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安抚民心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安抚民心 (第2/3页)

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的这一事实来看,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比帖木儿帝国的军队更加强悍,也更为不好对付。

    因此,奥斯曼帝国苏丹都这次战争异常重视,积极征兵,抓紧时间进行备战。

    当年帖木儿帝国的开国大汗帖木儿之所以能够战胜战无不胜的奥斯曼帝**队,与奥斯曼帝国苏丹轻敌有关,认为帖木儿帝国的军队无法构成威胁,殊不知帖木儿也与其一样是一个驰骋疆场的统帅,其军事造诣并不比他差,最终导致兵败被俘的结局。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很清楚,他唯有集中全部力量一举击溃大明和帖木儿帝国的联军才有胜算,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殊不知,奥斯曼帝国积极征兵正是李云天所希望看见的事情,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想法一样,他也想毕其功于一役,一战击溃奥斯曼帝国的主力,进而一马平川地进入奥斯曼帝国。

    与忙碌的奥斯曼帝国苏丹不同,李云天显得有些悠闲,领着李安民和李安民乘坐着明军水师的战船巡察波斯湾地区的明军城池,每到一处都引发轰动,使得城里万人空巷,百姓们争相想要目睹李云天的尊容。

    对于波斯湾地区的那些百姓来,大明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帝国,其疆域之辽阔无法想象,单单藩属国就有数十个。

    而李云天的事迹早已经随着明军的进驻传遍了波斯湾,谁都知道他是大明皇帝的老师、大明堂堂的忠王、波斯湾地区的实际掌控者以及击败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的英雄,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英雄,自然引发了百姓们的兴趣。

    李云天注意到明军修建的那些城池里人口数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饱和,而且居民们来自各个地区。

    这使得李云天对此非常满意,意味着当地的百姓对明军治理城池的认可,否则也不会迁居于此,这样既可以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同时也能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得明军的统治更加牢固。

    波斯湾的那些城池里,李云天最为关注的自然是设在城里的语言学校了,免费向城里的居民开放,主修的科目是汉语同时也教授其他的语言,以消除不同部族之间的语言障碍。

    在李云天看来,唯有消除语言上的障碍那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之间的融合,维护波斯湾地区的稳定,否则连交流都不能进行还谈何相处?

    实际上,为了使得大明的海外疆土能够安定平稳,李云天一直在大力促进移民的事宜,这些年来大明本土的居民源源不绝地移居到大明的海外疆土。

    虽然李云天对自己制定的海外地区的各项政策充满了信心,但毕竟那里生活的都是与大明没有关系的异族人,为了确保大明的统治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大明百姓,否则无法引发当地百姓对大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像曾经无比强大的蒙古帝国那样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李云天相信,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后大明的那些海外领土上大明本土后裔将占据一个非常大的比重,这对维护当地的繁荣稳定有着极为重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