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海关的雏形

    第四百九十九章 海关的雏形 (第2/3页)

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随后又恢复了恭敬的神色。

    与乂安城沉闷压抑的氛围相比,新安城里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氛围,此次从南阳归来的海外贸易船队带回来不少的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下船后被安置在了城里,这使得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们都饶有兴致地跑到街头来看热闹,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云屯港,百余名云屯市舶司的官吏分成三组登上了满载而归的郑和宝船,清上面的装载的金银珠宝、琥珀水晶、白珠青玉、苏木胡椒以及土产、海货等从南洋诸国交易而来的物品。

    按照规定,李云天要对海外交易运来的物品征收百分百的关税,也就是商人们要把运到云屯港的一半货物当做税金上缴,既包括金银珠宝也包括土产海货。

    除了关税外,商人们还要承担此次护航水师的花费,折算一下的话,其价值约占货物总量的一成,这部分的费用称为军税。

    也就是,海外贸易所运回来的那些货物中只有四成归商人们所有,五成是关税,剩下的一成是水师的军税,如此一来李云天就将水师给养了起来。

    看起来那些商人好像吃了大亏,但仔细一算其实他们依旧有着巨额利润。

    通常来,由于古代货品流通艰难,这就使得海外贸易的商品“物以稀为贵”,因此海外贸易的利润通常都在数倍、十数倍甚是数十倍,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暴利行业。

    即便只有四成的货物归那些商人,那些商人也同样会赚一个盆满钵满,足以捞回他们所出本钱三倍以上的纯利润,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再者了,如果没有官府的组织以及水师的护航,商人们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次海外贸易,因此大家岂会对关税和水师开销有怨言?

    云屯市舶司的官吏是大明四个市舶司中最多的,有一百多人,这里的官吏指的是在云屯市舶司编制内的人员,既有官员也有吏员,并不包括那些打杂的、跑腿的。

    在李云天的规划中,云屯市舶司被他当做海关的试,磨砺里面的那些吏员,以在将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海关体系,用以应对未来大明的海外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将云屯市舶司的百余名官吏分为三组,分别对船上货物查验一遍,然后核对三组人员的查验结果,以免发生漏报和瞒报的现象。

    其实,按理来船上的货物都要在云屯市舶司卸载后清查,可是云屯市舶司没有能装载如此多货物的仓库,同时那些货物搬上搬下也非常麻烦,故而李云天就让云屯市舶司的人登船查验。

    当云屯市舶司的官吏查验完货物数量后将开出三份货品清单,一份是上缴关税的货物,一份是上缴军税的货物,最后一份就是属于商人的货物,那些商人凭借货品清单提取货物。

    为了确保货品清单的真实性,每张货品清单一式三份,一份交由云屯市舶司保管,用作留底;一份发给码头货场查验货物的官吏对账,账目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