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二章 夺宫(17)

    18、第二章 夺宫(17) (第1/3页)

    韩琦与郝质停了马,几名禁兵快速围住和太,将他押了过来。

    “你是何人?”郝质面目严峻,低声喝问。

    和太抬头看着韩琦,急道:“相公,小的是和太,大王身边侍候的和太!”

    韩琦细看,果然是和太,忙让赵令飞将他扶住,自己翻身下马,将宫中情况细细听了一翻,转头看郝质,问道:“殿帅,宫中有刺客,是否天意?”

    韩琦决定去找郝质时,并不敢确定这位手握将近一万班直的殿帅会作何选择,这是一次关乎身家性命及族人安危的命运之赌,不是人人手里都有这个砝码,可拥有这个砝码的人,足以左右天平的平衡……从他之前传给张十一的话来看,他只是想以不动保持平衡,可在天平倾斜时,他选择站在哪一方?

    郝质已然明白韩琦的意思。

    今夜,张十一走后,郝质把玩着那把“瑞士军刀”,良久不能平静。

    太祖、太宗对武将的猜忌和不信任几乎是出于本能和病态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武将要么卸甲归乡求田问舍,要么隐锋避芒唯唯诺诺,可以无能,但必须听话。明知是错误的指挥决策,只要来自上层,坚决执行……

    曹彬,最完美地诠释了重文轻武国策后武将的蜕变,他儒雅,谦逊,不居功,不自傲,绝对服从上级,据对宽容下属,得信于太宗,得赞于士大夫,成为武将之楷模。

    可自己,外圆内方,披着儒将的外衣,严整军纪,加强训练,奖惩分明,铁面无私,班直里的军士多少有不满情绪,这些兵士,大多是将帅武官之后,他们身后,是大宋的军政……

    官家信任自己,容得自己,大王能否?

    太后上次来访许诺的枢密副使一职,确然让自己怦然心动,但太后的胜算有几层?亦或胜了她能否稳住局面?如若不能,不仅那个许诺是水中花镜中月,自己也会被当做替罪羊!

    自己这把刀,到底该不该出鞘,如若出鞘,又该将刀柄交到谁的手里?

    韩琦的来访打断了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