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折返长安

    第六十一章 折返长安 (第2/3页)

 天明之后,城中局势已然大定,近半宋军入城,其余则移营城下。

    少许仍然忠于折可求的将领被放出,赤手空拳骑马北行,至麟州寻折可求报信。

    折可求闻信大怒,却又深觉恐惧。他这个家主已经全无威信可言。而叛乱一起,则再难遏制,环顾左右,好象人人都戴着面具,并不那么可靠。

    而不待他有所动作,宋军主力跟着逃回的将领脚步而至,团团展开,旌旗招展,军容之盛非人数可以达到。

    而折家少壮中,有少数不服地领兵出战,宋军主力巍然不动,只张宪等将领带着小股骑兵,就将出城迎战的折家军打的灰头土脸抱头鼠窜。

    折可求先中明白,并不是折家的兵现在如此不经打,而是上下离心,兵将皆无战意所致。

    他思前想后良久,又知道坚持下去,难免有不测之祸,只得称病,令其弟折可同署理三州事。结果他前脚下台,折可同便立刻宣布接迎宋帝诏使,折家再归于宋廷治下。

    为了让长安放心,除了奉表认罪外,折可求还被迫带着自家子女亲族,亲赴长安,向皇帝请罪。

    麟府丰三州事定,姚端等人不敢停留,此地已经是冰天雪地,料想太原虽不致如此,也想必是天寒地冻了。若是要在今冬之前将河东大局稳住,太原就算不得手,也势必要增加兵力,重重围住。

    他们先是奉的张俊军令,待到此时,枢府命令又至,除姚端所部外,还有刘椅率领所部三万余人,渡河赶往太原,合计将有六万余人的大军,将不到两万人的太原城团团围住,纵是金兵有少量援兵前来,也是无济于事了。

    姚端所部到得丰州城下时,已经是靖康五年十月,在城下耽搁十日不到,已经成功解决河东后患,所部兵马开拔向太原而去,及至平阳时,又与渡河而来的刘琦所部汇合,问着潼关附近也是下雪,金兵不能再攻,而又提防宋兵追击,分头别部退出潼关谷道,开始往着京东和河北诸路退却。

    至此,宋金双方已经清楚明白,这一次空前规模地大战役,起至潼关,而定于长安城下,最终却要终结在河东路太原府城下。

    潼关将渐渐无战事,太原城下,则必定还有一场血战,一场关系到天下战略大局的决战。

    在姚端率部离开不久,费伦亲自统领着三百多行人司骑兵,卫护着折可求家上上下下百余口人,乘坐着十余辆大车,还有数十匹马匹、走骡,赫赫扬扬自麟州动身,就在冰天雪地之中,将这上一代的折家家主形同囚犯一般,押往长安。

    他们自麟州起行,经延安府直插向南,沿途尚且顺遂,待到了原本的永兴军境内不远,天空中断银扯絮一般,又是满天大雪降下。这样一来,赶路的人却是苦不堪言。这几年来,兵祸连结,赵桓有心要整治境内道路水利,却是抽不出手来,及至大雪初降时,道路冻滑难行,而雪霁天晴却又泥泞难行。待到他们赶到长安城下时,已经是靖康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