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证俱全(三更)

    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证俱全(三更) (第2/3页)

军绝对会严格遵守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刺杀一事非叛军所为,而是有人故意栽赃。

    在用大量钱财“收买”了李云天派来的特使后,那名特使的语气终于软化了下来,表示会将两人的回复如实禀告定南将军,并且催促两人尽快查清刺杀的主谋者,以后也好向定南将军交待。

    等那名特使离开,黎利和阮焉就柳州城刺杀一事进行了商议,阮焉认为是占城国策划了此次行刺事件,目的自然是激怒大明,使得大明全力围剿交趾的叛军。

    而且,阮焉敏锐地感觉到占城国派人前去柳州城见遇刺后的定南将军意欲不轨,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占城国很可能是想出兵协助明军攻打交趾叛军,因为如果没有大明皇帝的旨意占城国国王无法干涉大明的事务,故而唯有通过定南将军来实现出兵的目的。

    黎利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如果换做他是占城国国王的话也会这样做,趁机了结了对方,以免日后成为了祸害。

    如果占城国国王想要出兵的话,按照通常的流程要派使者去大明京城向宣德帝上请求出兵的奏表,从占城国的多海港乘船启程,一路北上后经宁波市舶司登岸。

    因此,在阮焉的建议下黎利派人联系了琉球鸡笼山的倭寇,让他们进行拦截。

    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鸡笼山的倭寇果然拦下了占城国国王派去大明的使者,从他身上搜出了占城国国王给宣德帝请求出兵协助明军平定交趾叛乱的奏表。

    在这封奏表里,占城国国王找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指出交趾叛军时常南下侵扰占城国,抢劫财物,杀戮百姓。

    而然,实际上的情形却并非如此,叛军面对明军的时候已经足够吃力,哪里还有心思去招惹占城国,占城国这样做只不过是有一个出兵的由头罢了。

    当黎利得到占城国国王的奏表后顿时勃然大怒,一旦占城国国王的奏表送到了大明京城,那么宣德帝很有可能会同意其出兵,如此一来交趾的叛军将腹背受敌。

    在黎利看来,在中南半岛他最主要的对手不是明军,明军毕竟劳师远征,人生地不熟,他有把握将明军活活拖死在交趾。

    可是占城国不一样,对交趾的地形非常熟悉,更是三番五次地攻进了交州城,可谓是他的心腹大患。

    故而黎利下令砍了占城国国王使者的脑袋送给占城国王示威。

    与此同时,黎利也开始调兵遣将,在交趾最南部的升华府聚集兵力,准备率先进攻占城国,以防止叛军腹背受敌。

    其实,促使黎利决定对占城国大动兵戈并不是因为占城国国王的那道奏表,而是交趾叛军辖地内军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严重,迫使黎利不得不对占城国开战,用以缓解辖地内军民之间的关系,将内部的矛盾向外部转移。

    困扰黎利的最大问题就是叛军的财政,由于叛军和明军依旧处于交战状态,故而黎利无法展开对外贸易来获取资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