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下令出兵

    第十六章 下令出兵 (第2/3页)

    因为感到问题严重,冷牙和胡元说及此事。就是在他的支持下,胡元才冒死对父皇言明事情的紧急,结果却让冷牙大吃一惊,胡元被杀后,冷牙第一时间就暗杀了那位反间部的总管,使得史弥远不能肯定他是否知情,加上胡元的死,让朝野开始议论纷纷,史弥远对他也有所顾忌,他才幸免于难。

    只是他对不能保护好父皇仍然耿耿于怀,语气中还是充满着愧疚和遗憾。

    轻轻的将手放到他的肩膀上,我以充满肯定的鼓励语气说道:“不用如此,你跟随本王的这段日子以来的表现,足以说明你的忠诚。父皇之死,并非那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敌人确实太狡猾,你又非护卫出身,对于这样的事情岂能处处做到完善?认真说起来,应该是史弥远害死了富剩??仁巧绷撕沟酶富噬肀呷狈t辛Φ谋;ぃ唇峤鹑耍??觅寥说么肆蓟?h绻?皇撬?淖鑫??富誓抢镉腥绱巳菀拙捅蝗怂?旧保磕阄扌瓒源耸鹿?嗟淖栽穑?灰??≌獯谓萄担?窈蟛辉俪鱿终庋?拇砦缶妥阋浴1就跸嘈拍悖?

    冷牙平静的脸上再次露出罕有的感激,语气微微有些波动的说道:“殿下再生不杀之恩,冷牙铭记于心。”

    我收回手,微笑着说道:“本王知道你会的。不过,你听说过一个故事吗?”

    在冷牙垂首表示恭听之后,我缓缓的说道:“有一种鱼,他一直沉在水底,只有需要的时候他才浮现在水面,做出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你认为这种鱼有什么用?”

    冷牙想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可以给于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殿下的意思是否让冷牙将线人细作,隐于对方之中,到适当之时用之?”

    果然是心思敏捷,提个头,他就明白了。

    “差不多就是如此,你知道该如何做了吗?”

    “属下明白,只是属下是否要和白掌院合作?”

    “不错,你的事情可以尽数告诉她,让她可以更有效的运作,同样,她也可以配合你,让你可以更灵活的安排人手。但除了本王,你和她之外,不能让任何人知晓整个布局,这点你要注意。”

    “是,属下一定照做!”

    看到冷牙又恢复往日的平静,我的嘴角也露出笑容,成吉思汗有四犬四骏,看来我也不会让他专美于前。

    回到皇宫之后,离早朝还有一个时辰,因不想去打扰眠月宫的诸女,一时无处可去,只好前往御书房,想在那里看看书,消遣一下时间。

    制止了值夜护卫的通报,我径直的走进御书房。

    当我出现在御书房外的时候,发现左边原本应当无人的一处房间中,透出微微烛光,一个拉长的人影映照在窗格上。

    “谁在里面?”

    当值的护卫军官赶紧上前禀报道:“回禀殿下,是那位吉田姑娘,她最近一直如此!”

    “是她,是谁让她可以进御书房的?”

    “是贤德王妃!”

    “哦,既然是王妃允许的,那她为什么要晚上来看书?”

    “因为按照殿下的命令,所有不当值的皇宫侍卫和宫女都可以进入那个房间看书,这位吉田姑娘觉得白天人太吵,所以才晚上来的。”

    我听了沉默不语,这个吉田贞给我的感觉并不简单,她选晚上到这里难道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她所在的那间屋子,只相当于皇宫中的公开图书馆。因为我是想借这里,让皇宫中的人逐步接触到新的知识,所以里面的书籍就非什么珍本,而是现今学校中随处可见的,一些系统学科的启蒙书本和先秦时代的百家言论,唯一比较特别的是,里面有一些在宋时才开始兴盛的金石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用这些文物和历史记载互相比照,对当时所处朝代的一些考证。

    这样的书虽不能说随处可见,但在如今的铅字印刷下,总归也算平常,难道她对这个有兴趣吗?

    为解开心中的疑惑,我缓步的走近这间屋子,轻轻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一眼就看见吉田贞一人坐在空旷的看书桌前,此时正抬头看了过来。

    因为烛光映照在她的脸上,让我很清楚的看到她脸上浮现出疑惑的表情,并无半点惊慌,当我身后的护卫将灯笼放到我身前的时候,她的脸色大变,慌忙的站起身,跑着小碎步的过来,恭身道:“参见殿下千岁!不知殿下驾临,吉田贞失礼,对不起!”说完,对我一鞠到底。

    我听她此时的中文发音已经和建康的发音极为接近,知道她一定在学习中文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还刻意在模仿我们的发音,估计是想进一步的融进皇宫中。

    虽然我到现在还没完全猜测出,吉田利家将她放到建康的目的,不过可以肯定,吉田利家不会仅仅因为担心她的安危,才这样做的。

    “不用多礼,你在看什么?”一边说,我一边向她看书的所在走去。

    “吉田贞正在看贵国的《术数》课本,上面讲的东西,有许多都是吉田贞不明白的。听说这些课本都是殿下教人编的,殿下真是了不起!”吉田贞走着小碎步,似乎是由衷的说道。

    “是吗?让本王看看,你有什么地方不懂!”我拿起桌上摊放着的书本,看看封面确实是如今小学的《术数》,翻开第一页就是一篇《九九歌》,这本书是在去年发行的,里面已经开始涉及一些初步的分数加减乘除。

    “殿下肯教吉田贞吗?真是太谢谢了,能否请殿下告诉吉田贞,这个分数加减乘除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吉田贞有些不明白这么做的目的,所以请殿下多多指教!”

    我看着吉田贞又弯下腰,无奈的一笑,随口说道:“你既然问这个问题,那就说明你其实已经明白分数的运算,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吗?其实分数加减乘除的意义和整数的一样,都是将一个数或者多个数合并分开的计算,以获取更精确的结果!”

    “哦,那这么说,分数运算就是整数运算的延续,只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而发展来的,对吗?”

    “不错,就是如此!”

    “那吉田贞就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多谢殿下指教,谢谢了!”

    “你平常都是晚上来看书的吗?”

    “是的,因为吉田贞太笨,有许多的东西都不知道,所以一定要下苦功的。”

    我望着吉田贞坚定的表情,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半天我才道:“那你还是真刻苦。对了,你最近有你父亲的消息吗?”

    “吉田贞自从上次被王妃娘娘送回来后,就一直没有听到父亲的消息,难道殿下知道吗?还请告诉吉田贞,拜托了。”吉田贞显然很想利用好这次偶然的相遇,问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事情。

    我想了一下,淡然道:“其实本王也不太清楚,不过本王已经决定发兵帮助你们的天皇对抗叛臣,你还是写一封信交给本王,让本王的将士带到倭国,也好让你父亲知道你平安的消息。”

    吉田贞的脸上露出惊喜若狂的表情:“殿下,这是真的吗?那太好了,吉田贞代表天皇和父亲谢谢殿下,殿下的仁义一定会让倭国百姓感激涕零,请殿下接受吉田贞的拜谢!”说完,她就跪在地上,趴伏了下去。

    我俯视着她,嘴角露出冷笑,仁义,确实是很仁义,将来你们会知道仁义的代价是什么的。

    “不用多礼,你继续?138看书网?,信写好后,交给姿王妃!”

    “多谢殿下!恭送殿下!”

    在吉田贞的跪送中,我离开这里。

    这些女人一个比一个,还真是让本王大开眼界。

    离开这里,我也没有了看书的兴趣,干脆就去了练武场,让菊安排几个护卫来陪我练练腿脚。

    我拿起我惯用的小关刀,站在场中,扫视了一圈那些站立着的侍卫,感到十分不满意。这些护卫如果放到外面,肯定会是一方高手大家,可是站在我面前,似乎总是矮了一截似的,根本没有多少斗志,估计我一动手,他们又会和以往一样--三招落败。

    无奈中,我放下小关刀,一指一个护卫,高声说道:“你过来,和本王练练推手!”

    听到我的命令,这些护卫犹如听到大赦一般,脸上都露出轻松的表情,被我点名的那个护卫神态恭敬的走了出来,对我行完礼,就熟练的摆出架势,请我出手。

    我走到他身前,和他双手架上,然后你来我往的循环反复,练起可算我独门武功的太极推手。

    时间差不多之后,我就去洗了个澡,然后换了朝服前去主持早朝。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

    “多谢殿下千岁!”

    做完每天例行的事情之后,这些文武大臣就分开站好,等着有事之人的汇报。

    我扫视了一圈,看到大多数的大臣武将没有什么动静,眉峰一皱,高声的说道:“近日本王决定应倭皇的邀请,发兵倭国,如今大军已经集结在外海钓鱼屿和流求岛,不日就将跨海远征,本王希望各部官员配合司令省做好此次远征,诸位大臣可有异议?”

    听到我的话,文武大臣互相看了看,一时没人出声,过了一会儿,岳风突然站出来道:“启禀殿下,属下有话要奏!”

    “说!”

    “倭国离我大宋远隔重洋,而且我大宋和倭国并无深交,如今却因对方一纸书信,而出兵海外,风险太大,还请殿下谨慎!”

    我看着岳风,并不太意外会是他出来,因为文臣那边我早就摆平了,现在也只有武将这边还需要安抚一下,应当激励一下他们对外扩张的热情。

    “岳将军说的有理,可惜却还是着眼于本身,无法明白这次出兵之意义。我大宋一向主张和海外进行通商贸易,而且成效也很显著。可是对于海外,我大宋又知道多少?我大宋水师纵横海域多年,但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本国,独立进行一场战争,更没有经历过外海作战。当年唐太宗皇帝,跨海征高丽,虽不能竟全功,但也告诉我们水师的作用,比诸位认知的要多的多。

    如今我大宋对海运的依赖,更胜于大唐,如果我们没有一支强大的外海舰队卫护我们的海疆,那我们又有什么把握保证来我大宋经商的商船安全,用什么来保证我大宋去外海通商的商船不会被人所欺?诸位将军都是经历过战阵之人,想必也知道守成的军队不论曾经有多么大的辉煌,最后的结果都会失败。

    陆军如此,水师何尝不是如此?本王自从改组水师以来,一直没有半分懈怠,日夜训练水师,所为何来?不外乎是想让我大宋水师不仅可以称霸近海,更可以扬威外海。如今就是这样一个扬威外海的机会,更是检验本王耗费如此大的心血建立的水师,到底是否能用的一个考验。你们都是跟随本王许久之人,对本王的理念也很清楚,只有一支经过残酷实战的部队,才能最终获得本王的认可。

    本王曾经给过陆军这样的机会,如今也是该给水师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岳将军,水师以前虽然一向依附于陆军,但自从本王改制之后,水师已经是和陆军平起平坐,我们不能再将其当成附属之军使用,而是应当做为主力部队使用,为我大宋开拓海外的疆土,和陆军一起,为建立我神州千古基业而努力。

    这次远征倭国就是这样一次尝试,至于风险,诸位都是从战场上回来的,你们说自古以来,有没有无风险的战争?评价一场战争是否应为,不在于其风险大小,而是应当看到这场战争后的利益是否值得一战。诸位,你们还有什么意见?”

    岳风考虑了一下,回头看看司令行省中的各部负责人,特别还在尚懿脸上打了一下转,见他们都没吱声,无奈的说道:“殿下既然早有考虑,属下也可放心,愿这次远征可以扬威海外,使我神州威名传播于外海诸夷!”

    岳风是如今建康军方最重要的一位大将,他的表态基本上可以代表军方的意见,其他几个不在的军团将领就算有意见,此时也不可能说什么。在岳风表示让步之后,其他将领也无法多说什么,只好保持沉默。

    见下面安静下来,我赶紧宣布道:“既然诸位臣工都没有意见了,本王宣布,任命成大继为平倭大将军,丁善成为平倭副将军,独孤胜为平倭先锋将,由成大继为总统领,率领旭日,扬威和黄龙军团的三万将士即日准备出征,司令行省各部,总理行省各衙,都要配合好此次远征,如果有任何阻扰懈怠的行为,一律按通敌罪论处,决不姑息!诸卿可明白!”

    “殿下圣明,属下等恭遵圣命!”

    “那就好,还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上奏!”

    很快,这些文臣武将就开始上奏起各自的事情,武将方面主要是说摩尼教和史弥远有不轨的迹象,特别是摩尼教,据说他们已经在江州聚集了号称‘五十万’的‘光明神军’,并且已经在收集船只准备过江。

    文臣方面就是因为改革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官员想进一步的推进改革的方案,大部分我都知道,如今提出来只是让那些大臣武将们都知道,方便行事。

    热闹了一阵之后,除了摩尼教的事情被我压着外,其余的事情都讨论出一个结果,并且决定即日发布下去。

    下朝之后,在朝堂上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韩清就跑了过来请见。

    我明白他是为了什么事情,也没说破,在澄玉殿见了他。

    见礼完毕之后,韩清低声说道:“启禀殿下,大理寺近日有一民间告官的案件上告,此案已经经两淮行省之法律院审结,当事人不服其判决,故上告大理寺。不知殿下对此案如何看?”

    我看到韩清在偷偷瞧我,面色平静的沉声道:“你精于刑律,比之本王胜过良多,这样的事情还用问本王吗?而且既然新法已经规定民间可以直接上告大理寺,而今天却有人能够无畏上告,大理寺更应当慎重对待此事,做到不偏不倚才对,你这样问,难道是想让本王来干涉新法吗?”

    韩清一时有些不明白我的意思,再次确认问道:“属下是觉得此事殿下应当知晓,所以……”

    “砰!”我一把拍在桌子上,“你是不是糊涂了?本王已经说了刑律之学不如你,你还问本王该如何做?你都不知道该如何做,本王难道知道?你审理的大案小案也不在少数,这点案子你还不知道要如何做吗?你马上下去,给本王想清楚此案如何做之后再来对本王汇报。给你一个时辰,出去!”

    韩清面色一变,赶紧说了‘是’之后,就行礼出去。

    他走后,我无奈的对菊说道:“韩清刑律之学不在任何一人之下,可惜却缺乏一种硬气,如果他能有他手下那位号称‘铁面判官’的卫律一样的刚直,也许本王真的可以放心将其司法独立出来。”

    菊想了一会儿,摇头道:“可是当初殿下这边刑律无人可用,百废待举之时,韩清仅仅用一年的时间就重新按照殿下的意思建立了新的司法之处,这种本事卫律只怕做不来。”

    我也赞同道:“太刚则易断,韩清虽然有些畏惧本王,但其才能确实极高,本王那些新法,不是他,还真没这么快可以发布。有短有长,用其长而略其短,就是本王的原则。其实说起来,本王属下这些官吏,不怕本王的还真没几个。”

    菊笑而不答,我也不再说话,拿起桌上的奏折看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韩清就将他的折子报了上来,不仅写了案件的由来,还说了自己想如何去审理。

    我看后,毫不吝惜的赞赏了他,让他尽管放手去做,不管结局如何,本王只看证据。

    韩清走后,我让菊将修紫暄找来,让她化装和我一起出宫。

    出宫之后,我放弃了惯坐的马车,和她沿着街道缓慢的前行,沿途之人都对我们侧目,不过看修紫暄的人比较多,估计也是被她的风采所吸引。

    而我却被路上一些海外商人所吸引,他们奇装异服,用着半生不熟的汉语起劲的夸着自己的货物,让我看的很有趣。只是我觉得看热闹的人多,真心想买他们货物的人比较少。

    走了一程之后,我打破沉默的说道:“我猜这些胡商生意不会很好,仙子觉得如何?”

    修紫暄淡然一笑:“公子为何说起这个,难道有所感触?”

    我扫了她一眼,轻轻说道:“我说他们生意不好,是因为他们找错了地方摆摊。他们的货物大多属于奢侈品,只有一些富商豪门才喜欢使用,平民百姓之家很少会卖这些东西。而这里的市坊费用虽然比旧城那边便宜一半,可是却非富人所居之地。他们这些人不明情况,看到这里人多,费用又便宜就到这里来叫卖。岂不知这里平民百姓居多,有多少人可以有钱买他们的货物?所以了,卖东西不仅要货物好,时机对,找对地方更重要。仙子说了?”

    修紫暄秀眉轻轻一展:“公子话中藏话,似乎有什么话想告诉紫暄,可否明说?”

    我望向她秀美的容颜,淡淡说道:“这就好比一个人,虽然有杰出的才华,可是却找不到地方可以发挥。你说可不可惜?”

    修紫暄的嘴角露出微笑:“公子似乎是想教紫暄什么,紫暄当恭听!”

    我转过头:“算不上指教,而是随便聊聊。一个人如果有才华,又能够抓住机会,那么他一定会有所成就。这是我一直相信的,不知仙子相信吗?”

    修紫暄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望着我:“公子认为紫暄应该答应菊姑娘的要求?”

    我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我转口道:“给仙子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初的易安居士李清照,曾经留下‘生当为人杰’这样豪迈激昂的诗句,可见当年她是何等豪迈自信。可是后来她的前夫死后,她的境况就非常困苦。不知仙子是否知道,当初她和其后夫张汝舟之间发生的事情?”

    修紫暄清澈透亮的眼中闪过疑惑:“紫暄也非常喜欢易安居士的诗词,故对其也有所了解。据说张汝舟此人工于心计,在易安居士前夫死后百般讨好于她,故得易安居士再次下嫁于他。两人成婚之后,张汝舟百般逼迫易安居士交出她收藏的金石书画,前去结交官宦。后易安居士的金石书画被收罗一空之后,张汝舟就对易安居士多次羞辱,使其不堪忍受,将张汝舟的恶行上告当时的高宗皇帝。结果张汝舟被判刑,易安居士被囚九天之后放回。后来易安居士就独居于建康,后行踪就不为人所知。”

    我点点头:“你说的不错,只是当初李清照和张汝舟对证公堂的时候,李清照是带上枷锁和其对质,最后虽被判胜诉,但也需要被判流刑二年,如不是其远亲,时任兵部侍郎的戚綦求情,估计她一定会被执行刑律。由此可见,以前的大宋律法对于女子多有不公之处,不知仙子是否觉得?”

    修紫暄淡然说道:“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