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烟雨楼中

    第十七章 烟雨楼中 (第1/3页)

    打开窗户,熟悉的南湖又呈现在眼前,微微带点水腥味的清风徐徐吹来,看着修紫暄出尘的丰姿,享受着美味菱角,颇有几番别样的风味,让人心情变的更为舒爽。

    等我吃到第五颗菱角的时候,谢绝我邀请品尝的修紫暄终于忍不住微微一笑:“淮王殿下原来就是龙师叔新收的弟子,此事如果传出江湖必然惊世骇俗,世事离奇也莫过于此!”

    我早就知道瞒不过她的,轻轻的掰开手中的菱角,淡淡的说道:“也没什么,本王向来都是抱着有用者恒用之的观点行事,再说了,本王的师父又不止龙战天一位,这有什么稀奇的。既然修仙子已经知道,本王也不想和你再打谜语,你说的东西本王不会同意的,到是另外一件事情我们到可以合作。”

    修紫暄似深潭般的秀眼淡雅的扫视了我一眼,然后又收了回去轻轻的说道:“淮王殿下原来是如此一个爽快的人,紫暄也就不多说别的。敢问淮王殿下,既然淮王不愿意,那我们到底有什么事情可以合作?”

    我不动声色的回看了她一眼,断然的说道:“聚合江湖的力量以抗外敌,这不就是我们可以合作的地方吗?金人如今大批高手南来,意图在我大宋内搞风搞雨。修仙子既然是江湖正派的后起之秀,想必不会拒绝吧!”

    修紫暄秀眉微微蹙了一下,神情一变为让人心酸的忧郁,连她脸上含盈的笑意似乎都消失了,让人心生不忍,如同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一样。美女含愁的威力果然非同凡响,连我的心都要出现动摇了。

    过了一会儿,修紫暄才缓慢的说道:“紫暄本是凡女,没有半分仙家回天之力,岂能得殿下仙子称呼?到是殿下既然认为金人危害至大,但为什么却放弃可以拯救大宋万千百姓的做为,而甘愿袖手旁观,就算紫暄答应和殿下合作驱逐了金人,我大宋就能安定吗?殿下莫不是认为紫暄是个不知世事的人吧!”

    我暗地平复了自己的心情,然后才笑着说道:“本王知道仙子是责怪本王不肯在临安登基,以至坐看事态恶化下去。但是仙子知道为什么前朝盛极一时的汉唐会衰败吗?”

    修紫暄显然是想过这个问题,马上就反击道:“皇权失统,奸臣掌权以至官狠吏贪,赋税繁重,让平民百姓无计可生,故挺而走险冒死一拼导致朝廷衰败,豪门大将就趁机而起使得天下纷乱群雄并起,最终改朝换代。淮王殿下如今的情况正是皇权失统,如果不筹谋对策,等到天下百姓汹汹,外族再来入侵,只怕大宋的半壁江山都将不保,殿下不可不虑。”

    我再剥了一个菱角放入口中品尝之后,才慢条斯理的说道:“以仙子的才学想必知道当年神宗时的变法图强,安石公所定的《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均输法》《将兵法》等等诸类新法无不是针对国之弊端而出。推行《农田水利法》不到七年,全国兴修水利多达万余,灌溉的田地有三千六百多万亩,推行军制新法之后,大宋军和西夏交战,一连克复五州,为大宋立国以来的少有之胜利。

    如此成绩足以证明新法在强国保民上确实是有效的,就算是在执行中有偏差,那也是执行人所为有些不当,错不在新法本身。可是后来一些人却胡扯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天降灾祸都是因为变法造成的’。他们的这种做为,其实在本王看来这些人的目的都很明确,就是变法损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虽然此事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他们还是要拼命反对。

    废除新法之后我大宋是每况愈下,终于导致靖康之难,不仅国家受辱,百姓更是遭殃。而当初那些反对新法的人却又转换了门庭抱住了金人的大腿,照样吃喝玩乐,盘剥百姓,生活的逍遥快活。如今的朝廷中人比之当初反对新法的那些人更是不堪,腐败盛行,投降之论充斥于耳,对百姓困苦,国家大难毫无所觉。就算本王当了这个皇帝又能如何?将一条小溪的清水放入一条河的污水中只能荡起一点清浪,然后又回为污浊。所谓激浊扬清,也需要自己的实力达到,否则只能是同流合污。

    今日是看在仙子的面子上本王才说了这番话,希望仙子不要弄的大家都不好再见面了就是。”

    修紫暄被我这番话说的颇有些动容,微微转转头思考了一会儿,才打断我欣赏的目光摇摇头道:“殿下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殿下对于天下官员士子成见太深。当初靖康之难之后跟随国难而亡家毁族的官员士子不知凡几,现在更是有不少人胸怀报国之念,殿下怎么就凭几个人的所为而否定天下官员士子报国之心,如此不是太过偏颇了吗?再者,虽朝廷昏暗,但以殿下的睿智未必没有扭转乾坤的机会,需知内乱一生,最终受苦的还是普天之下的百姓,殿下如此不做为,难道真是忍心让天下百姓受难而不管吗?”

    我也不反驳的说道:“是吗?也许是这次本王领地中大半官员背叛让本王心里不痛快吧!仙子听听就成,不用当真,但是仙子也不要再劝本王了,大家还是聊聊江湖的事情如何?对付潜入大宋的金人还是需要你们帮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修紫暄坦然的说道:“抵御外侮是我江湖中人不能推却之责任,殿下所说之事,紫暄必然不会袖手旁观,只要殿下能够答应为了天下百姓勉为其难,紫暄当竭尽全力以帮助殿下。”

    我望着她绝美的丽色,摇摇头道:“如此佳人却不能明本王之心,奈何!”语落,我嘴角露出一线冷笑,话锋转冷:“仙子看来是和本王谈不拢了,也罢,本王也从来都没有指望你们这些人能真的为百姓出力。不要以为本王不知道你今天说的话表面上冠冕堂皇,事实上是让本王帮你们这些收刮民脂民膏的地主豪强解决现在的燃眉之急。你当本王不知道民怨一起,首先遭殃的就是你所代表的那些不顾百姓死活地主豪强,这样的人本王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岂会上你之当,就算没有你的帮助,你以为江湖上又有几个门派敢拒绝本王?你还是请吧!”

    话语刚落,菊就站到修紫暄身边表示她应该走了。

    修紫暄望着我摇摇头,眼中有种深深的失望,无奈的说道:“殿下对天下官员地主偏见太深,却忘了荷也生于污泥之事。紫暄这次打扰了,希望淮王殿下能够深思,不要以一时的意气而惘顾天下大局,空让百姓受苦。”

    我转过头望向窗外,毫不客气的说道:“本王自己知道该如何做就行了,不需要你来操心。菊,送客。”

    一声轻轻的叹息之后,修紫暄起身行了个点头礼:“如此,紫暄告辞!”

    我扫视了一眼她优美的体态,语气又放柔和的说道:“本王就不送了,请吧!”

    修紫暄没有再说什么,优美的转过身走下楼去,一阵极为有规律步履声由近而远之后,我知道这个像仙子一样美丽的女子离去,我和她的第一次正式见面就这样不欢而散。

    我有些遗憾的看了一眼远处南湖的优美风景,又剥了一个菱角放入嘴中品尝,甘甜柔和的甜美又流入我的喉咙,让我可以慢慢的品尝。

    这种美好的享受没过多久就被人打断了,菊匆匆的又回来道:“龙战天带了两个人来见殿下!”

    我头也没抬的说道:“来就来了吧,顺便告诉他本王和修紫暄谈崩了。”菊笑了笑,就让人将龙战天一行人带了上来。

    等我感觉到上来的三人有些不太对而抬起头的时候,我见到了龙战天正面色冷峻的带着一个穿着寒酸,满脸惊慌害怕,一幅随时准备下跪的乡下人和一个正在安慰着这个乡下人的年轻女子出现在我眼前。

    很自然的这个女子就成了我瞩目的目标,此女穿着一身湖水绿的仕女装,剪裁合体,束腰放臀,尽显此女美好无限的柔美体态,显得仪态大方,卓雅不群。

    冒过洁白细腻的秀美脖子,我的眼前呈现一张白璧无瑕的绝色娇靥,眉淡拂春山,双目凝秋水,有种梦幻般的水灵清幽,再加上线条流畅优美的香腮,秀秀气气的小瑶鼻,浅红色的小嘴,洁白细致的肌肤没有多少血色,像极精致的羊脂白玉,给人一种俏西施的感觉,有种让人怜惜的病态美。

    一头如瀑布般自然流下的披肩长发,让她整个人在病态美中又加了几分优雅动人,文静典雅,充满一种出水芙蓉的清新和毫无艳丽色彩装扮的秀丽,有种国色天香的清纯风采。

    此女和我以往见过的美女最大的不同就是她那种柔和的无形神态,就算你和她从来没有见过面也可以清晰的知道她是一个温柔似水,心地善良的女子,特别是她的那双眼睛,仔细看的时候,里面似乎充满一种可以让人心静的力量,似乎只要看着她的眼睛你的心情就会平复下来,所有的苦痛她都能解决似的。

    她那种带点病态的柔美更是她身上特有的气质,只要是还有点爱美之心的人都不会想到去伤害她,就如同此刻的我一样,有种保护她欲望在心中升腾起来。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我就对她动了心,只是她的那种柔弱打动了我,有些不想让她受到伤害,这也说明此女的这种柔弱丰姿确实是与众不同。

    “扑通”在我还想继续打量这个不知名的美女时,一声杂响传来,我有些厌烦的看了过去,哪个乡下人正浑身发抖的跪爬在地上,似乎害怕到了极点。

    我正要问龙战天带他来是干什么的时候,一声充满柔和与劝慰的温和声音响了起来:“你不要怕,龙伯伯说过,这位殿下很平易近人的,他还很聪明一定会帮你的。”

    这是什么跟什么啊,第一次见面就对我有这么大的信心,其理由就是别人说过,还真是少见!

    好奇中,我望向龙战天古怪的说道:“怎么了?”

    龙战天坐到我对面,没有搭理我的直接喊道:“小雅,还是你来和他说吧,只要他说了话什么都可以解决,不要在这个人身上浪费时间了。”听的出,龙战天是从心里瞧不起哪个正趴在地上发抖的哪个人,只是不知为什么他会和这个人一起来,难道也是因为这个少女?

    就在我猜疑中,哪个叫小雅的美丽女子又转过身来,轻步走到我桌前,行了一个仕女礼节之后,才用她那双饱含同情和关怀的大眼睛望着我,柔音轻吐的说道:“你就是淮王殿下吧,民女叫唐清雅,是龙伯伯的弟子,今天清雅本是要来找龙伯伯的,可是走到路上看到这位大哥正在墙边哭泣。

    清雅感到难过就上前一问,才知道这位大哥是嘉兴城外十里村的一个村民,叫田甲,今天受乡亲们的委托进城来卖鸡的,可是被别人骗了一只鸡,他觉得自己没法对乡亲们交待,所以就前去找官府伸冤。可是嘉兴府衙中的那位女大人却说他是想诬赖别人就将他赶了出来,他觉得很伤心委屈就在路边哭泣,清雅觉得这位大哥没有说谎,所以就央求龙伯伯将清雅带来找殿下,希望殿下能还这位大哥一个公道。”

    就听别人一面之辞,竟然就可以做到这一步,这个女子不仅心地善良,还挺古道热肠的,如此浩浩浊世还能有这样的人真是太难得了。

    从这个唐清雅的眼神中,我读到一种人性的纯洁,一种真正的心灵关爱,如果说修紫暄的绝代风姿让她像世间的一股清流,那这个唐清雅的平和关爱就是阴霾人间的一线阳光,虽然并不能改变什么,但能确实的打动人心,让人知道世界并不全是功利交集而成的斗兽场。

    我面色平和的望了她一眼,轻声说道:“这位唐姑娘是吧,丘山望雪既然认为他是诬赖别人,肯定也是有自己的理由,不如这样,本王让人去将丘山望雪叫来,我们先听听这个田甲的话再来听听望雪的判断,姑娘觉得本王这个办法如何?如果姑娘有更好的办法也可提出来。”心里感动下,我对这个唐清雅的印象十分好,打定主意要帮她,决定管管这个案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唐清雅轻轻啊了一声,才满脸惊喜感激的说道:“那这样太好了,没想到府衙的那位女大人竟然是丘山姐姐,这么多年没见,她竟然当了大人,真是太让人意外。殿下的办法已经很好,清雅没意见。”

    我点点头,先派人去叫丘山望雪,然后让唐清雅坐到龙战天身边之后,才让人搬了一把椅子放到哪个田甲的面前,走到跟前坐了下来,护卫向两边一站,颇有几分办案的样子。

    还没有开口,菊就传音道:“这个唐清雅是唐门门主的独生女儿,是龙师师妹唐夫人所出。”

    我听了只点点头,就望着哪个还是显得很害怕的田甲温和的问道:“不用怕,难道你不想将丢失的鸡找回来让自己对乡亲有个交待吗?现在可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你把握不住,可不要后悔啊!将事情经过详细的说给本王听。”

    被我这么一说,哪个一直跪爬着的田甲似乎明白了什么,将头抬上来看了我一眼然后飞快的又低下:“小……小人谢……过……过殿下,小人本来今天……今天一大早就进城来……来卖点山货的,乡亲们……乡亲们也捎给小人十多只鸡一起卖,可是……可是今天的生意很不好,一早上……一早上一只鸡也没卖出去。小人……小人只好将鸡带回去,可是……可是走到前面街上醉月楼的时候,他们那里的伙计让小人将鸡给他们看看,小人就给他们看了,后来这个伙计就说要买,可是出的价格太低了,小人如果卖了根本就没法对乡亲们交待,所以就不同意。

    这个伙计就将鸡笼还给小人,可小人一数,却少了一只,如果这些鸡都是小人的丢了一只就丢了一只,可是这些鸡都是众位乡亲托给小人的,丢失的那只,小人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回去后也无法偿还,小人就和哪个伙计争执起来。哪个伙计不承认,说小人是诬赖他们,那些周围的人也帮他,小人不服气就去告官。

    可是那位女大人听了哪个伙计的话,也说是小人诬赖他们,将小人赶了出来。小人觉得冤屈,又觉得没法同乡亲们交待,就靠在墙边哭了起来。后来这位像仙子一样的姑娘就过来问了小人事情经过,接着这位仙子姑娘就让小人跟她走,后来找到那位大叔就说要来见殿下。小人说的都是实情,请殿下大人给小人做主啊!”经过开始的紧张,到后来这个田甲的话已经说的很流畅了,诉说完之后还将头触地给我磕起头来。

    让菊制止了田甲后,我考虑了一下这个事情,然后又让人带着田甲去将醉月楼的当事人给找来,又派人去将丘山望雪也叫来,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田甲走后,我才又回到桌前,一抬头就看到唐清雅眼中充满好奇的神色在打量我,面对我的目光也不回避,反从中透出更好奇的心思,一派纯洁天真的模样让我只好转移目光对着龙战天道:“这位唐姑娘是唐门中人吧?她是不是那位身体虚弱的唐门小姐?”

    龙战天看了唐清雅一眼,从中透露出一种罕见的柔和,连他那种犹如岩石般冷峻的神情似乎也融化了许多,这种样子出现在他身上确实让人有些意外,我也从中明白龙战天对唐清雅有种特殊的关怀,唐清雅极有可能就是埋藏在他心中的心伤。

    我没猜测多久,龙战天又恢复自然的说道:“小雅确实是唐门的小姐,今天我带她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她来见见你这个救命恩人。小雅,你身上的内力就是这位殿下送给你的。”

    “啊”两声不同的惊讶响了起来,当我惊奇诧异的目光又转向唐清雅的时候,她的脸上涌出一种让人难过的歉意,用一种极度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原来是殿下救了小雅,当时小雅什么都不知道,等小雅知道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弄好了,小雅知道这件事情肯定对殿下伤害很大,小雅没什么好补偿殿下的只好谢谢殿下。”说完,她让人意想不到的跪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