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十二章  上元灯节(3)

    26、第十二章  上元灯节(3) (第2/2页)

方平未能全力抵抗,只在镇戎军、德顺军一带设兵防守,致使边境人畜遭受了很惨重的损失,已有自递的奏章请求朝廷处分。现在环、庆经略使蔡挺率蕃官赵明等正火速往援大顺城……

    不大会儿,王中正捧着只细长的蛇皮锦盒过来,小心翼翼地交给赵曙。

    赵曙将锦盒置于桌子上,轻轻打开,一柄紫金鞘镶蓝宝石的短剑静静地躺在里面,赵曙带着几分恭敬几分虔诚双手拿出短剑,细细摩挲,眼里已浮上一层雾气,喃喃道:“此物仍在,斯人独远去矣。”

    唏嘘了一会儿,抹了下眼睛,缓缓拔剑出鞘,只见剑身乌黑发亮,寒气逼人。赵曙用中指轻弹一下剑身,咝咝作响,不绝于耳。

    “王中正,”赵曙盯着剑锋,“取根头发过来。”

    王中正摘了帽子,从脑袋上现揪了根头发,拈着举到剑刃上方,轻轻一松手,头发悠悠飘落,碰着剑锋,一分为二。

    赵曙微微一笑,将短剑递给儿子。

    赵顼接了剑爱不释手,左翻右看。

    “这把剑,朕珍藏了十年,赐给你吧。”

    赵顼慌忙跪下,喜道:“谢父皇,儿子定随身佩戴,不离左右。”

    赵曙扶起儿子,目光荡出很远,缓缓道:“你要记得这剑的主人,就是一生前后25战,为本朝立下赫赫战功的狄青。”

    “狄青,爹爹,如果没记错我小时候他曾来过濮王府,还把我抱在膝头讲故事,后来,就不来了,儿子大些时才知道他在枢密使的位置上被挤兑下来出知州离了京师,一年后就去世了。”

    “顼儿,狄青堪称一代名将,没死在敌人的刀下。”赵曙言至此,悠悠叹了口气,戛然而止。

    赵顼明白父皇为一朝天子,继承了仁宗的衣钵,有些话说不得,是仁宗的多疑杀了这个忠心为国叱咤疆场的名将、忠臣!

    赵曙看着儿子将剑入鞘,装回匣子,轻轻掩上,如同将自己十年前的那页记忆翻了过去,他目光如烛花闪烁一下,决定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儿子重温那天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