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柳暗花明

    第一百一十三章 柳暗花明 (第2/3页)

唐取进士,人选一年一百余人,相当的官员都由世家选,而宋取士一年三百至千余人,考试的内容也仅局限在经赋诗词,科举进行到这个时候。已经是弊大于利。至明清,则很难选出真正的人才了。

    赵桓自然知道科举的害处弊端,而骤然罢废,则必定天下骚动,与其它改革相比,这一项最为困难。他将唐制中明经明算恢复过来,用来取下级办事官员和吏员,已经是极大的改革。而以王安石的意思,则是要完全地更改科举制度办法,以汉时的推举制度与科举结合,来改革科举的弊端。

    秦桧是何等的聪明人,赵桓话一出口,他已经知道皇帝的意思。

    赵桓冷眼看去,却只见他冷汗淋漓,面无人色。

    改革官制,去除州县,触犯的还只是一部份官绅的利益,而依着王安石的改革方略,则势必要与全天下的进士官员为敌。这样的压力,秦栓自然承受不住。

    也不等他说话,赵桓又道:“还有均田方税法,也好生研究一下。”

    这话终于成为压跨秦桧单薄身躯地最后一根稻草。

    秦桧涨红着脸,蹦出了自己也不敢相信地一句话,抗声道:“这个……臣期期不敢奉诏!”

    这样的反应却正在赵桓所料之中。

    他也不做声,只冷着脸看向秦桧,默然不语。

    秦桧浑身发抖,有心再来抗辩,却只觉得一股绝大的威压,令自己很难再与眼前地这个人对抗。

    赵桓是皇帝,九五至尊,原本的身份加上这几年的帝王生涯,除了在与殿前班直和蒙古骑士们演武时,还有一点俗人趣味,平日都是端坐理政,接见臣下也是和谐温馨,却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令人不敢狎戏,不敢接近,不敢拿他当平等的朋友来对待。

    而他自己,也渐渐习惯了现下的身份和角色,融入其中,很难分辩了。

    秦桧不敢抗辩,却也绝对不敢这么奉诏了事。他做官当然是荣华富贵,若是弄到身败名裂,甚至下半生要在明枪暗箭中渡过,也委实难受。

    他离开座位,趴伏在地,连连叩首,却咄咄不能言。

    赵桓原本就有劝弄羞辱这个千古大汉奸的意思,此时见对方如此,竟是没来由的心软。

    他叹一口气,自己在心里暗道:“近来渐觉无生人气味,今日的事未免太过。”

    因长叹口气,右手虚扶一下,温言抚慰道:“秦卿何至如此,快些起来。“旁边的内侍们早看地发呆,急忙上前将秦桧扶起,却见他已经是满脸泪痕。

    赵桓哑然失笑,竟是起身亲递一块毛巾过去,让秦桧抹拭,然后笑道:“你也是个宰相,如此没有大臣体统。”

    秦桧此时已经回过神来,急匆匆抹一下脸,将巾栉递还给内侍,然后向着赵桓道:“贤良方正最终成九品中正,两晋毁于世族,唐时乃有科举选士之法。陛下若要复之,臣绝不赞同。而均田方税,则是劣法,王荆松行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