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古楼 第四十一章 水底的灯光

    阴山古楼 第四十一章 水底的灯光 (第2/3页)

有些还立着,有些已经倒塌横亘在湖底。显然这个古寨在被淹没之前,四周大树林立。此处果然风水俱佳。

    下潜不到片刻,我便来到了古寨最端的地方,最近的高脚木楼顶部离我最多只有两三米的距离。因为是从坡往坡下潜,此时的水深可能已经超过七十米,水压让我相当的不适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了此处,我完全看不到寨子的全貌,只看到密集的大楼盖子,隐约能看到寨子之中的青sè幽光就在不远处。同时我看到,在我的脚下,寨子边缘的一处地方,立着很多犹如墓碑一样的石碑。

    我略微下潜用探灯去照,发现石碑结满了水锈,显然这些石板中本来有石灰岩的成分,在水中溶解了,把石头得坑坑洼洼全是孔洞。已经完全看不清楚面的字,但不是墓碑,是瑶苗特有的一种石碑。

    古瑶有石碑定法的传统,瑶民在遇到一些需要集体讨论的事项时,会开“石碑会”,会后立一石碑于寨中,称为石碑律。这好比是瑶族的法典,所有人包括瑶王都必须遵守,瑶族人把这种石碑叫做“阿常”。

    这种律令的神圣程度超乎我们汉人的想象,瑶人认为“石碑大过天”,不少古时的汉瑶冲突就是因为汉人想动摇石碑律而产生的。而每块石碑都有一个管理人,叫做石碑头人,权力很大。

    这里石碑很多,如果是石碑律,那面肯定记载着许多十分重要的事情,可惜字迹已经看不清了,而且很多石碑律牵扯到瑶寨晦涩的古老秘密,所以大都使用无字碑,全靠当事人的自觉来维持面的规定。

    我想如果能够看到这些石碑的字,也许就能知道这个古寨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

    越过石碑群,我再次来到寨子的方悬浮着,因为距离挨得很近,湖底那些破败的高脚木楼和木楼间的小道,变得无比的清晰。此时,青sè的幽光再次显露了出来,看不到光源但是暗淡的光晕就在前方。我的头皮再次开始发炸,心跳得更加厉害,恐慌感几乎没有任何削弱,一下又充斥进了我所有的感官中。同时,我感觉到这种恐慌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