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一场闹剧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一场闹剧 (第1/3页)

    “据实而言?”

    李清正听了李云天的话后不由得苦笑了一声,王振为了置他于死地根本就不给他开口解释的机会,不仅认定了他私伐树木回家私用,而且还处心积虑地寻找他在国子监违法乱纪、贪污受贿之事。

    “李祭酒,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等真相大白之日李祭酒就可一吐胸中怨气。”李云天知道李清正心里感到憋屈,于是微笑着开口安慰道,作为朝廷清流领袖这儿冤屈李清正应该能够承受。

    “既然王爷都不辞辛苦赶了回来,下官还能有什么好的。”李清正闻言不由得无奈地笑了笑,虽然他并不清楚外界的局势但如果李云天从朝鲜国赶回来的话,那么意味着京城的形势已经非常糟糕,他可不想使得事态更加复杂。

    “李祭酒大量,本王佩服。”李云天早就知道李清正识大体,于是笑着向李清正一拱手道。

    “王爷言重了,下官只是顺应时局而已。”李清正闻言连连摆着手,其实他更钦佩李云天,不仅要忙于国家政务还要缓和朝堂上的势力争斗。

    李云天没有在诏狱里久留,与李清正寒暄了一番后就告辞离去,要想平息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的这场冲突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要兼顾到,因此他还要与那些文武权贵进行磋商,不能仅仅依靠杨溥和胡滢。

    由于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之间的这场冲突越演越烈有着失控的危险,故而不仅王振,京城的文武权贵也纷纷对此感到担心,即便是他们能除了王振但绝对会激怒正统帝,以后肯定没有好日子过了。

    随着正统帝年龄的增长,其君威也日益增加,使得朝堂上的那些元老重臣们不得不重视起来,到底正统帝才是大明的主宰。

    李云天的到来无疑给了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一个台阶下,使得大家可以体面地结束这场濒于失控的冲突。

    实话,李云天对于这种在各方势力间的斡旋感到非常无奈,他现在正忙着朝鲜国的事情,】】】】,m.≥.c△om哪里有精力去理会京城的这些尔虞我诈?

    在李云天两天来的调和下,京城的紧张局势得以遏制,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之间剑拔弩张的对立局面逐渐消散。

    为了表示出双方的诚意,锦衣卫北镇抚司和刑部相继释放出了因为李清正一案而被抓的那些人,这使得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清正一案缓缓落下了帷幕。

    几天后,锦衣卫北镇抚司正式开堂审理李清正私伐官木一案,此案由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马顺亲自审理,李云天和王振奉御命督审。

    其实,李清正的案子非常简单,不过是国子监彝伦堂前的古木树枝太过茂盛到了修剪的时候,否则就影响到了监生们的学习,故而李清正就让人剪掉了过多的枝节,然后把那些剪掉的树枝拿回家当柴烧,毕竟古代做饭还是用的柴木。

    至于李清正在国子监违法乱纪的事情,虽然王振费尽心机进行查找可依然一无所获,要知道李清正这个清流领袖可不是徒有虚名的,首先就是清廉,否则也不会把那些废枝节拿回家当柴烧了,不要京城里的那些部院堂官,就是稍微有儿权势的官都不屑如此做。

    虽然此次李清正的案子是马顺审理,但李云天作为督审提出了许多建议,而这些建议对审案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李云天请来了皇家园林的工匠,这些工匠在树木花卉的培植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以此来判断国子监彝伦堂的那些百年古木需不需要修剪。

    如果换做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来审案的话肯定不会想到这一,而且他们也不会这样做,很显然这样的话将给李清正开脱。

    对此王振也感到有些无奈,归根结底他这次对李清正下手的理由太过牵强,如果细究的话根本就站不住脚,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