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补天裂 第四十六章 天下如棋(六)

    第三卷 补天裂 第四十六章 天下如棋(六) (第2/3页)

在在的动了西军这个团体的利益!

    所以说西军上下,自从老种故去之后,对萧言的仇视,也是最切的。且极难调和。

    有了这两个基调在,西军军将还有陕西诸路文臣借着老种葬礼奔走联络。得出的结论也就基本上确定了,几乎也在所有人的料中。

    暂且维持此刻局面,一时间绝不采取对汴梁中枢的敌对之态。而萧言一力主持的对女真战事,西军也绝不贡献力量。只是袖手旁观而已。除非萧言对西军做出绝大让步,或者干脆就是萧言在对女真的战事中败亡,那时候西军再出而收拾局面,挽天倾于既倒。从此大宋天下。唯有西军这个团体独大!

    在这样的团体意志下。纵然一些有识之士觉得不妥,觉得万一萧言战败,这情势不是西军能收拾的。可是军将人言纷纷之下,他们的一点声音,又派得上什么用场?

    而且局势如此纷乱微妙,一时间静观其变,未尝不是件稳妥的选择。且让萧言先去折腾就是!

    对于麾下人心如此,小种对西军这个团体的掌控力本然就不如乃兄。一时间也只能默认。专心操持兄长身后事。而今日总算大殡礼成,心力交瘁的小种,却还是不顾疲倦,相送一名宾客。

    这名宾客,正是宗泽。

    ~~~~~~~~~~~~~~~~~~~~~~~~~~~~~~~~~~~~~~~~~~~~~~~~~~~~~~~~~~~~~~~~~~~~~~~~~~~~~~~~~~~~~~~~~~~

    长亭之内,种师中一身麻衣,形貌消瘦憔悴,与宗泽并肩立谈。而在长亭之外,数十名骑士正在恭谨的等候。

    这些时日与宗泽相处,小种很看得上此人。虽然岁数老了。可是眼光超卓,性子坚韧。且料理实务也是一等一的好手。兄长故去,小种方寸俱乱,又听闻姚古一时领熙河军出关而去,小种麾下不管幕室还是部将,全都人心纷乱。这个时候还是滞留未去的宗泽出手,亲自为小种操刀为记室,行文各处军将,让他们前来参加老种葬礼,而不是拥兵在侧,打着别样心思。更劝小种抽调最为心腹的秦凤军马,截断京兆府和渭水之间的数条大路,让西军那些人心纷乱的军马不得追随姚古出关而去。

    这两个动作下来,一时间就安定了西军人心。而这些时候为老种操持丧事,宗泽也为之处理得井井有条。第一时间拜发遗表于都门,各般仪典也无所不备,将老种身后事办得极尽哀荣。

    对于这样人才,小种是真舍不得放走。可不知道宗泽是如何想的,偏生就要在老种葬礼结束之后,回返汴梁。

    按照他此前所来负的使命,纵然宗泽进行得极其不上心,可回都门之后,还是待罪之身。放着陕西的座上宾不为,而要领罪都门。小种真不知道宗泽是如何想的。

    解劝也解劝过了,可是宗泽这六十许的老头子,倔强得如一块花岗岩一般,怎么也是说之不动。最后无奈,小种只能亲送一程。

    长亭之中,小种对着宗泽拱拱手:“汝霖兄,丧中不能茹酒,就不在亭中置宴相送了。且兄丧不能远离,也不能直送吾兄百里,以尽别情。只能在此间告辞了。”

    宗泽淡淡一笑,回礼道:“这些时日,多承相公看顾,下官就此拜别。”

    小种犹自在嘱咐:“此次随从,带有万贯财货。汝霖兄要用来疏通门路,尽管放手使用。且种某已然拜表为汝霖兄分说,朝中哪怕燕王,也要看顾种某面子,想必汝霖兄是无碍的。可纵然能脱罪,汝霖兄大用却是难了,这岂不是屈了汝霖兄大才?若是都中不顺,还请回返渭州,种某扫榻以待。”

    以小种倔强刚烈的性子,宗泽违逆了他的好意,犹自还在这里絮絮叨叨的关切。可见宗泽才华品行,如何让小种心折了。到了最后,小种忍不住又长叹一声,埋怨道:“汝霖啊汝霖,你为什么就要回那个汴梁!”

    宗泽默然少顷,最后才缓缓道:“相公独忧西军,下官却实忧天下。此次女真大举入寇,西军上下,皆以为是燕王与之两败俱伤之良机,坐观可也。下官却以为一旦燕王不利,则有亡天下之祸,下官岂能在关西冷眼旁观?”

    小种悚然一惊:“这从何说起?”

    宗泽苦笑,终于在临行之前,对小种说了掏心窝子的话。

    大宋失却燕云十六州,开国之时,战略形势之劣就远迈前代。后来花了巨大的气力建立起河东河北防线,才勉强撑持下来。后来西夏崛起,大宋的战略重心又不得不转移到陕西诸路,陕西边事后来更成为新党掌握朝局的政治合法性之一。每年持续高强度的投入,终于将西夏一步步的压迫回去。付出如此之大,成果便是这个。但是代价也是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