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什么时候对那些倭人动手?

    第三百七十七章 什么时候对那些倭人动手? (第2/3页)

圈占、强买和高利贷等各种手段,巧取豪夺,吞占了大片土地,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富者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的严重局面。仅仅封建国家和皇室所控制的“官田”、“皇庄”就已达八千余万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时七分之一以上。

    至于一般地主兼并土地的数字也很惊人。到了乾隆五十年之后,湖广地区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土地,也已被地主们瓜分完毕.广西已是“田大半归富户,而民大半皆耕丁”。广大农民丧失了土地,沦为佃户和佣工。河南一带的农民已是“佃种他人田地者居多”,“终岁勤动,所得粮食除完交田主租息外,余存无几……虽获丰收,仅足偿欠”,“且佃户惟恐地主夺田另佃,往往鸡豚布帛,无不搜索准折,甚至有卖男鬻女,以偿租者,此等风气,大概皆然”。四川、陕西及北京附近的广大贫苦农民也必须把收获物的一半甚至到六、七成以上交给地主。

    在长江以南许多地方贫苦农民甚至“尽所有以供富民之租。犹不能足”。贫苦农民辛辛苦苦劳动一年,到头来所得不过数斗,甚至有的人今日完租,明日乞讨、借贷。在这种残酷剥削下,许多贫苦农民丧失了再生产的能力;到处都是“富者日益其富,贫者日见其贫”。

    土地兼并的过程,不但是农民破产沦为佃户或雇工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贫苦人民破产流亡的过程。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穷奢极欲。最高统治者乾隆就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典型。他在全国许多地方大兴土木,修筑无数的离宫别苑、寺院庙宇,耗费了大量民脂民膏。

    驰名中外的圆明园以及北京其他风景区的许多瑰丽的园林宫阙、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等多是乾隆年间竣工的。他还六度“南巡”,每到一地,绅商供奉斗奇争巧,劳民耗财几无虚日。

    除此之外,每当乾隆帝和其母孝圣皇太后过生日,都要命令大臣和富商从北京皇宫的西华门经西直门一直到圆明园宫门前数十里的道路上,沿途用彩绸和花束搭起一座座牌楼,每隔一段距离还往往建造起一座戏台、经堂,并且强迫沿街店铺把门面修饰一新,为此每次都要挥霍白银一百多万两以上。

    为了给皇帝、皇太后祝寿,从中央到地方的文武官员争相‘‘献纳”送礼,以取得乾隆帝的信。仅金佛一项就从全国各地供奉了大小上万个。乾隆四十二年乾隆为其母铸了一座“藏发塔”就用去了黄金三千多两。

    文官贪赃,武官克饷,层出不穷。光是地方大吏督抚、布政使就有很多,如国泰、王亶望、福崧、伍拉纳、浦霖等人的贪污案件,每次抄没资产都达数十万两以上。而湖广、四川等省政治**,贪污盛行更是全国闻名。

    自去年冬时起,英国人进犯长江,福康安举兵迎战英国人,征调渔船民夫无数,而以英国人作战之时,以渔船为前驱,渔船折损数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