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开堂仪式(二更)

    第三百一十三章 开堂仪式(二更) (第1/3页)

    [全文字阅读三江阁]    宣德元年四月初一,讲武堂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今天,讲武堂将举行盛大的开堂仪式,这意味讲武堂将正式成为大明京师的一个衙‘门’,自此登上历史的舞台。

    讲武堂一期工程已经结束,此时已经初具规模,宿舍、教舍、书舍和演武场等设施一应俱全,足以容纳八百多名学生在里面从事学业。

    此时此刻,讲武堂的演武场上一片肃杀的气息,四百五十七名身穿黑‘色’军装、带着圆筒大檐帽的预备学员,在各自教官的带领下列队而立,一个个神情严肃,鸦雀无声,双目中有一种难以抑制住的兴奋。

    他们已经接到了通知,知道宣德帝今天将驾临讲武堂参加讲武堂的开堂仪式,这对讲武堂和这些预备学员来说是一件无限荣光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预备学员今天穿的是讲武堂的军礼服,也是讲武堂的朝服,与常规军服想比,配备了‘胸’‘花’、‘胸’章和袖章等物,既威风又漂亮,帅气十足,令人眼前一亮。

    按照讲武堂的规章,只有出席重大场合时讲武堂的人才能穿军礼服,平常都是常服。

    由于本届讲武堂的学员不多,故而讲武堂暂时实行大队、中队两级管理体系。

    其中,一个中队有5个班,每个班10名学员,共50人。

    由两名副教官任中队长,一名是武艺副教官,负责军事训练,一名是策略副教官,负责文化和思想。

    一个大队有3个中队,共150人,也由两名教官担任大队长,一名是武艺教官,负责军事训练,另外一名是策略教官,负责文化和思想。

    随着中队和大队的成立,副教官和教官之上随即出现了一个新的职务——副总教官。

    由于李云天的个人‘精’力有限,故而挑选了一名优秀的武艺教官和一名优秀的策略教官来担任副总教官担任他的助手。

    这两名副总教官的军衔因此被提升为了少校,虽然军衔与李云天一样,但是‘胸’前资历

    演武场上的预备学员们以中队为单位聚在一起,每个中队队列的前方都神情严肃地地立着两名中队长,他们不仅佩戴了军衔和资历牌,而且要见还挂着佩刀。

    如果有人见过锦衣卫的装备,那么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些中队长的腰上挂着的正是锦衣卫专用的武器——绣‘春’刀,其斜长的刀身正好与军服相配。

    与此同时,讲武堂大‘门’口人头攒动,除了李云天等讲武堂的教官、副教官外,内阁阁员、军阁阁员、各部院堂官和在京勋贵悉数来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着天,谈笑风生。

    一身笔‘挺’军装的李云天立在周征和杨士奇等人的身旁,笑着向周围对讲武堂感兴趣的那些勋贵介绍着讲武堂的一些事情。

    “来了!”喧闹中,也不知道谁高喊了一声,人们于是纷纷抬头向紫禁城方向的街道口望去,宣德帝仪仗的前端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见此情形,原本还‘乱’哄哄的局面顿时安静了下来,现场的官员们有条不紊地按照各自的级别和文左武右的定制,一左一右地站好了队列。

    福王立在正中央恭迎圣驾,李云天左手握着绣‘春’刀的刀柄,仰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