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补天裂 第八十一章 阻狂澜(十一)

    第三卷 补天裂 第八十一章 阻狂澜(十一) (第2/3页)

 江家在河东三代,乡土情分也重了。现在从太原府出逃是没奈何,看着成千上万百姓流离在途,江伟也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再要靠杀人开出一条血路来,他江伟死了如何见得了祖宗?

    对河东战局,江伟心也淡了。如此危局,又有何等英雄站出来为中流砥柱?他江伟上阵厮杀的本事胆色是没有的,也只会误事,可在后方安定一下秩序,转运一些物资,都还帮得上忙,就是自家掏腰贴补一些,也不计较。乡土要是不保,自家还能指望以后过什么好日子?

    可就连平日望之俨然的吴安抚都说走就走,折家军丝毫不做抵抗,女真南下之途多少官吏望风而逃。韩岳两军不及回援。北上大军不知何在。他江伟又能做什么?

    于途脑子转着这么多念头,吃着漏夜策马狂奔的辛苦,还要约束队伍。来到吴敏身边的江伟,真有心力交瘁之感。

    吴敏却看也不看这位痴肥的都监一眼。摆摆下巴:“去打探一下,前面山口火光,到底是怎么回事?”

    江伟低声下气的呵腰对答:“末将已经寻道旁百姓问了,说是有一支数十人的军马在拦截南逃官吏,燃起火把阻路也未有多久。百姓们不知到底又生了什么事,就等候在此处,等待天明再说。”

    吴敏哼了一声,森然道:“什么南逃?这是向南退守!萧言将局势败坏得如此。不早做布置,难道让女真大军直冲过黄河么?”

    江伟赶紧赔罪:“安抚说得是…………前面有军马阻路,是不是让大队暂歇一下?末将先遣人去打探一番,弄清楚虚实了再做打算。”

    吴敏语气更为森然:“不就是神武常胜军后路大营生出来的事情?国难之际,还要在此设卡盘剥南下避乱百姓!你麾下如许人马,难道就冲不过去?那还要你何用?”

    吴敏抬手坚定前指:“某是大宋帅臣,身负一路重任,但看谁敢于拦在某的面前!耽误了本帅军机,这支人马,全都要军前正法!江都监。你要误了本帅布置河东路南面军务措置之事,本帅同样要行军法!”

    对于今夜吴敏,江伟有着说不出来的畏惧。这些为帅臣的大头巾。个个都是心狠手辣!

    他再不多说,遣身侧亲卫传令,原来有些慢下来的大队,再度向前涌动。本来借机还想稍稍喘息一下的大队甲士只能再度打起精神来。个个都在心里大骂。

    你这鸟安抚空着身子骑马,可在你严令之下俺们却要披甲!好马壮健牲口都用来拉车,拖着财货和安抚幕中的幕僚。俺们骑着搜罗来的劣马走骡,于途掉队之人不少,也没见你这鸟安抚回顾一下。难道就这么急着到南面投胎去?

    江伟紧紧拱卫在吴敏身边,一路向南。山口处闪动的火光越来越亮。而可以见到猬集在山口道路处的百姓越来越多。

    不知道为什么,吴敏此刻胸中一颗心越跳越快。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口干舌燥之下也在队列之中越来越向前,江伟也只能紧紧跟着。

    不管什么。只要冲过此间,就离开了太原府这处死地。某吴敏一生事业,还大有可为!

    火光之下,涌涌猬集的百姓之前,山口道路处景象,终于为吴敏看得分明!

    山口道路处,已经挑起了几十根树皮还未曾剥掉的木杆,上面悬着一颗颗的人头!

    无数百姓手中举起的火炬,将这些人头扭曲的面容映照得分明,都是一个个弃城而逃的大宋官吏。那个进士出身,从楼烦一路跑到太原,到安抚使衙署吃点热汤饼,稍稍恢复过来,又用随身重金求购了一匹马,继续向南而逃的楼烦知县,也在其中!

    如林木杆之下,肃然而立数十名骑士,未曾披甲,轻身而来。人人身上战袍满是泥尘,站在山口道路处,就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铁壁。每个人手中拔出的长刀在火光下都是血迹殷然。

    那是一个个抛去自己职责,抛去本该守护的子民,带动整个太原府崩溃的大宋官吏颈项之血!

    几十骑中,一骑萧然而立。马上骑士裹着已经显得有点敝旧的黑色披风,身形瘦削挺拔,双眉如剑,虽不过三十的年纪,两鬓已然白发如霜。正冷冷的看着这拼命向南逃窜的上千甲士组成的大队。

    火光中,吴敏和这名骑士目光对撞,只觉得这森寒的目光,一下刺穿了他的肺腑!

    燕王萧言!

    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为什么会在这里!

    无穷的恐惧,一下就紧紧攥住了吴敏的心脏,让他眼前一黑,差点就从马背上跌落下来。转瞬之间,吴敏就反应了过来。

    不管萧言是怎样赶到这里来的,他就是要借人头,安定河东人心,来挽回这一场危局!

    吴敏猛然嘶声大吼:“冲过去。杀了这些滥杀大宋官吏的贼寇!但过此间,人人赏十贯,迁一转!江都监。江都监,杀了这些贼寇。某保你为三衙管军!若是不应,则某一家俱都天诛地灭!”

    吴敏这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