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一更)

    第四百五十四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一更) (第2/3页)

,可是由于外面的声音太过吵杂,他一时间听不清说了些什么,不过从语气上来看好像争吵的双方都很激动,争吵的音量越来越大,情xù越来越激动。

    李云天此次身负重要事务,为了避免麻烦他决定静观其变,等外面的事情完结后在走,于是倒了一杯热水,慢条斯理地在那里喝着。

    还没等李云天喝上几口热水,走廊里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响,争吵的双方好像打了起来。

    见此情形,坐在酒桌旁的那三名土人士卒连忙起身走到门口,仔细地聆听着外面的局势变化,右手不由自主地握在了刀柄上。

    离开三江城之前,这些土人士卒已经得到了上司的命令,要不惜一qiē代价保护李云天和蔡福,故而谁也不敢大意懈怠。

    “快去喊人,把这几个占城奸细给抓起来。”不久后,走廊里传来了一个男人气急败坏的声音。

    李云天这下听清楚了,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地方遇上占城人:如今明军正在与叛军在三江府交战,那些占城人好像没有理由冒险来这里。

    之所以说占城人冒险,是因为交趾的前身安南国与占城国可谓是一对世仇,双方为了争夺中南半岛西部的统治权已经进行了数百年的争斗。

    占城,即占婆补罗,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北起交趾南部的横山关,南至中南半岛最南端,稻田肥沃,海岸线广阔,王都为因陀罗补罗。

    中国古籍称占城为象林邑,简称林邑,深受天竺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

    占城国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是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是大明与天竺、南洋诸国的海上贸易中转站,从中获利甚巨。

    作为中南半岛上重要的两个国家,安南国和占城国从立国起就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文明之路,安南的中华化和占城的天竺化非常醒目,这使得双方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消灭对方一直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明太祖立国后,安南和占城国之间的冲突愈加激烈。

    元至正二十年,也就是136年,占城国进入了史上最伟大国王制蓬峨的统治,制蓬峨被明朝称为阿答阿者,乘明朝初建向安南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

    1365年入寇化州,1368年设伏占洞,1371年军袭大安,如人无人之境,顺lì进入交州城大掠子女玉帛而还。

    而安南此时恰恰国内争夺王位斗争激烈,政局动荡,无力抵抗。

    1378年制蓬峨又攻下交州城,安南国王陈日炜远避天建山,陈日炜的弟弟投降了占城,僧人也在城里作乱,形shì一片混乱。

    安南在占城的凌厉攻势前已经国势濒危了,时安南人言:“至制蓬峨人罗闻,生聚教训,渐革旧俗,勇悍耐劳,故事人寇,为我国患。”

    安南服睁睁地看着制蓬峨攻势呈破竹之势而束手无策,不过139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安南得到了一个东山再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