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军务道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军务道 (第1/3页)

    李云天之所以要在都察院设立一个新的道来清理军务,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从都察院的十六个道中选御史来执行这样任务,是因为他要把讲武堂也纳入到都察院的监管中来。

    对于李云天的这个决定,满朝文武皆大吃了一惊,谁也想不到李云天竟然会让都察院介入讲武堂的事务,要知道讲武堂自成立起就自成一系还从没有被外部衙门插手过。

    尤为重要的是,讲武堂的司堂由皇族的亲王或者郡王来担任,虽然只是挂名但无疑已经被外界视为皇家的地盘,因此朝廷中没有哪个衙门敢介入讲武堂的事情,更别提督察讲武堂。

    正是因为讲武堂相对于京城的各大衙门来太过另类,李云天这才趁着这次执掌都察院的机会将其纳入到都察院的监察范围中,毕竟讲武堂也是大明的衙门,并不能游离于都察院的监察之外。

    在李云天看来,讲武堂现在的规模太过庞大,虽然他想方设法地吸纳朝廷各方势力的子弟进入讲武堂,但讲武堂在大明的各大部院中还是显得太过异类,因此李云天现在要想办法使得讲武堂融入到京城的各大部院中去,第一步就是将其纳入都察院的监管体系。

    所谓花无百日红,讲武堂虽然现在无比风光,但不可能一直这样强势一下,一旦李云天去世的话那么肯定会受到朝廷各部院的联合打压,故而李云天要未雨绸缪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

    都察院现有十六道,即:浙江道、江西道、河南道、山东道、福建道、广东道、广西道、四川道、贵州道、陕西道、湖广道、山西道、云南道、交趾道、辽东道以及蒙古道。

    按照李元天的计划,都察院新建立的这一道为军务道,届时将负责大明军务的清理督察。

    所谓术业有专攻,军务道成立后,被选入其中任职的监察御史将专司军务事宜,不再介入到政务中去。

    换一句话来,都察院将诞生一个新的职务――军务御史,成为专门督察大明军务的专业人士。

    另外,都察院军务道还拥有管理讲武堂督察部的权力,这也就是讲武堂督察部将受讲武堂和都察院军务道的双重领导,使得都察院军务道可以畅通无阻地在军中查案。

    必须要指明的是,讲武堂督察部只是受都察院军务道的管辖,都察院其他道无法介入此事中。

    而且,讲武堂军务道实际上直辖于皇帝,都察院左都御史只不过是代为管理而已。

    细心的人会发现,虽然同属都察院,但军务道与其余十六道其实是两套不同的体系,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是都察院的下属衙门,而且在里面任职的人是朝廷的监察御史。

    实际上,李云天早就想建立一个专门督察军务的衙门,不仅督察讲武堂的军队,同时也督察地方卫所的部队。

    为了减阻力,李云天现在唯有借助都察院来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