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长安道

    第八十五章 长安道 (第3/3页)

讨论,便又笑问道:“韩肖胃出使后,朝野民间情形如何?”

    “朝中诸位大臣,都道早该如此。民间也盛赞陛下此举符合孝道,甚是英明。陛下,小家子老百姓不知道天子家事即国事,只听说陛下派人去探视上皇,就觉得欢欣鼓舞,大赞陛下是个孝子,这一点请陛下留意。”

    “唔,朕知道了。”

    见赵桓似乎并不特别在意,费伦一时意想不起什么实据,脑海里灵光一闪,竟是将早晨在汤火铺子里看到地情形一五一十向着皇帝说了。

    赵桓初时也不在意,甚至杯疑费伦编造。一个中年妇人,在坊间店铺里给韩肖胃写诗,还分古风律诗,这也太过无稽。只是待听到最后,请请楚楚真真切切听到一句:“有易安室者……”

    他脸上变色,站起身来,盯着费伦问道:“那个妇人,诗稿上写的是易安两宇?”

    费伦吓了一跳,连仕回想一下,然后才又答道:“确实是易安两宇,臣看的真切,断然没有错的。”

    “那她现下在哪里?”

    “臣用过早饭后,立刻来宫中求见,现下那妇人不晓得还在不在。”

    “唉,当真可惜了。”

    赵桓颓然坐下,知道李清照此时断然没有还在那小店的道理。他年轻时极爱诗词,而词又在诗上,李清照又是宋代词人中最受他的尊崇,所以自靖康三年后就暗中派人打探她的消息。只是李清照自南渡以后为了家族声誉,哪怕千辛万苦,一定要跟随在皇帝身边,以示忠枕。怎奈赵构忙于自己逃命,先后两次逃到海上,遣散百官而今自谋生路。李清照先是丈夫亡故,后来随身带的财物和古董先后失去,再后来所嫁非人,为了离婚告丈夫欺君而致下狱,种种挫折令这个才女心灰意冷,是以赵桓在赵构死后,多次派人暗访她的消息,一时间竟不能得。

    再加上战事锦长,赵桓全部心思要用在国事战事上,寻访李清照不过是自己少年情绪作祟,不能当正经事来办,寻访不着,也只作罢了。

    这桩心事他深埋心底,从未宣诸于口,唯有寥寥无几的办事人和道端底,今日知道李清照就在长安城中,却是一时按捺不住,以致失态。

    费伦虽然不明就里,却也知道今晨见到的那个妇人对皇帝极为重要,当下也不敢怠慢,立刻道:“陛下既然想见那妇人,臣立刻派人去寻。”

    赵桓摆手道:“不要弄的鸡飞拘跳,她既然给韩肖胃写信送诗,想必是和韩家是故交,令韩肖胃收信后问请楚她居于何处,也就是了。”

    眼见费格离去,赵桓的心情一时却无法平静,种种凡难政务,军国大事,一时竟是放不到心上,在阁内转了一圈,踱到窗前,眼看窗外柳枚新发,露出一点点嫩绿来,心中一动,竟是不自禁的吟哦着:“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杯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