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关陕(21)

    经略关陕(21) (第2/3页)

都是贩卖私盐的罪犯了?”

    曾时答道:“正是。这些人胆大包天,十几个人啸聚一处,贩卖私盐,臣派兵将他们尽数擒了,这伙人却强项的很,并不服罪。依律,当处斩刑。”

    这伙人却也当真强项,听得曾时要将他们处死,却仍然无人肯出声求饶。为首的,还脸暴青筋,显然是极为不服。

    若不是皇帝在此,想必这些人要破口大骂了。

    赵桓心中知道,宋律对士大夫极为宽容,却也有对小民极为严苛的一面。贩卖私盐二十斤以上的,就可以判处死刑。

    只是律法无情,几个皇帝治政却还宽仁。若是不然,光庆历年间就有一万多人贩盐在二十斤以上,都杀了,却真是血流成河了。

    因着此故,象这样贩卖私盐犯了死刑的,多半是刺配流放,眼前这些汉子,显然都是将脑袋提在手心的滚刀肉,处死尚且不怕,更别提刺配流放。是以曾时的话,却是吓不到他们。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赵桓并没有被对方恶劣的态度激烈,而是神态平和,向着跪在最前的一个壮汉问话。

    那壮汉头发凌乱,并没有梳理,脸腮上胡须根根暴起,面若黑炭,赵桓仔细看他,却也忍不住赞:“好一条汉子。”

    那汉子原是打定了主意,杀剐随意,绝不求饶,也不说话。

    只是看着赵桓坐在自己身前,笑咪咪询问姓名,却是很难再保有原本的主张。

    他咳了两声,终于答道:“官家,小民姓王名荆,海州人氏。”

    “喔?”

    赵桓前生却也是海州人,却用海州话向他道:“那你怎么到此地贩卖起私盐来了?”

    那王荆吃了一惊,差点儿跳将起来,向他道:“官家怎么会说小人的方言?”

    赵桓听得乡音,心中高兴,却是又转了官话,笑道:“朕在五国时,与张叔夜日夜谈天,他在海州多年,有时带了口音,朕却是学了几句,解闷罢了。”

    他原本是一时忍耐不住,那王荆却是面露喜色,叫道:“原来张大人尚在人世,咳!早知道,就不做这营生,免得给他老人家丢脸。”

    张叔夜原该在北去路上死去,却不知怎地,竟是未死。赵桓知他是北宋名臣,闲时每常和他闲聊,却也受益很多。

    见这些人都面露激动之色,便问道:“你们可是他的旧部?”

    王荆原本的暴戾之色渐去,只时竟是露出一丝羞色,吃吃答道:“咱们原本就是强盗,横行四处,无人能制。后来在宋大哥带领下,去攻海州,却被张大人用计擒获,宋大哥和咱们便都降了。原以为为朝廷效力,还能重新搏个富贵,谁知道没过几年,张大人自身难保,安抚使不做了,到朝廷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