重重的一捶栏杆。带动身上甲叶碰撞,哗啦啦一阵响动。

    甄六臣讶然转头:“大小姐,怎么了?”

    郭蓉站得笔直,寒风将她鬓边垂下来的几缕秀发吹动,她摆弄几下看理不上去,干脆用细白的牙齿咬住垂下来的头发,从牙缝里面只是挤出几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