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刘永

    第十二章 刘永 (第1/3页)

刘永那时已有九岁,跟着舒婉娘学了两个多月,一本《三字经》却只认了小半部分,偏小半部分中还总是有缺漏的。

    舒婉娘性子虽绵软,但看人再准不过,如果刘永只是拙,那勤能补拙,她说不定会为他争取一番,偏刘永性格偏执,有些好高骛远,又急躁,并不是读书的料子。

    舒婉娘就对族长道:“刘永与我学认字,算是几个孩子中认得比较快的,也刻苦,每日天未亮就上门来求学,天黑时才回去,除他外,村里还有五个孩子时常会过来,因他们年岁相当,又没有基础,我就一并教学,每日只教三句话,后面学得多了,才开始每日教一页。”

    族长诧异,他只问舒婉娘刘永一人,不明白舒婉娘为何连其他五个孩子一并拉出来说,难道是为了让他对比?

    舒婉娘继续道:“三叔公的孙子刘力年纪大些,最懂事,也学得最快,每日他与我反复读过后记住了比划就离开,我本以为他不爱认字,可后来见他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嘴里也念念有词,得闲时手上也经常比划那几个字。”

    族长刘和很自豪的道:“刘力从小丧父,一直很勤奋,才四岁就会下田帮他娘干活了,他这是舍不得放下地里的活,只可惜已经十一岁了,家里又困难……”

    舒婉娘心中有些惋惜,因为她觉得刘力才是最适合走科举的那个人,如果刘家一定要培养一个人的话,可看村长的意思,他并不愿意。

    舒婉娘顿了顿又道:“刘力每次来的时候都会背一捆柴过来,您的孙子刘平也很好,每次来认完字后都会帮我挑满水缸里的水才走,其他几个孩子都抢着把我院子里的活干完了,”舒婉娘很是不好意思的一笑,“他们一来,我和相公都轻松了好多。”

    族长耐下性子听下去,他觉得舒婉娘是读书人家的闺女,见识不俗,一直没说到刘永必有她的打算,因此也没一个劲儿的追问,只当闲话家常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