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战阵烈(六)

    第二卷 汴梁误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战阵烈(六) (第2/3页)

一下,足足将出两贯才换来这宝贝!说是寄养到那个阳气煞气都重的人身上,俺一想,直娘贼,谁有俺们出兵放马的汉子身上煞气重?睡死人堆里面呼噜都一个比一个扯得响,有什么妖邪尽管冲着俺来,别找俺儿子!那小胳膊小腿的,俺都不敢抱,就怕一用力就撅折了!”

    一说到自家儿子,这军士就有些厮停不住。杨得也傻傻的听着。倒是走在前面的一名都头实在忍不住了,回头破口大骂:“蒋碎嘴,直娘贼的快拖着这夯货上来!”

    花名蒋碎嘴的这军士应了一声,干脆就扯着杨得朝上攀爬。放在平日,杨得说什么也是他扯不动的,不过今日杨得却加快了步伐,跟上了他的速度。

    蒋碎嘴浑没觉得这夯货的变化,一边扯着他朝上走一边继续念叨,根本停不下来。作为老军精锐,每次出征就当自家已经死了,远哨尖探向来是伤亡率奇高的活计还要抢着来。不过这儿子却是从始至终,都想得厉害。

    “…………俺是个孤人,和西贼对峙的沿边军寨。谁家里没死过人?像俺这样兄弟死个精光。姐妹远嫁出去的不知道有多少。娘老子又死得早。换了几位将主,谁厮管你成家没有?能不折不扣将饷钱关下来,够你去个窑子就是有心了…………陕西那个地方,直娘贼的还什么都比其他地方贵!说个媳妇儿,俺这粮饷,死也凑不够。而且又如何给媳妇儿安个家?跟着一个个将主卖命厮杀也罢,哪里死了便哪里埋。反正俺们陕西汉子命不值钱,那些什么鸟安抚鸟大帅将上去送死洒血就跟泼水也似!俺跟你说。十几万陕西汉子几年前出兵,从江南打到燕京城下,什么鸟童大帅,随随便便就断送了一半还多,能返乡的有几个?

    …………倒是跟了现在这位萧显谟——不,该叫燕王了。倒是念着俺们这些军汉。虽然仗打得更苦,但是燕王可是能顶在第一线,和俺们军汉一起厮杀的!而且你看看,这甲,这兵刃。这坐骑,这吃的用的。那个将主舍得给俺们军汉这般配齐?粮饷下来。自家倒弄上一半。反正还是那句话,俺们陕西穷军汉命不值钱!俺们辛辛苦苦给赵官家打下燕京,说是在汴梁转都门禁军,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就赶到河东来!镇守边地,要安大营,要置家当,直娘贼的硬是一文没有,还得燕王在汴梁经营球市子给俺们凑!反正就那句话,除了燕王待俺们,在其他贵人眼中,俺们军汉就是脚底泥!

    …………没想到到了河东,还有好事。燕王真是活菩萨,除了辛辛苦苦养军设大营。还给俺们拨了一笔成家钱!比不得从涿州就跟着燕王的厮鸟,论到俺,也有三十贯。加上在蔚州大营内盖的房舍一间!凭着这个,说了个别人家里放出来的婢女,粗手大脚的也不是黄花闺女,不过俺们穷军汉还能图什么?更别说俺媳妇儿自家还带着几十贯的家当!做起活儿来也麻利。俺在雁门大营戍守,将主给假回蔚州成亲,从前到后不过十来天,俺是夜夜深耕勤犁,要说俺真是端的好枪法,媳妇儿就带上了!正好赶在出兵前不久生,来得及回去厮看一眼,真是俺儿子,这眉眼活脱脱的就是俺!俺倒是松了一口大气,你不知道营中那些厮鸟,对俺羡妒,说得那些夹七夹八的话,倒是让俺好生心慌了一阵…………

    …………儿子才有,就得出征。还有什么话说?俺一家一当都是燕王给的。这命也卖给燕王又怎的了?俺们军汉,倒比那些贵人有良心。真回不去也罢,反正媳妇儿怀着俺儿子的时候,蔚州大营管饭管照应,生的时候还用公中钱请稳婆。不用俺媳妇儿操半点心,回去一瞧,胖得跟球也似,虽然才有了娃弄不得,抱着肉肉的也爽利。不过俺有良心,媳妇儿给俺留了后,俺再火大也不去窑子!身上积攒的饷钱,一文不剩,全给媳妇儿留下。还交代了,要是俺回不去了,神武常胜军还在,每月能到军中司马处领两贯文五斗粮,儿子长成了,照补军中吃饷!我那媳妇儿,抱着俺哭得跟什么也似,老爷们儿见不得这个,撒手就走了。

    …………要说没个家的时候,俺经历的战事多了,也没觉得什么。将主有令,上去厮杀就是。只关心每月粮饷打几个扣头。见着战乱死人一堆堆的浑没觉得有什么相干。现下托燕王的福,有家有儿子,才想得多些…………西贼和俺们陕西汉子打了几十年,家家一代代的死人。将主平日盘剥,战时毫不顾惜俺们性命,更不说那些鸟文臣了,就是做到都头虞侯指挥使也是要打便打要杀便杀,可俺们陕西汉子还不是咬着牙死了几十年的人?不就是怕西贼杀进来毁了俺们的家,抢了俺们媳妇儿,杀了俺们儿子?

    …………现下西贼不大折腾得动了,更厉害的女真鞑子又直娘贼的起来了。那次南下才千把人,就把好大一块地方弄成一片白地,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俺能瞧着让女真鞑子就这么冲进来,将俺的家毁了?其他将主没鸟用,打个已经不成了的辽人都败得不可收拾。天幸俺们大宋还有个燕王!又对俺们有恩义,又是有本事的好汉子。只要不死,就跟着燕王打一辈子的仗!”

    不长的一段路程。这蒋碎嘴说得又急又快。噼里啪啦就是一大堆。杨得懂得汉话。不过蒋碎嘴乡音重,杨得倒有一大半没怎么听懂。

    不过蒋碎嘴话语当中,对才出世的儿子的挂念,对身后那个家的眷顾,却是汉人天性中相通的。杨得完全感受得到。

    作为一个民族,汉人勤劳朴实,念家顾家,敬畏先祖。孝顺长辈。在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劫难中,多少民族烟消云散。而汉人就凭着这样的民族性,艰难的生存下来,延续下来。

    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这就是汉家文明的根本。危难之际,层出不穷的仁人志士,就是因为这民族性中的根而挺身而出,守护一个个的家,守护又一个个家汇聚而成的国,守护这样一个个家一代代延续下来而形成的文明!

    纵然有失败。有崖山日落,十万人蹈海。有南明南京陷落。那跪满一地,向异族征服者乞降的所谓贵人们。

    但是失败之后,这文明精神仍然薪尽火传。君子报仇,百世犹可,何论三世?不管百年还是数百年,总再有英雄禀此文明精魂出现。有淮右布衣崛起草莽,有从一八四零以来,所有英魂在那一声站起来了的话语中泪落如雨!

    辽人头下人半奴隶出身的杨得,自然想不到那么多。他只是在蒋碎嘴话语中感受到他能感受到的。

    原来只觉得空荡荡的心,终于一动。

    俺……俺也曾经有儿子啊…………

    俺……俺没守住他们…………

    俺要做些什么,俺到底要做些什么?

    正在蒋碎嘴说得意犹未尽,杨得终于从槁木死灰一般的心境中稍稍醒来的时候,就听见头顶高处一声暴喝:“女真鞑子!”

    ~~~~~~~~~~~~~~~~~~~~~~~~~~~~~~~~~~~~~~~~~~~~~~~~~~~~~~~~~~~~~~~~~~~~~~~~~~~~~~~~~~~~~~~~~~~~~~~~~~

    群山之间,一处山峰之上。神武常胜军远哨从南面攀爬而上。而女真巡哨从北面攀爬而上。此处山峰正临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道,站在此处,就可将此通路十余里范围都一览无遗。所以两支巡哨都将坐骑留在山下攀援而上侦查。结果就正正撞在一处!

    蒋碎嘴和杨得抬头,正看见十几名女真鞑子从山棱线上冒出来,和宋军士卒面对面。两方军士都是喘着粗气,脸上给寒风扯出一道道血口。都是结实矫健精锐敢战之士。双方目瞪口呆了一瞬,结果同时怒吼,互相挥舞兵刃狠狠迎上!

    厮杀顿时就在这山头爆发,双方能为尖哨,都是军中精锐。哪怕此次遭遇猝不及防,几乎都同时反应过来。一时间,有两三对军士,同时将兵刃捅进对方身体,然后就连在一起倒了下来!

    蒋碎嘴也顿时怒吼一声,丢下杨得拔出兵刃就扑了上去。一个女真鞑子越过山棱,居高临下直扑下来。他手中一柄长刀,借着冲势直刺蒋碎嘴的胸口。

    蒋碎嘴是打老了仗的老卒,一闪身就让得干干净净。他手中一柄利剑早已拔出,胳膊向后撤,剑只在身侧露出一半。一寸短一寸险,合身迎上的同时,一剑就刺向了那女真鞑子胸腹之处!

    这选择的位置就看出老卒的本事,胸腹之间没有肋骨保护,一剑进去搅动一下,就是一时不得死也绝对丧失了战斗力。蒋碎嘴甚而已经做出了弃剑的准备,防止这女真鞑子垂死纠缠。反正他还挎着一柄铁骨朵,也够再厮杀一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