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恩赏:一根鸟毛、一锭银子……

    第三百三十九章 恩赏:一根鸟毛、一锭银子…… (第2/3页)

尚书刘墉以掌以地,大声地忿然道。“臣以为,应当充长大人所请,立即调兵遣将,早日将那些英夷击溃,以戒诸夷不诡之心。”

    “皇上,奴才愿领五千兵马,赶往广东,为皇上剿灭这些化外蛮夷,彰我天朝赫赫之威,以摄诸夷。”福康安也跳了出来,昂然请命道。

    诸位大臣异口同声地讨伐着那些英夷,只不过单单依靠口水是消灭不了那些敢于挑战大清的权威的英吉利人的战舰与军队,所以,阿桂,这位久经沙场,乾隆朝最资深的老将兼上书房大臣表示,应该派兵增援广东,令闽浙水师南下接敌。令沿海各省严加戒备,以防英夷侵挠。

    阿桂的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反正也只能这么办,毕竟是海战,整个大清国的水师都集中在南方,除了闽浙之外,就只有内河水师可调,可是,那些内河水师去大海作战,风险实在是太大了点。

    不过,在商量完了如此对付英国佬之后,又有人跳了出来,觉得这一切都是沿海通商闹的屁事,应该沿圣祖爷的旧事,禁海!

    提出这个建议的乃是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彭元瑞,这位年过六旬的著名老学究、老才子一脸的慷慨激昂。不过,这位兄台的话却犹如石沉大海,大殿之内一阵死寂,一个二个全拿看白痴的目光打量着这位兄台,包括乾隆。

    只不过,乾隆的表情比较隐蔽,抚了抚自己雪白的长须,打量了这个老头一眼,却沉默不言。

    这个时候,擅长揣摩乾隆的心思的和珅站了出来表示了反对,认为嘉元瑞此举简直就是因噎废食。而平时与朝中的重臣关系并不是很好的和珅这一次得到了几乎所有大臣的支持。

    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什么粤海关监督之职只能够由正黄旗的满人担当,而且还必须是内务府主事,内务府是干嘛的.那就是专门为乾隆捞钱的部门。

    而广东海贸的贸易所得利税,绝大部份都是直接进了乾隆的口袋,而和珅这位乾隆的管家岂能不清楚.

    同样,在场的大多数官员也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怕也就只有彭元瑞这样一心扑在学问上的大臣才会不清楚。老奸巨猾的乾隆哼哼哈哈几句,直接把这个话题无视并且绕了过去,不然,光是关停一个广州,他每年可就要少收入过百万两的银子,对于成天想着下江南,建园子享受的乾隆而言,这可是比割肉还心疼的事情。

    另外,广州被英国人进犯之事,在乾隆的严令之下,除了朝庭高层之下,很少有人知道情形,毕竟让一个小小的蛮夷之国,打上了门来,这么掉面子的事情真要传了出去,极好面子的乾隆脸上可就不好看了。

    当然,话要说得堂而皇之一点,顾及朝庭的颜面,省得举国民心动荡云云。只不过,令乾隆及在京的诸位重臣所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