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三章   宫女培训(25)

    28、第三章   宫女培训(25) (第3/3页)

一盘残局,凝眉深思:“以九王跟爹爹的交情,是说得那样的话的,只是上次我去,旁敲侧击好一会儿,九王都没个准话,也许当时还在观望,这次看来是下了决心了。”

    赵頵翻转过身体,四脚朝天地说道:“我们是至亲,一条线上的蚱蜢,早晚都得下这个决心。”

    赵顼无奈地摇摇头,时辰不早了,咱几个快去迩英阁听书吧,韩维想必已到了。

    赵頵一听今儿是韩维讲书,吓得一骨碌起身,到后间去换衣带帽。

    两个哥哥对视而笑:这天不怕地不怕的三哥儿终归还是有个怕的人!

    却不料赵頵穿戴停当匆匆跑出辩道:“两位哥哥莫说笑,难道你们不怕‘汴梁四友’之首的韩先生?”

    “‘汴梁四友’?”赵顼一听来了兴趣,“还是头回听说,哪四位,说来听听。”

    赵頵撇撇嘴:“大哥也真是孤陋寡闻,市井都传开了,什么韩维、吕公著、司马光、王安石。”

    “韩维排在首位,看来名气最大了。”

    “非也,非也,”赵頵摇摇头,“百姓妇孺中,司马光名头大,其六岁破瓮救儿的故事早已印做版画,广为流传;至于王安石,母亲去世后回江宁守孝,按说今年即可孝满回京。至于韩维排在首位,是因为年纪最大。”

    “说起王安石,我到是知道一些,爹爹屡召不起,非得守足了三年的孝,听韩维讲这期间潜心著书,如今又托病不出,在江宁开始招生讲学。我头年无意中在钦明殿读到了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果然是言之有物的务实之言。其中说道在吏治腐败的情况下,“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因此,“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于是,向宋仁宗提出对于人才要“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并且对于科举以诗赋和“讲说章句”取士以及授官之“恩泽子弟”也提出了批评。看来,他是在江宁开始试验了。”

    赵頵抓了块点心吃起来:“我只是听些市井之言,比不得大哥看得深远。咱还是快去迩英阁吧,韩老先生若是等急了,不知会不会发脾气训人!”说着三口两口把点心塞到嘴里,先行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