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最佳拍档

    第七百五十一章 最佳拍档 (第3/3页)

一碗酒都跳起来,全泼在了桌子上:“混帐!你们是不是活腻了?你道我突厥就不敢再度出兵要你们好看么?”

    默啜摆摆手制止了他的蠢动,一双眼睛只是紧紧盯着杨帆,问道:“还请贵使说个明白,现在河北情形如何?如果你们真的已经打败了契丹人,为何还要本可汗出兵呢?”

    杨帆用小刀灵巧地旋下一块金黄的烤肉,蘸了蘸盐巴,填进嘴巴细嚼慢咽一阵,又端起酒碗抿了一口,契比克力等人都不耐烦了,他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军在马城设伏,已然大败契丹军,折损了他们近半的人马,这一战,连契丹可汗李尽忠也阵亡了!”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半晌功夫,大帐之中竟然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杨帆敢这么说,是充分分析了契丹人的心态的。

    契丹人先是对李尽忠之死秘不发丧,直至孙万荣在东峡石谷大胜周军,稳固了孙万荣在契丹人中的地位,这才通报所有将领。

    他们不能不通报,契丹人的首领不像中原王朝的皇帝,如果被近臣封锁在宫中,一年半载的见不到外臣,大家也不会有太多的怀疑,但是契丹人的酋长平时和族众接触太随便也太频繁,常时间不露面,族人必然生疑,从而发现真相。

    所以孙万荣借大胜之势,向他们公布李尽忠已死的真相,是必然的,也是抓住了一个最好的时机,但是他们没有向外宣布,他们需要在气势上继续压着武周。

    那么对突厥呢?

    契丹和突厥都是狼,即便一条强壮些,一条单薄些,却都是狼xìng仙狱十足,他们现在需要合作,却又要相互提防。

    为了避免贪得无厌的突厥人向他们索取太多的代价,契丹人需要营造自己强大的一面,所以,李尽忠的死,他们是不可能告诉突厥人的。

    同样的道理,契丹人在马城的大败,他们也不会说。而马城之战因为发生的时rì尚短,且发生在河北东部濒海地区,突厥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所以,杨帆说了出来,而且是“抢先”说了出来。

    他先说出来,那么即便其中挟杂了假话,契丹使者再想分辨也是绝不可能了,契丹人之前的隐瞒,会让突厥将领们彻底失去对他们的信任,他们再说什么也不可能打消突厥人的疑虑,

    这句话说出来,尚不知情的契丹使节已然落了下风。

    默啜沉着脸sè又问了几句,杨帆对答如流,萧牧木犹有疑虑,又问:“即然残余的契丹兵马已经被你们包围,何必还需我们出兵?你们来此,又为何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扮成契丹人模样?”

    杨帆傲然道:“北方局势,我朝一向了如指掌。贵我两国边民素来不睦,彼此多有殴伤,结下了许多怨恨。如果我们以周国使者身份公然而来,贵国沿边那些部落恐怕会找我们的麻烦吧?变换一下形貌,只是为了通行无阻。至于我们已然大胜,为何还要你们出兵……”

    马桥似乎是吃饱了,杨帆刚说到这里,他就擦擦油手,抚着肚皮,打一个饱嗝,懒洋洋地接话了……

    P:凌晨,向您诚求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