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移祸江东

    第二百四十六章 移祸江东 (第2/3页)

追问。

    现在张旺一事已经真相大白,倘若再把吴家被砸一事了结,那么京城里的这场危及到大明皇权的风暴也就随之消失于无形中。

    “禀王爷,人的老爷是大理寺左寺丞冯顺冯大人,人是冯家的管家。”大堂内的众位官员闻言不约而同地望向了杨安,都想知道他口中的老爷是何人,杨安再度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慌忙答道。

    “怎么会是冯寺丞?他与吴翰林可是同科的进士!”

    “我记的,永乐年的时候吴翰林曾经弹劾过冯寺丞。”

    “没错,当年如果不是吴翰林弹劾,冯寺丞现在已经是都察院的右佥都御史。”

    “原来是这样!”

    ……

    随着杨安的话,大堂里顿时轰一下就骚动了起来,人们私下里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件事情,显得十分诧异。

    冯顺与吴少卿是同一科的进士,而且两人的殿试成绩都位于二榜殿试中前列,虽然相互间的关系并不怎么亲密,但是由于有着同科之谊也算是比较近的朋友。

    永乐十五年,曾经担任过都察院监察御史的冯顺遇到了仕途上的一个重大的机遇,永乐帝准备将其从大理寺左寺丞的位子上提拔到都察院担任右佥都御史。

    从官衔上来,大理寺左寺丞是正五品的官阶,而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的官阶,可谓向上迈进了一大步。

    从职务上来,大理寺不过是掌刑狱案件审理,而都察院不仅可以审案,而且还有着监察百官的职责,权力上不可同日而语。

    冯顺倘若能成功升迁,那么在仕途上可谓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为以后迈入三品大员成为各部院堂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谁成想,吴少卿在廷议的时候竟然参了冯顺一本,他在大理寺时督办的一个案子存在严重的疏漏,导致案件成为了一个冤案,并且拿出了一份誊抄的案卷作为证据。

    当时在场的官员都很惊讶吴少卿怎么会有那个案件的证据,毕竟吴少卿只是翰林院的翰林,又不是大理寺的人,无法接触到案卷。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有人不久前给吴少卿写了一封匿名信,检举揭发了冯顺在那起案子中的疏漏,并且附带了誊抄的案卷。

    因此,吴少卿在廷议的时候站出来弹劾了冯顺,永乐帝事后让人复查,果然举报之事为真,冯顺为了能顺利结案故意忽视了几个重要的罪证,其行为已经是渎职。

    如此一来,冯顺的升迁自然也就泡汤了,特也被永乐帝斥责了一顿,幸好他并没有在案件中有徇私舞弊和受贿之举,故而永乐帝念在他以前功劳的份儿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只罚了他一年的年俸而已,依旧留任大理寺左寺丞。

    面对着冯顺的遭遇,朝堂上的官员们纷纷为之感到惋惜,很显然他是受到了别人的暗算,这也是永乐帝从宽处理冯顺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冯顺着实存在渎职的行为,但这种暗箭伤人的举动也着实令永乐帝反感。

    放眼朝堂之上,恐怕也只有孤傲耿直的吴少卿会被那些有心之人当枪使,如此不近情理地出面弹劾冯顺。

    冯顺经此一事可谓元气大伤,不仅没能升为右佥都御史,而且还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笑料,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