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 第二百零二章 内禅(四)哭求月票!!

    第二卷 汴梁误 第二百零二章 内禅(四)哭求月票!! (第2/3页)

朕只在此间纳福而已。修道情薄,晨昏定省,日常动问,当免则免。毕竟国事为重…………朕今日内禅与你,当是定局,你也不必说什么还政的话了。世间樊笼,朕终于得脱,正是轻省,何苦再来忧朕?”

    这一番话当真是咬牙切齿才说出来的。

    赵楷心下松了一口大气,表演却越发的投入了,赖在地上就不肯起来,干脆大放悲声,一副伤感到了骨子里面的模样。

    在外间柔福睁着圆圆的眼睛,低声道:“三哥哥好意,父皇爹爹接过就是。哪有父皇爹爹尚在,三哥哥就接位的道理?立三哥哥为太子就是了…………”

    懿肃贵妃根本未曾将小女儿的天真话语听进去,只是在咬着牙齿轻声冷笑。茂德轻轻摸摸妹子头发,柔福抬头看她,茂德勉强一笑,轻轻摇了摇头。

    赵楷表演了好大一阵,赵佶耐着性子又让他起身。赵楷才哽咽着爬起来,为赵佶去探坐榻软硬,去试赵佶身上衣衫厚薄。

    赵佶随口问了一句:“昨夜惊乱,人心纷扰。这善后之策,三哥当如何措置?”

    赵楷目瞪口呆,一时间答不出来。一则是他骤得大位,狂喜之下,只关心这天上掉下的馅饼自己能不能咬得牢,除了有仇报仇之外,哪里还想得到如何安定朝局,善后诸般要事?二则就是,他就算有了盘算,又济得什么事?不经过那南来子点头,自家现在还能做什么大事?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该给萧言什么样的封赏,这是萧言指名要的,只能乖乖奉上。

    萧言抢前一步,接过话头:“一应事宜,陛下都已有成算,今日与重臣一会,太上当尽知矣。陛下天日龙表,圣明天生,太上亲择,正是大宋之福。还请太上安心。”

    赵佶苦笑点头,萧言现在正是贵盛薰灼之始,只要他地位屹立不摇,自己还有什么好说得?

    就看他能风光多久罢,就看大宋气数如何,是不是当真要断送在这南来子手中!

    ~~~~~~~~~~~~~~~~~~~~~~~~~~~~~~~~~~~~~~~~~~~~~~~~~~~~~~~~~多少宋臣,现在陆续来到了南薰门外。

    经过数千神武常胜军军汉的奔走整治,此间已然有了个模样。除了几处为锦幔遮挡起来的被火残垣,再看不出昨夜的惊乱景象。

    多少军汉已然换了从武库搬出来的衣甲,挺胸凸肚的持器械警跸四下。道路也清了出来。在别业院门外搭起了彩棚,里面设上香炉座席,还有滚热的茶汤饮子预备。

    蔡京穿得厚实,在群臣簇拥下终于赶至。又为在门外等候的内使辈迎入彩棚当中。在他座位四下又张开了厚毡挡着钻进来的寒风,一盏盏的滚热的饮子奉上。将这位老公相伺候得再周至不过。

    群臣齐集于老公相府邸外求见,都门文臣士大夫辈皆仰望老公相行止,已然是人所共知。这些为赵楷从藩邸内带出来的内使辈,谁还不知道赵楷要在大位上坐得稳,一则就是要依仗萧显谟强军,另外就要指望蔡京代表文臣士大夫辈,认了这个新君!

    当下殷勤巴结,简直比伺候赵楷还要周到。

    蔡京却不领情,挥手就让内使辈退出去。静候在内,捧着茶盏出神,就等着里面新君旧主延请入内。

    一众有资格入彩棚中的重臣,也都纷纷坐下。捧着茶盏想着各自心思。不时都偷眼看向蔡京,想从他皱纹深深的老脸上看出什么端的来。

    结果自然都是失望,蔡京城府已然练了几十年了。他坐在这里不言不动,谁也弄不明白,这位老公相究竟在想些什么!

    外间还有更多的文臣士大夫辈在等候,此刻一切仓促。无法如大朝会时按班排列。这些文臣士大夫辈一团团一簇簇的站得跟遇了水的蚂蚁窝也似。人人都在低声议论。

    “今日圣人可是真要内禅?”

    “…………虽有权奸握强兵以挟,然则此刻我辈士大夫毕至,圣人当有凭仗。未必这南来子就能真个拥三大王得大位。若然成事,则我辈将为之置于何地?大丈夫立世,惟忠惟义而已矣,义之所在,在所必争!”

    “…………君不见汴梁城中破家之辈否?君与耿学士辈交好,奔走其门下。这南来子咬住昨夜乱事不放,君也要小心些才是…………”

    “老公相毅然出马,率同政事堂诸公,必当为士大夫辈力争。大宋根基,岂能任权奸摧折!”

    “说得正是,我辈全仰老公相就是。老公相如何说,我辈便如何做。只要我辈士大夫一体,再莫分何党,还怕立足不稳?纵然权臣一时得志,也不会长久,终有拨乱反正的那一日!”

    “…………昨夜乱事,总无法善了。多少人终要去位…………这空出来的美官,却不知道作何安排?却不能让那权奸将自家心腹安插其间。若然如此,则朝局还堪问么?此亦是大节,我辈当在所必争!”

    “…………如此时势,还是稳住脚步罢。昨夜乱事,实在让人破胆…………一切都静静观望就是,莫为天下先,莫为天下先啊…………”

    群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只能将目光转向彩棚,却不知道今日老公相与政事堂诸公,能争出个什么结果来?

    士大夫辈,十成有九成不愿意看到这内禅事发生。有的是旧党清流辈,赵楷上位,自然他们倒霉。纵然能够保全身家性命,仕途上也难有寸进了。有的却是看萧言不顺眼,这南来子行事,打破了大家所习惯的游戏规则,撕破了大宋的颜面,将动荡不安的大宋末世真切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比起现今这局面,这些人宁愿再将头埋回沙堆,继续当鸵鸟。还有人却担心萧言拥赵楷上位,权倾当世,武人上位,则以文驭武的祖制怎么办?士大夫团体的利益又如何能保证?

    可是让这些臣僚跳出来发丈马之鸣,他们却是不敢的。承平日久,昨夜乱事,今日对多少勋戚将门的搜捕查抄,吓破了多少人的胆子!只要萧言一日有强兵在手,只要萧言的所依仗的力量一日未曾得到削弱,他们也只能在背后诅咒,暗自串联筹划些阴谋而已。

    今日几乎所有人都在指望能在这内禅事中登堂入室的政事堂诸公,政事堂几位少宰大参,都是庸懦随俗之辈。最后也只能根基深厚,资历无人能比的老公相一人了。

    若然成事,我辈自然在老公相背后摇旗呐喊。若然败事,则老公相份量足够顶缸,大家将来走一步看一步罢。反正不能让这南来子顺顺当当的掌握大宋朝局!

    彩棚之内,静悄悄的不知道等候了多久。也许只是短短一瞬,里面安坐的诸公就觉得已然是漫长无比,心中不知道转过了多少念头。

    终于有一名内使躬身入内,走到蔡京身边行礼:“太上与圣人请老公相暨政事堂诸公入内。”

    蔡京睁开老眼,咕哝一声:“大宋何来的太上?”

    内使垂首,不敢多言。两名陪坐的少宰大参,忍不住都佩服蔡京的胆色。外间甲士密布,蔡京仍然意态自若,浑不将这南来子与三大王当回事。权倾朝野数十年,当真是其来有自!

    蔡京缓缓起身,向两位少宰白时中张邦昌拱手示意,当先颤巍巍的就走了出去。那内使想前来相扶,却为蔡京挥退。

    当蔡京出现在彩棚门口,多少文臣一下就将目光转了过来。

    蔡京扫视这些士大夫辈一眼,扬声道:“老夫今日纵死,也绝不让昨夜变乱事摧折我大宋元气,摧折我大宋士大夫辈!这正是我大宋根基所在!若口不应心,则蔡某死矣!”

    一众文臣轰然应是,人人长揖行礼到地,那些旧党辈的更是热泪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