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出师表

    第236章 出师表 (第2/3页)

。如果是赵匡胤亲手策划了了这次兵变他有必要把亲人留在城里冒这个险吗?

    可是帝王自有帝王的尊严。他能放下身段在他称帝已成事实的情形下腆颜向天下人解释当初这事并非出自他的本心吗?又有谁会相信他的解释?尽管他的部下为了荣华富贵玩了一出“先斩后奏”尽管这件事的的确确不走出自他的授意但他是这件事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夫复何言?

    他对“害”他背黑锅的人真的很不错了乱世之中柴宗玉那化岁的小娃娃是注定了守不住这份家业的。没有赵匡胤也一定会出现个李匡胤刘匡胤披上黄袍的赵大算是个厚道人没像别人称帝一样大肆屠杀先帝家族也没有像一些开国皇帝一样玩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戏大杀功臣他厚待柴氏后人他杯酒释兵权把那些对他有拥戴之功、但是将来未必不会重演他称帝一幕的大军阀们革了军权封高官赐厚禄回家享福。他励精图治十年前东征西杀扛荡天下如今大宋政治稳定经济达军事强大已经越了原本国力远胜于后周的南唐成为最有希望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朝廷。

    可是他能改变天下的格局他能改变亿万百姓的生路前程唯独自己背的这个黑锅他没有办法去改变他只能咬着牙隐忍让这个黑锅一千年、一万年地传下去事实真相将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帝王也有无力回天的悲哀。

    然而那个杨浩呢?

    他真的不知情?

    这件事真的是他的部下自作主张搞出的把戏?

    思及自己的经历赵匡胤不禁犹豫起来。

    如果是杨浩一手策划了这一幕此人该死。

    如果他是冤枉的那么……

    赵匡胤目光闪动时而深思时而蹙额那一腔杀气犹存怒火却渐渐冷却了下来……

    ※※※※※※※※※※※※※※※※※※※※※※※※※农※

    夜色朦脆杨浩轻车简从悄然过朱雀门街自麦稍巷口向左一拐停在保康门一处豪宅前面。这是三司副使罗公明的家门前。

    拜匣已由门子呈了进去送的礼是上好的文房四宝一副玉石棋盘、棋子一副此外还有一些西域特产。

    三司使是大宋掌管财政的最高长官总管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中书、枢密两府号称“计省”三司最高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罗公明是三司副使其实职权已是极高。

    杨浩的官位低微、再加上朝廷目前对他的态度微妙照理说这样一位高官要见他恐怕会犹豫再三但走出乎他的意料很快就有人打开大门降阶相迎了。出门相迎的人是罗公明次子罗克捷罗克捷三十出头眉目与罗克敌依稀相似只是成熟稳重了许多。他与杨浩辈份相当且尚未入仕由他出面显然罗副使是肯以故旧友人之谊接见二人互通名姓寒喧一番便由罗克捷引着杨浩直入后堂。

    罗家大宅不算很大东京城人口众多房舍鳞次高低宽窄相间建筑十分密集可谓寸土寸金罗家大宅比起霸州丁家可以在西北广袤土地上圈地二十余亩建的深宅大院要小的多但是显然经过高手名匠精心设计一树一木、一亭一桥都精心设计有效地利用了每一分空间和土地处处品来皆见风景。

    此时天色已晚杨浩也无心鉴赏前边两个家人提着灯笼罗克捷与杨浩一路说着话儿绕过一个冬雪覆盖的庭院便到了西北方一个幽静雅致的书屋。

    罗克捷在书屋廊下站定躬身道:“父亲和州防御使、右武大夫杨浩大人到了。”

    房中稍静片刻一个清朗的声音道:“请进。”

    罗克捷向杨浩微微一笑肃手相让杨浩举步进了房中只见一位身着便袍布巾的清瘦老者正从书案前站起杨浩不及细看连忙趋前一步长揖施礼:“晚辈杨浩见过罗公。”

    “贤侄不必拘礼来来来快快请坐。”

    杨浩一揖而起这才抬头微微打量只见这位号称政坛不老松

    的罗公面容清矍精神矍铄三绺花白的胡须一张端正的面庞两眼微微露出苍老之眼但眼神温润却不失神采。

    罗公明也在打量杨浩上下看了几眼眸中微微露出悲戚之意他再度让座让杨浩在客位坐下下人迅呈上香茗罗公明这才有些伤感地道:“老夫与贤侄素未谋面不过早在邸报上获悉贤侄的消息……”

    他微微一顿又道:“西北迁民一事贤侄在奏表中推功揽过对小儿大加赞扬他有你这样的朋友老夫十分欣慰。”

    提起罗克敌杨浩的双眼也有些湿润他将自己与罗克敌共担重任自夺节改命时起一文一武相辅相助历尽坎柯直至逐浪河畔为拒追兵罗克敌率三百死士横刀力抗三千铁骑的事情说了一遍罗公明听得老眼微红暗暗转头拭去颊上两行老泪。

    这些事说罢两人之间的生疏感已然不再罗公明对他的神情也亲切起来随即二人便谈起杨浩继续率人西行扎根芦岭前后的事罗公明捻须听的十分入神。

    杨浩此来只是想拜见一下罗克敌的家中长辈以尽子侄之礼。罗公明既然号称历五朝不倒政坛长青此人为官必然趋吉避凶十分谨慎。自己如今的身份十分微妙他肯不避嫌疑开门接纳已是难能可贵杨浩并不想让他为难从他那里探问一些官家的态度或者向他讨教朝觐之礼、存生之道。

    所以二人聊了大约一个时辰左右杨浩见罗公明微微露出疲态便即起身告辞。罗公明见他如此爽快地告辞不觉有些诧异他仔细看了杨浩两眼眼中微微露出笑意起身说道:“贤侄车马劳顿刚到京城早些回去歇息也好。

    以后你我同殿为官相处的时日还长着呢。”

    他微微一顿又道:“官家出身行伍最喜豪迈直朴之辈贤侄亦出身行伍在西北所为可圈可点今既入朝必受官家青睐。但朝廷之上比不得西北贤侄还年轻血气方刚骤至高位难免为庸碌者所忌正所谓皎皎者易污也。今后为官贤侄还当小心为慎做事么曲直并用内方外圆方能容人亦为人所容。如此则安身立命、报效社稷两相盖彰了呵呵。”

    杨浩心中一动知道这番话才是对他最重要的点拨之语只是这老狐狸说的太过含糊一时之间难以揣摩话中真意他只得强行记下当下行乎眺仪再度告辞罗公明亲自将他送到书院门口仍由次子罗克捷送他出去。

    杨浩坐在车中反复思量罗公明说的话一路盘算看到了自己所住驿馆刚刚下车便有一名侍卫向他耳语几句递过一封密札。杨浩持了密札返回内室在灯下打开密札一看不由惊出一身冷汗。

    由于他的信息网现在主要布及西北地区越到中原信息网越是稀疏而且他一路行来无法掌握他每时每刻的具体行踪所以“飞羽”送来的消息竟滞后于朝廷的四百里加急快马有关“倒程“一事现在才送到他的手上。

    杨浩对帝王心术也不甚了了但是这些天他搜集了大量有关赵匡胤为人处事方面的资料对赵匡胤的脾气秉性远比芦岭州诸人要了解的多。这个计划的确能够把程德玄挤走哪怕它漏洞百出然而也正因为它漏洞百出项庄舞剑之意太过明显很难想象赵匡胤得知消息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会对自己报以什么样的看法。

    这个对手太强大了他不同于折御勋、不同于李光俨也不同于横山诸羌头人如今自己就在开封城里自己就是大宋的一个臣子赵匡胤若是对他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