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安定

    第三百四十五章 安定 (第1/3页)

    穆扬灵就这样在城楼上坐了一晚上,有她坐镇,好在军营没乱起来,而宋智将所有的衙役都派到了街上,因为穆扬灵说的,“消息捂着不如放开,让他们心中有数,不然捂着只会让人更惶然”,宋智就敲锣打鼓的通知了大家,齐将军又要收复被胡人占去的故土,所以为了表示他们支持这一伟大的事业,他希望大家为前线的将士捐钱捐物。

    如果宋智只是单纯的拿着锣鼓在街上敲,大家肯定会有所怀疑,大户该逃命还是会逃命,但他要求捐款,那些萌发了退意的乡绅顿时不走了。

    都要求捐钱了,那肯定是真的,既然不是胡人打他们,而是他们打胡人,那他们逃什么?

    又有齐修远前面收复汉中府的例子在,乡绅们就信心满满的捐钱了,不多,但却是一个信号。

    百姓一看,乡绅们都捐了,人家有门路啊,他们都捐了,那肯定就是真的,于是也出钱出物了,有钱的朝捐钱箱里投个几十文,没钱的将家里的旧棉袄一卷就送过去了,宋智来者不拒,叫人记好名字,说是以后修县志的时候说不定能写上。

    这话一出,大家的热情更高涨了,到衙门捐款捐物的人排到了前门大街。

    临县的县令看着已经开始收拾东西打算南逃的乡绅,立马照样搬过来,见那些乡绅还半信半疑的样子,县令急中生智的喊道:“我们县比鸣水县不差,所以一定不能输给他们,让人去乡里也敲锣打鼓去,让大家多多捐物,回头县里捐钱最多的可以作为代表去军营。”

    没人愿意去军营,但这毕竟是荣耀,为收复故土做出了贡献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大周的百姓对收复故土已经成了一种执念。

    此话一出,已经收拾了一半的乡绅立马不走了,将家里人召集起来商量一下要捐多少钱。

    临县的县令见状狠狠地松了一口气,这个法子就迅速的传播出去,因为已经有两个县安定了下来,其他县的乡绅也就不闹着走了,开始想着捐钱捐物的事,衙门里的衙役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