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山东风云

    第二章 山东风云 (第1/3页)

    “离本王登基还有些日子,你说完颜云花这么早要求前来建康,其目的到底为何?”我拿着手上的一份奏折,看着司马风,面色不露半点喜怒。

    司马风低着头回禀道:“启禀殿下,属下以为,完颜公主此次来我大宋,其目的绝非单单为了恭贺殿下。如今金国歉收,而且蒙古气焰也日渐张扬,最有可能之事,金国是想让我大宋能够再次施与援手,缓解其迫在眉睫的危机。

    另外,属下也认为金国是想试探殿下登基之后是否会改变以往对金国之策,为其下步国策筹谋。而完颜公主此人心思机巧,对我大宋多有了解,金国派她来,也许是想借其见识来试探我大宋之虚实,属下以为,对其不可不防!”

    我放下奏折,沉吟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本王在平定临安和福州的时候,曾经特意着人注意,但一直没有找到金国有帮助他们的迹象,由此可见,金国在我大宋内部之活动已经变的极为隐秘。

    而完颜云花此人见识过人,而且明白时务,做事务实,她一定不会做一些多余的事情,她这次来,十有八九是看出我们非对金国进行让步不可,她这次提早来,极有可能就是知道她提出的条件不能让我们马上答应,所以她才如此做。”

    司马风思考了一下,才问道:“殿下的意思如何?”

    我笑了笑:“金人由以前的明目张胆到如今的藏头缩尾,正说明我大宋如今的形势强于他,既然以前我等就不惧,如今还怕他不成?完颜云花本人虽然有才干,但如今金国却难于支撑,而且她毕竟是一介女流,完颜守绪又非本王,她的难处也不少,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住此点,有些事情就不怕金国太过分!”

    司马风心领神会的道:“殿下既然如此决定,不知我们需要对金国做到何等地步?”

    我肯定的说道:“全力支援,最好能让其粮草供应都要依靠我大宋,不过每次给的数量要拿捏的好,不能让金国有超过三天的存粮。而且此次新粮即将收割,我大宋那些存粮也需要卖个好价格,金国的财力还是不小的。”

    司马风没有再问下去,转而说道:“属下知道该如何去做了,请问殿下,关于皇后之人选,不知殿下可否已经有定论?”

    我扫了他一眼,断然说道:“当然要立贤德王妃,那帮人如果再敢罗嗦,就休怪本王不客气!”

    司马风迟疑了起来,好半晌才开口说道:“贤德王妃贤惠端庄,确实为皇后之良选,可其出身多为官员诟病,殿下……”

    “你说什么?”我目光灼灼的看着他,“你跟随本王时日已经不短,贤德王妃如何,你应当最清楚,难道你还有疑问吗?”

    司马风猛然抬起头,沉声说道:“殿下,属下知道贤德王妃母仪天下确实是实至名归,但属下身为殿下的总理大臣,有协调百官之职责。殿下以后是为一国之主,不能因为区区儿女私情而有所懈怠国事,还请殿下明察属下之心!”

    我心头一怒,正想训斥他几句,可看到他一脸耿然的样子,我又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本王不能有负贤德王妃。”

    司马风也沉默了下来,好半晌才说道:“殿下,--?138看书网?--远的感觉,屋中的摆设也显得文雅不凡,有种不言自语的书香气息。

    最让我留意的还是云倚虹身边的那个女子,一身淡红配着些微柳绿的长裙,铅华不施,尽显本来之清秀,低眉顺目,淡雅自如,有种大家闺秀之风范,更有一种难言之端庄秀媚,只是眼神中带着一种些微挑逗,淡淡的,不那么明显,非细看而不能得。

    如果我不是早就知道她的来历,我可能会以为她是一个端庄纯良的大家闺秀,但如果你要我相信云家的大女儿,云漪霞是一个贤淑守礼的好女子,我一定会杀了你,因为你绝对是在欺骗我。

    这个女人绝对是一个美色间谍的天才。

    “见过殿下千岁,这是奴家的侄女漪霞,还请殿下多多照拂!”

    云倚虹的话语刚落,云漪霞就轻柔的说道:“漪霞见过殿下千岁!”话语说的轻柔,人表现的更是文雅,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我坐到椅子上才道:“不用了,你就是云漪霞,不错,你在临安所做的一切非常让本王满意,说说你想要什么奖赏吧!”

    云漪霞先用她那双透着柔媚的眼神扫了我一眼,才温柔的说道:“为殿下效劳是漪霞的福分,漪霞如今只想知道父亲的安康,就足以感戴殿下之恩德!”

    好一个云漪霞,果然聪明!

    我淡然一笑:“不错,本王就是欣赏有孝心的人。你放心吧,你父亲已经平安抵达倭国,以他的本事,自保绝无困难。不过本王做事奖罚都是分明的,你确实有功,不能不奖,这样好了,本王赏赐你一万元和正衣镜一面。另外,本王觉得高襄这个人很不错,本王有意任命他为督学大臣,你们云家完全可以为他正名,你们看如何?”

    云倚虹眼中的喜色一闪而过,连忙说道:“多谢殿下!”

    云漪霞轻柔的说道:“殿下对云家的恩德,云家必铭感五内!”

    我笑了笑,转移话题道:“你这次来见本王,不知所为何事?”

    云漪霞抬起头来看向我,眼中闪过一阵光彩,淡然说道:“漪霞觉得宋国如今已无漪霞之用武之地,特来请见殿下,漪霞想去金国,不知殿下可否应允?”

    我心中一惊,看了她两眼才说道:“金宋两国世仇,如果你去了金国,本王都不能担保你平安,你可明白此点?”

    云漪霞的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殿下雄图万里,所谋绝非江南故地。漪霞虽为女身,但也敬佩殿下之雄心,能以区区残躯为殿下霸业一尽心力,漪霞于愿于足,还请殿下成全!”

    我扫了云倚虹一眼,发现她的脸上也有些微意外流露,也许是感觉到我的目光,她低下头去,没有看我。

    沉默了一会儿,我定定的看了云漪霞一会儿,微微一笑:“既然你如此坚决,本王也不想矫情。你要本王如何帮助你?”

    云漪霞镇定自若的说道:“只要殿下允许漪霞进入皇家大剧院学习三个月即可,到时漪霞定不会辜负殿下!”

    我断然道:“好,你从今天起归属于冷牙帐下,由本王直接对你下命。今后的一切本王都会为你准备好,只要事情有成,他日定会论功行赏!”

    云漪霞微微一福:“多谢殿下!”

    我站起身,再看了她一眼,叫来一个护卫吩咐了几句,然后将她带走。

    临走之时,我发现她只看了我一眼,对于云倚虹担心的目光视若无睹,这让我对她的心性有了更多的了解。

    等她走了好一会儿,我才对云倚虹说道:“你们云家的女人比男人更厉害!”

    云倚虹道:“是殿下的风采气度值得云家的女人如此。殿下的吩咐属下已经做了,但冷家那两个丫头还想再见殿下一面,不知殿下意图如何?”

    我沉思有刻,才缓缓说道:“你去转告她们,本王过些日子会去见她们!”

    当天晚上,我召来司马风,梅,--?138看书网?--扬的牛角号让他们先是一怔,然后停止追击愤愤然的策马进入洛口镇中,有些人将气撒在那些可怜的家禽上,斩杀了不少家禽。

    他们进入的十分迅速,很快这里又安静了下来。

    “四王子,我军初来,疲乏不堪,敌人又如此惊扰,不让将士有一刻之休息,看来敌方似乎另外有目的,我们是否应派出一军去通知博鲁将军?”一位汉人打扮的将军走到那位蒙古统帅前,脸色上有种谦卑和巴结的笑容。

    他就是史天祥,是最受蒙古人信赖的汉人将领。自从他哥哥被武仙杀死,进而导致蒙古在长安大败之后,他就受到蒙古人的多番责难。幸亏博鲁还算对他信任有加,虽然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但还是力保了他,使得他还能在蒙古人中立足,不过其日子远没有以往那么风光了。

    被其称呼为四王子的蒙古统帅看了他一眼,淡淡一笑,用一口比较流利的汉语说道:“史将军的心意小王明白,但博鲁将军另有要务,此事不用再说。关于那位火凤将军,不知史将军还有什么可以对小王说的?”

    看到对方清澈的目光,史天祥心中一阵紧张,好半晌才喃喃说道:“这个火凤将军,末将也所知不多,当初我军在山东之时,并未听闻此人之名。末将归于河北之后,才听人说燕宁死于她手,而且严实死后,其弟严西也带部降于此人。以后,末将除了听闻此人是个女子外,并无其任何消息。”

    听到对方的回答和当初所知道的并无多大差别,这位四王子又皱起了眉头,好一会儿才对身后一穿道袍之人说道:“父汗闻得中原大变,木华黎叔叔战死,而宋金却有了结盟之意,故才让小王前来中原。不想才进山东就遇如此劲敌,看来此次进兵不会太顺利,不知道长和贵派可联系上?”

    这名身穿道袍之人沉默半晌才说道:“贫道跟随师尊,对于中原之事也少有耳闻,如今即已到山东,不如让贫道去观中一行,或许可得一些消息!”

    四王子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那就有劳李道长了!”

    这名道士微微一礼,然后施展身法离去,如同一支大鸟一般,迅速的消失在黑夜中。

    四王子在这名道士离开之后就陷入沉思之中,他身边的人一时也不敢惊扰,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就在此时,突然从空中飞来一支支火箭,迅速而准确的落在洛口镇周围,这些火箭落地不久就纷纷炸裂,无数细小的火星向四处飞散,将蒙古人布设的拒马拦桩等物纷纷点燃,不多会,就有多处地方燃烧起来,一时火光熊熊,整个洛口镇都被映照在火光之中。

    史天祥看到这一幕,大惊的说道:“四王子,这是宋军使用的一种‘火箭’,非常厉害,不仅可穿重甲,而且落地之后还会炸裂,喷射出毒焰,落物既燃,人若中上,皮肉立焦,不出十天就会溃乱化脓。四王子一定要小心!”

    四王子听到史天祥的介绍,看了看周围的火光,扫视了一眼又被惊动的士兵,摇摇头道:“看来今晚是不想安歇了!”

    当下,他找到一个蒙古百夫长吩咐了几句之后,就下令蒙古士兵就地戒备,不得轻易出击,违令者死!

    在离洛口镇十里外的官道上,此时正有一队骑兵闷头赶路,除了马蹄发出的声音外,别无其他任何声音。

    李明全匍匐在一处高坡之上,默默计算着这队敌人行进的速度,等到敌人过了一半时,他对身边之人做了一个暗号。

    顿时几处火头燃起,丝丝之声不绝,一种火药的硝烟味呛入战士的鼻腔中。

    未几,那群骑兵突然发现无数的火星顺着地下向他们蔓延而来,胯下的马匹也有不少惊慌的乱跳起来,还有数匹人立而起,意图摆脱士兵的控制,有些没有坐人的战马更是干脆,强硬的要调头逃跑,其主人呵斥鞭打,意图使之安静下来。

    这一切都在瞬间发生,原本未闻声息的骑兵队伍突然发出巨大的嘈杂声,就在带队军官想要使其安静下来之时,一声声巨大的爆炸声就在他们马蹄下爆发出来,泥土带着毁灭的气浪,轻易的就连人带马将之掀上高空,接着又重重的落在地上,砸倒一片骑兵。

    一时间,整个官道都只闻爆炸的巨响,浓烈的硝烟,还有不断闪现的火光,无数的骑兵连情况都没弄清楚就命归黄泉,惊慌的战马到处乱跑,不少骑兵都被颠簸下马丧生在马蹄之下,情况极为混乱,整个队列完全被打乱。

    李明全见此,命人举火,顿时整个高坡都亮堂了起来,就在下面的蒙古人发现这一变故的时候,无数的火箭就从天而降,毫不留情的横扫着这群倒霉的骑兵,无数的蒙古兵被火箭刺穿,接着浑身都燃烧起来,还有为数更多的蒙古兵被飞射出来的铁屑所击伤,一时丧失了战斗力。

    但此时蒙古人还没有完全溃败,带队的千人长看到高坡上的火光,直觉的认为那里应该是敌人指挥所在,狂喝一声,带着还能行动的一部分士兵冲了过去,手中的弓箭不断的向上面射击,口中还发出如同野兽般的嚎叫。

    高坡之上并无任何还击之行为,当一个骑兵冲上之后才发现这里早已无人,除了还在燃烧的火把之外,并无任何敌人。

    但此时后面的骑兵还在涌上,前面的骑兵又无法将情报送出,顿时这队骑兵在高坡上互相拥挤了起来,队形又变的混乱。

    就在此时,一阵尖啸传来,无数铁球划破空气狠狠的砸到高坡上,巨大的爆炸声又在其中响起,残肢和泥土齐飞,惨叫和血肉共舞,高坡之上又呈一人间炼狱,至此,蒙古士兵再无顽抗之力。

    李明全在炮火停了下来之后,踩蹬上马,带着数千士卒向着已经全无队形的敌人杀去。

    钢刀纵横,长枪飞舞,弓弦狂震,李明全带人在敌阵中来回冲杀,任何敌人只要稍微有所抵抗就会遭到无情的攻击。

    李明全的面容冷静无比,手中的钢刀如同判官之笔,划过各种玄妙的弧线,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没有任何怜悯。

    经历了这么久的战争,对于生死之道,他早就想的很清楚,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怜悯和仁慈是没有容身之地的。

    只是一顿饭的功夫,这队被伏击的蒙古骑兵就全军覆没。

    李明全在匆匆打扫了一遍战场之后,冷酷的将还有一口气的俘虏处死,然后绝尘而去。

    不久,这支蒙古军覆灭的消息就传到洛口镇中,那位四王子闻讯之后,在大帐中沉默了半天,突然对身边的众位将领说道:“敌人为了拖疲我军,多番在外设计,其人员数量一定不在少数,不如直攻济南,诱使敌军显形,然后一举而定之,如此我军才能有胜算!”

    大帐中的几位将领合计了一下,也觉得这么做可行,不然一天到晚的提心吊胆,这仗就不用打了。

    当天晚上,洛口镇中开出数拔军队,径直朝济南而去。

    接近天明时分,一支蒙古部队抵达济南城,就在此时,一支军队从城中杀出,直冲其大营。在遇到蒙古人的强力阻击之后,这支部队不敌,转而向济南城逃去,此时正是天明前的一刻。

    蒙古人穷追不舍,一直紧跟到济南城下。看到济南城门的吊桥即将拉起,数把飞斧从蒙古人手中旋出,准确的让人难于置信的连续砍在吊桥铁链上,虽然并非同一位置,但落点绝不会差太多。吊桥铁链一时火星四溅,沉重的吊桥都颤抖了几下。

    也许是被蒙古人的表现所震惊,吊桥在这个时候突然停了一下,然后猛然的落到地上,溅起了一片灰尘。

    蒙古人发出一阵欢呼,然后迅速的冲过吊桥,穿过还没有被关上的城门,手中已经握着明亮的马刀,准备大开杀戒。

    一冲入进去,这些蒙古人才发现并没有人来拦截他们,甚至连瓮城的大门都没有关上,只有城楼上射下一阵稀疏的弓箭,还有城楼上守军惊慌的喊声。

    最前面的蒙古兵没想许多,又是一阵大喊,然后带头冲进瓮城,顺着两边的兵道向着城中杀去。

    带头的蒙古将领虽然察觉到一丝不对,但还没等他有所行动,城门处就发出一阵巨大的声响,一扇巨大的闸门从门洞中落了下来,其巨大的重量使得大地都发出一阵抖动,将这群蒙古士兵一下就截断为两截。

    城内这些蒙古兵一看后路已断,不约而同的向着城内杀去,意图闯出一条生路。

    可惜,此时城楼上突然一阵通明,然后无数的火把被扔了下来,将这些蒙古士兵映照的清清楚楚,连他们脸上愕然的表情都一览无遗。

    跟着就是无数的大石和弩箭向着他们狂泻而来,顿时又带走了大把的生命。有不少蒙古士兵拿出弓箭向城楼上对射,但可惜,因为对方防护措施做的十分好,他们的弓箭效果十分差,反到引来对方更猛烈的还击。

    数百冲到兵道上的蒙古兵也没讨到好,无数的拒马将其前进之路断绝,拒马之后那一支支发散着寒光的箭头让他们明白到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城门外的蒙古兵也遭到城楼上非常激烈的攻击,各种檑木,钉桩,弓箭,开水,石灰,不要本钱的丢下来,甚至还有一些冒着黑烟的喷筒落到他们之中,不论人马只要一闻到这种黑烟就会发狂,继而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这些手段的实施,完全瓦解了他们意图营救城中士兵的努力,天光大明之后,这些人终于承认了失败,狼狈的撤走,只留下了上千具尸体。

    接到攻城失利的消息,蒙古那位四王子明白到敌人早就有所准备,干脆下令坚守洛口镇,不以敌军进行接战。

    但彩云却没打算放过他们,一连数天晚上,蒙古人数支在外游巡的部队都遭到袭击,而且还有蒙古人在吃过哪天晚上袭击他们的家禽后,突发癫狂,在军营中疯狂嘶咬,如同丧失理智之野兽,逼得蒙古人只得将这些人统统杀死,并将那些被战士带进来的家禽焚毁。

    与此同时,洛口镇外不时还发生种种险情,使得洛口镇中的蒙古人进退无依,疲惫不堪,战况一时相持起来。

    ***

    齐河城是北清河边一个城市,从齐河城过北清河,有一条官道可通济南府,而且还可直插济南府之腹地,断绝其和别府之联系。

    虽然齐河位置十分重要,但不知什么原因,彩云一直没有派人去接管这座大城,在原燕宁委派的守将投降之后,就不再对其有任何改变。自从禹城被蒙古人攻陷之后,齐河城的守将马上就宣布投降蒙古,然后派人迎接蒙古使者入城。

    蒙古人并没有大量进驻,只是派出少量部队拿了一些物资,不过不少齐河城的百姓被这些蒙古人侵扰抢掠,心中极为痛恨。

    而在齐河城外三十里的一处密林中,蒙古数万大军正静静的隐于其中,大多数人正在闭目休息,好为即将来临的搏杀积蓄体力。

    博鲁此时就坐在一棵大树下,虽然他也闭着眼睛靠在树上,但他并无睡意,而是在想一些事情,想一些他和父亲木华黎一起在战场上纵横的往事,那个时候自己是如何的意气风发,如何的自信好强,总是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的好,而且可以比自己最尊敬的父亲做的还好。

    想到这里,他睁开了眼睛,看看周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自从父亲死后,自己就一直不顺利,还在长安被人打的大败,使得蒙古军损失极为惨重。如果不是后期自己总算还有点表现,恐怕早就被人所弃,不过这也没什么差别,自己已经感觉到,不少人已经不信任自己,部队也开始和自己有离心离德的倾向。

    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那个该死的宋国太子,不仅羞辱了自己的使者,还帮助金国。如果当初天闪能够再聪明一点,如今的大宋早就被自己弄的天翻地覆,自己那里还用如此窝囊的呆在这里?也许自己早就踏平山东了,自己如今也不会在四王子面前无颜以对。

    博鲁的眼中闪过一阵愤然,想起当初天闪意外身死,导致蒙古对中原情报出现重大缺失后,蒙古本部对自己的责难。

    或许大汗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然为何会让四王子带队来中原,名为协助,事实上是接过了自己的指挥权。

    一想及这个,博鲁的心中就有一阵烦躁,猛然的站了起来。

    看到自己护卫询问的眼神,他摇摇头,然后走到一边,看着从树叶间透露出来的天空沉默不语。

    好一会儿,一位蒙古人才走到博鲁身后,低声说道:“大将军,四王子派人来了,请大将军过去一见!”

    博鲁看了他一眼,一点头,沉着脸走到一边,看到一个做汉人打扮的人正站在那里。

    “四王子如何说?”博鲁紧紧的盯着这个信使,语气微微有些急切。

    这名信使很平静的说道:“四王子说,如今敌人都被四王子吸引住了,请大将军即刻渡河,攻占敌人后方空虚之地。”

    博鲁神情一震,继续问道:“四王子还说了什么?”

    信使平静如故的说道:“四王子私下有句话要告诉大将军,请大将军务必要小心那位火凤将军。”

    博鲁先是一怔,然后心头不满升起,很自然的想到,这是四王子不信任自己,认为自己如今连一个女人都打不过了。

    脸色沉了下来,语气平淡的说道:“博鲁知道,请你转告四王子,博鲁会小心的!”

    信使右手放于胸前行礼之后就离开。

    看到信使离开,博鲁有些愤然的看了看洛口镇方向,阴沉着脸招来副将下达了进发的命令。

    很快,密林中就行动起来,蒙古士兵按照各自的归属排好队列,隐藏起来的马匹也被带了出来,而先头部队已经用风箱在给皮囊鼓气,一切都按照预定的计划行动起来。

    当天晚上,蒙古大军就渡过了北清河,然后大军顺着官道向着丰济镇而去,只要攻克丰济镇,蒙古大军就可以获得补给,进而扰乱济南的后方。

    蒙古人行军的速度极快,对于沿途遇到的行人一律斩杀,不到一日就行进到离丰济镇不到五十里的地方。

    此地地形已经多有变化,不时可看到山冈,树林,丘陵,烂泥地,连官道上也多是坑洼,不少蒙古骑兵因为马失前蹄而从马上摔下,引起一阵骚乱。

    见到如此情况,博鲁就下令缓行,蒙古士兵行进的速度慢了下来,而且队伍也渐渐成了一条松散的长龙。

    当蒙古兵转过一道山冈,进入一片低洼地的时候,突然一声炮响,接着无数的弓弩和火箭向着他们射来。

    蒙古兵措手不及下倒了一大片,还没等这些蒙古兵有任何反应,山冈后,树林中,草丛里,甚至连泥地下都冒出了无数的敌人,这些人手上都拿着一把长柄钢刀,喊杀着截断了蒙古人的队列。

    这些人一冲入蒙古兵的队列中就将钢刀上下挥舞,上劈蒙人腰腹,下砍蒙人马蹄,凶猛无比,锐不可当。蒙古兵猝不及防下,顿时大乱起来。此时连博鲁身边都出现了不少敌人,而蒙古兵又已经挤到一起,而此地地形明显也不利于骑兵奔驰,无奈下,他只得下令蒙古兵原地迎击。

    一时整个官道都喊杀连连,刀光和鲜血成了此时最耀眼的旋律。刚开始蒙古兵还可以堪堪抵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方有计划的围杀下,战况开始向对方倾斜,蒙古兵不断的减少,而敌人似乎越来越多。

    博鲁很快就发现这个现象,明白到对方是蓄谋在此地伏击自己,而己方都是骑兵,在此种情况下和敌人对攻极为吃亏。

    想明白这个道理,博鲁马上下令全军突围,在凄厉的牛角号中,一些蒙古兵不顾一切的拦截住身边的敌人,让身后的蒙古人可以摆脱纠缠逃走,而攻击一方也因为对方的舍死进攻而一时不能追击,使得大部分的蒙古人得以脱逃。

    博鲁在十里外重新整顿了队伍,然后再向着战场冲杀而来的时候,敌人早已经撤退,只留下遍地的人马尸首,这个情况让博鲁愤怒欲狂,但也知此时不可再莽撞。

    博鲁一边派人去收敛己方的尸首,一边派出大量的部队前去周围侦察,很快,就得到一队探子的回报。

    敌人就驻扎在丰济镇,而且其旗号表示他们是山东的义军――红袄军。

    一听竟然是红袄军,博鲁心中的怒火又升了起来,就要下令进攻,身边的几位将领连忙出言劝慰,连说此时不宜再出战。

    博鲁看了看疲惫的战士,摇摇头,也不再坚持己见,下令在十里外的一处靠近水源的平地上扎营。

    当天晚上,博鲁就召集蒙古军中的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