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水到渠成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水到渠成 (第1/3页)

    在正统帝这次所下达的诏书中,朝鲜布政使司李稷、朝鲜按察使司柳尚民、朝鲜都司都指挥使崔闰德、朝鲜都察院都御史黄喜以及原朝鲜都司副都指挥使金宗瑞可谓是最大的赢家,由于对朝鲜功勋卓著故而被正统帝封为大明的伯爵。

    其中,李稷由朝鲜的星山府院君进封为大明的星山伯;黄喜由朝鲜的南原府院君进封为大明的南原伯;柳尚民由朝鲜的光云府院君进封为大明的光云伯;崔闰德进爵为朝宁伯;金宗瑞进爵为韩安伯。

    李云天之所以奏请正统帝给李稷五人进封爵位,除了他们是朝鲜掌控实权的重臣外,还与他们是朝鲜各派势力的首领有关,以此来安抚朝鲜官场。

    按照大明的规章定制,正统帝会在大明京城给李璆和李稷六人修建府邸,不过由于朝鲜情形特殊允许李稷和黄喜五人留在朝鲜任职直至被调离,而李璆身为郡王必须要跟随刘坤宇前去京城。

    对于百感交集的李璆来,李稷五人的心情则非常愉快,他们自然愿意成为大明的伯爵,这远比朝鲜的爵位要尊贵得多。

    “钦此!”当刘坤宇抑扬顿挫地宣读完升值后,把圣旨一合向李璆高声道,“朝鲜王接旨!”

    “臣接旨谢恩!”李璆连忙直起身子双手从刘坤宇那里接过了圣旨,然后其身恭声向刘坤宇道,“刘大人,不知皇帝陛下可有要交代王的事情!”

    “皇上了,朝鲜王宽厚爱民,实乃当世藩王之典范,皇上已经在京城备下美酒佳肴,静待朝鲜王的到来。”刘坤宇冲着斜上方一拱手,沉声向李璆道。

    “臣叩谢皇恩。”李璆闻言双目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离开朝鲜,心中有一股莫名的伤感,随后把圣旨交给一旁的景福宫大殿内侍,再度跪下谢恩。

    “五位爵爷,皇上让本官转告,由于朝鲜并入大明后事务繁多,故而五位爵爷不必随着朝鲜王进京谢恩,待朝鲜局势稳定后随忠王爷一同前去京城觐见。”刘坤宇抬头望向了跪在李璆后面的李★▽★▽★▽★▽,m.≠.co≧m稷和黄喜五人,不动声色地开口道。

    虽然李稷和黄喜五人可以不用去京城但他们的家眷要和李璆一同到京城,毕竟他们已经是大明的勋贵,而按照规矩其家眷要住在京城,即便是外放也只能带妾室去外地赴任。

    这样做自然是有人质的意味,但京城乃大明的权力中枢,没有哪个勋贵愿意离开这个中枢,故而就算是外放任职也希望家眷在京中周旋,以免脱离了京城上流社会这个圈子。

    不过李稷和黄喜五人的情形有些不同,由于他们是从藩属国新晋的勋贵,故而把他们调到京城肯定有削弱他们在地方上影响的意味,同时也是对他们加以掌控。

    李稷和黄喜五人自然清楚其中的缘由故而早就做好了准备,对于他们而言融入大明京城上流社会权贵圈子比待在汉城要重要得多,希望后世子孙能成为大明上流社会权贵的一份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统帝的这道诏书中,废除了朝鲜国所实行的法律,一切都以大明的律法为主。

    这意味着令朝鲜两班子弟受益匪浅的“从母法”在刘坤宇宣读诏书的一刹那就已经烟消云散,凡是朝鲜的学子皆可参与大明科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