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刨树搜根(一章八千求月票)

    第四百零九章 刨树搜根(一章八千求月票) (第2/3页)

他搜罗来的有关大唐律和三法司的各种律书、法规、制度。

    这一晚,杨帆用过晚餐,和小蛮在花园散步,说了一阵子家长里短的话儿,便又回到书房,挑亮灯烛,打开一本夹了书签的律书,在灯下细细地看起来。

    杨帆有一个本子,上边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他但凡看到有与他职司有关的内容,都会反复品读,将原文和理解细细地写下来,如今已经记了hòuhòu的一本。

    杨帆一手执笔,一手拿着书卷,正细细品读着,读到一处,若有所得,正要提笔记下,忽然身后细碎的脚步声起,杨帆一听那轻盈的脚步声便直起腰来,还未及扭头,眼前一暗,双眼已被一双温润如玉的小手掩住。

    杨帆弃了毛笔和律书,轻轻捉住那双手掌,扭头一看,果然是小蛮笑微微地站在他的身后,小蛮一头长发披肩,黑亮黑亮的光可鉴人,秀美的脸蛋儿藏在那黑亮的秀发中间,被灯光一照,份外可人。

    杨帆伸手一拉,便把她抱坐在怀里。小蛮只穿着一身轻软的衣裳,湿润的秀发拂在杨帆的鼻端,浑浑清幽体香沁入心脾,却是刚刚沐浴过的。杨帆揽住她柔软的腰肢,说道:“天气渐凉了,你也不多穿些,受了风寒怎么办?”

    小蛮把双臂软软地搭在他的肩上,柔声道:“郎君就只顾说人家,这些天每日都睡那么晚,早起还要练功,郎君虽然年轻,可也禁不起这样的折腾呀。看你,眼睛里都有血丝了。”

    杨帆捏了捏眉心,感觉连日读书,尤其是这般枯躁乏味的东西精神消耗确是有些大。他叹息了一声,说道:“没办法呀。

    今时不比往日以前我替白马寺出头,与大内蹴鞠,和吐蕃击鞠,这些东西与我当年在南洋玩的一种色帕克的藤球相似,甚至还要容易些,很容易就上手了想要一鸣惊人也就容易。

    至于在西域立下战功,那是因为我讨了巧,正好用上了我的长处,如果真让我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同突厥人作战,我只读过几本粗浅的兵书战略,空有纸上谈兵的本领,哪还有可能立功。当日可是……”

    杨帆说到这儿,忽然想起当日可是天爱奴指挥若定将飞狐口守军平安带回明威戍的,这份功劳挂在了他的身上,后来他得以被提拔为郎将,这种军事能力恰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可这却是阿奴送他的一份大礼,如今伊人何在呢?

    杨帆怅然若失,小蛮看在眼里,轻轻偎进他怀中柔声道:“又想起阿奴姑娘了?我这些天正叫人找她呢,洛阳寺庙虽多,终究有个数目,不会比当初寻找阿兄更难的。只要咱们有心一定能够找到她。”

    杨帆嗯了一声,温香暖玉满怀深情伊人在抱,自己却想着另一个女人,不免有些罪恶感,便在小蛮滑腻如玉的香腮上亲了一口,说道:“如今不同啦,我对律法完全是个门外汉,不恶补一番如何可以服众?为夫如此辛苦,娘子该好生槁劳我一番才是。”

    小蛮见他一个大男人却嘟着嘴儿跟自己撒娇,不觉有些好笑,在他额头点了一指,娇嗔地道:“人家还不够照顾你么,每天变着法儿地想,要怎样做些郎君喜欢吃的东西,还要怎么稿劳你呀?”

    杨帆眼珠转了转,嘿嘿笑道:“那说”,…亲个嘴儿吧!”

    虽然已是做了夫妻,小蛮还是红了俏脸,娇躯一扭,白了他一眼,大发娇嗔地道:“人家不要!”

    杨帆把大冇腿颠了几颠,坐在他腿上的小蛮被颠飞起来,紧跟着绵绵软软一团又落在他的腿上。小、蛮那一身功夫,飞檐走壁如仙子飞天,被他一颠,却似怕了起来,哎哟一声,便揽紧了他的脖子,娇声道:“你这坏人,又发的什么疯!早知道人家就不来理你了……y

    杨帆嘿嘿笑道:“小娘子,如今你已是咱家砧板上的肉,还能由得你么?来!快让洒家香一个!”说完嘟起嘴巴迎上去。小蛮左右闪避着,咯咯笑道:“别做这样子,好恶心,跟个大色狼似的……”

    “哎呀!”

    杨帆突然停了动作,整个人呆在那儿。

    小蛮紧张地道:“郎君怎么了?”

    杨帆微微眯起了眼睛,缓缓问道:“今天……几号啦?”

    小蛮道:“初五,怎么啦?”

    杨帆的目光变得更加危险了:“初五!嗯9”

    小蛮不知道阿兄为何如此,先自心虚起来,可爱地缩了缩脖子,期期地道:“嗯,是……是初五啊,那又怎么啦?”

    杨帆道:“上一次你我恩爱,我没记错的话,是上个月二十九。”

    小蛮脸蛋红了,轻轻捶了一记他的胸口,嗔道:“哪有把这种事老挂在嘴边儿上的,二十九……又怎么了?”

    杨帆委屈地道:“二十九,也就是说,距你定下的五天,可都过了一天了!”

    小蛮怔了怔,掩口笑道:“那可怪不得人家,是你天天要用功读书的。好啦好啦,你读你的书吧,人家回去歇息啦!”

    小蛮说着,纤腰一扭,翘臀一滑,就从杨帆膝上溜下去,闪身向外便逃。

    “哪里走!纳人来!”

    杨帆猿臂一捞,小蛮腰肢款摆,滑得像条泥鳅,已经逃出门去,杨帆拔足便追。片刻之后,后花院里便传出一阵清脆的笑声,笑声一路,一直洒到他们的卧房……。

    “哎呀,我就说嘛,郎中年纪轻轻,能蒙圣人赏识,破格提拔为当朝最年轻的郎将,必然是有大本事的!”

    刑部司主事冯西辉听杨帆说罢明威戍城下那一场恶战,不禁抚着手掌,赞叹不已。

    他脸上充满了钦佩、敬仰、崇拜的神色,任谁看去,都是完全发自内心的赞叹。

    和杨帆厮混熟了之后,冯西辉反倒很少弄些极肉麻的、表面化的阿谀,此刻他所表现出来的神色,不需要太多的赞美之辞,看在人眼中,反倒更显得真诚了。

    远远的,罗令狠狠地往地上呸了一口,随着秋风若有若无地送来一句话:“马屁持”,…又开始……,了……”,

    要说这拍马屁,有人说是源自元代蒙古,说当时的蒙古人若两人牵马相遇,总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以示尊敬,又有人说,是看见马肥时,必然要拍打着马臀称赞一番。

    当时的蒙古人有没有这种习俗不曾见诸记载,但要说起这“拍马屁”的渊源实比元代要早的多。“拍马屁”和“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这两句谚语古已有之,乃是出自《庄子》一《人间世》篇的一个寓言故事。

    听到这句话,一向耳力极好的杨帆仿佛耳朵突然就不管用了,冯西辉貌似也完全没有听见,尽管两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拍马屁?

    没错,他冯西辉就是要拍杨帆的马屁。

    拍马屁也是有大学问的,他冯西辉的直接上司用不着拍。那几位员外郎管着他是不假。可是他们有权利提拔他或者贬谪他么?没有资格!

    要拍就得越级拍。越级柏就只能拍郎中大人的马屁,或者是侍郎大人的马屁。崔侍郎官儿太大,他冯西辉近不了身,那就只有杨帆和陈东这两个人可以选择了。

    陈东自有他的班底,冯西辉不在其中,司刑司四大主事里面,他排行最末,他把宝押在杨帆身上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如果他押对了,就能更进一步。如果押错了,他依旧不过是四主事之末,还能怎样?光脚不怕穿鞋的,所以冯西辉根本不在乎陈东的白眼。

    杨帆在刑部这些天,天天到处流窜,虽然还没有建立起他的威望,起码不叫人那么排斥了。至于他这些天做说书先生的最大收获,就是得到了冯主事的亲近。

    冯西辉是刑部司里有名的马屁精,这件事没用多久杨帆就知道了,可他不相信冯西辉仅仅是一个马屁精。

    一个一无是处的马屁精,怎么可能从一群人精里面脱颖而出,爬到刑部主事的位置上呢?

    在京里,一个主事固然算不了什么大官,可是放到地方上去,那也是能独挡一面的人物。京城各部衙门很锻炼人,这里边随便揪出一个小人物,到地方上,置身于那所谓错综复杂的官场里面都能游刃有余。

    冯西辉能做到刑部司主事,除了察言观色、顺风放火、拍马奉迎,一定是有些真本事的,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