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开堂仪式(二更)

    第三百一十三章 开堂仪式(二更) (第2/3页)

立在他身后,显得颇为意气风发。

    虽然讲武堂现在还名不见经传,但是他相信讲武堂犹如星星之火,假以时日势必燎原。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当宣德帝被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从御辇上搀扶下来时,福王率领着在场文武百官,呼啦啦地跪了下去,口中齐声高呼道。

    李云天也像那些大臣一样,规规矩矩地给宣德帝行了一个叩首礼,以示敬畏。

    “诸爱卿平身!”宣德帝微微一笑,虚空向上一抬。

    随后,以福王、杨士奇、张辅和周征为首的文武重臣簇拥着宣德帝进入了讲武堂,来到演武场上检阅在那里列队而立的讲武堂预备学员。

    演武场上已经搭建好了观礼台,等宣德帝和众位大臣落座后,李云天来到观礼台前,先是向宣德帝敬了一个军礼,然后面向着那些预备学员,起了一个头后指挥着众人唱起了《忠君报国》。

    《忠君报国》不仅在讲武堂的几首军歌中排行第一,而且“忠君报国”也是讲武堂的办堂宗旨,犹如校训。

    一进讲武堂的大‘门’就会看见矗立着的一大块石头,上面刻着的就是“忠君报国”四个大字。

    不得不承认,李云天耍了一个小心机,他将“忠君报国”定为了讲武堂的校训,是在

    毕竟李云天主持了讲武堂的筹建,又担任了总教官,一旦日后讲武堂崛起,那么他难免会被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攻讦,说他假借讲武堂结党营‘私’。

    不仅讲武堂的教官和学员,京城的一些勋贵和负责现场秩序的亲军也纷纷在口中轻声哼唱着《忠君报国》,这首慷慨‘激’扬的军歌此时已经传遍了京城,深受京军和亲军军士的喜欢,广为传唱。

    宣德帝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讲武堂的那几首军歌都得到了他的御批,故而他是朝廷里第一个知道这首《忠君报国》的人,对这首歌是大为满意,既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又提醒他们是皇帝的臣子,可谓两全其美。

    歌曲结束后,李云天挥了一下手,各个中队的中队长就喊着号子,一路小跑着带领各自的队伍退下,诺大的演武场很快就空无一人。

    不久,一个百余人规模的方队出现在了观礼台前,队伍里的学员手里皆拎着一把长枪,杀气腾腾地雄浑的鼓声中演练起了枪舞。

    北直隶的武举复试结束后,北直隶被录取的学员就进入了讲武堂进行训练,以迎接讲武堂的开堂仪式。

    舞枪的这些学员是从中挑选出来的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舞起手中的长枪来有板有眼,似模似样。

    在座的官员们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整齐划一、气势雄浑的枪舞,边看边小声说着话,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能在周征没有介入的境况下将讲武堂打理得如此之好。

    鲁仲乾面无表情地望着立在观礼台前指挥着方阵中枪舞学员的李云天,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里总是有一个不祥的预感。

    以鲁仲乾对李云天的了解,李云天是一员‘精’练的干才,因此绝对不会做那些大而不实、空有其形的事情。

    可是这次李云天筹建了讲武堂,不仅使得宣德帝采用了新式的武举制度来选才,而且还大张旗鼓地在南、北直隶举行了武举恩科,一下子就招收了近五百人,绝对另有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