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的算计

    第九章 新的算计 (第2/3页)

着众人的面指出他的错误,或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他往往不会怪罪你,还会夸奖你,但若你背后乱说的话,那就对不起,生死就看他心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耶律楚才方才放胆直言,将失败地责任直接归结于成吉思汗本人身上。

    这话的效果很好,成吉思汗不仅不怪他,反到更信任他。让他感动之余,也再度深思起一些问题,特别对成吉思汗说的那番话仔细推敲,又联系自己知道地一些事情,最后他得出一个新的结论:主力留于凤州,地确可以牵制宋军主力,但这对改善蒙古恶劣的情况,却没多大帮助。

    成吉思汗等了片刻,见没有人站出来接话,心中微微觉得失望,无奈下继续说道:“当时我军情报声称,南线宋军软弱,可破之。若我军能牵制住宋军主力,而者勒蔑当能突破南线宋军,游弋州,兴元州,利州等线,若真如此,我军可迅速南下,经阶州,过洮州,可回临洮,也可经州,兴元,到达洋州和金州,到时就可北进京兆府,从后路威胁京兆,同托雷会师,攻守之机又将转回我手。最不济,也可回师草原,来年再战。只是我低估了赵,如今想来,南线宋军兵力虚弱,是个假象,恐怕就是诱我军上当的,者勒蔑恐怕不可指望!”

    耶律楚才毕竟是个明白人,马上想到一种可能,脸色瞬间变地苍白,好半晌才颤抖着说道:“大汗是说南线埋伏有宋军主力,可依照我军情报,宋军主力共分三支,都在北线,南线只有一些嬴弱宋军,这个情报是反复核查过地,当无问题才是!”

    蒙古作战最重情报,若没有情报支撑,其作战能力将下降一半不止。醉露书院而情报就分战场情报和战场外情报,耶律楚才就是负责战场外情报地,和敌人内部不同势力接触,了解对方兵力部署等等。当初就是他再三肯定宋军南线未有主力,以至成吉思汗做出分兵攻掠南线,调动宋军的决定。

    成吉思汗如此说,分明就是说他地情报失误,他感到十分震惊和不能置信!

    成吉思汗脸色变的很是悲伤:“我了解者勒蔑,无论碰上任何事情,他一定会按照我的吩咐行事,若非为了对付他,宋军不会切断我军之间的联系,也许……”

    众人惊疑不定,面面相觑。

    此次出兵可谓流年不利,未进利州,就损失了博尔术,察合台,速不台三名大将,丢了王妃和公主,攻进利州后,又传来窝阔台和赤老温的噩耗,如今再去了者勒蔑,那蒙古在此战可谓损失惨重,可说前所未有。

    想起这种可能,所有人都感觉有些坎坷,对前途越发不明朗。

    “尔等难道害怕了吗?”

    成吉思汗突然悲伤尽收,威严无比的呵斥起来!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等皆愿为大汗冲碎坚石,横断深水!”

    “好,这才是我蒙古的勇士!你们前去收拾行装,今夜就将出发!”

    “遵大汗令!”

    没有人问要到那里去,所有人都盲目的相信成吉思汗。相信他会带领他们冲出困境,迎接另外一个光辉的胜利。

    耶律楚才留下来,他还在思考成吉思汗的话。他想不明白,若说宋军在南线埋伏有主力,那这些部队那里来的?从宋军调动开始,他就一直关注着利州的消息,而且建康内部的消息也表明,川中虽有一个新地军团要组建,可是对方很肯定的说了,这支军团刚刚组建,而且全都在停留在各个异族地区。绝无可能参与此次大战。自己也证实了这个消息,甚至派出探子混入前往川中的难民中,沿途所见所闻

    ;

    想了半天。毫无头绪,最后忍不住的开口:“大汗,南线有宋军主力一事。可有证据表明?”

    成吉思汗沉默片刻。摇头:“没有。昔时我轻视了赵,如今想来。赵既然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来设谋于我,岂能留下如此漏洞,南边,十有八九又是陷阱!”

    耶律楚才军事上远远不如成吉思汗,但在推理方面却不弱,想了片刻,还是觉得有问题,宋军若在那里留下几万主力不是不可能,但若要能一举消灭者勒蔑,只怕不是轻易可以做到。这样的军事调动也不是短短时日可以完成,虽然如今彼此消息断绝,但也不能说者勒蔑……

    “楚才,你不用再想啦,者勒蔑去了,我感觉的到!”声音很低沉,透着难于表述的悲伤和愤怒。

    “我军在成州留下近二十万人,岂能如此轻易失败,我看……”

    “不用再想了,我铁木真战无不胜多年,如今此败,想是长生天对我的警示”

    耶律楚才也沉默下来,过了片刻才问道:“我军当向何处?”

    “大散关!”

    ……

    耶律楚才掀开帐篷走出来的时候,想了想,就去找镇海,还未到门口,就见头上微微生了一层绒毛地镇海冲出来,两人险些撞了个满怀!

    “乌图合撒尔大人,我正要去找你!”镇海一脸振奋,拿出一张纸递过来!

    耶律楚才看了片刻,脸上也露出惊喜的表情,喃喃自语:“天佑蒙古,天佑蒙古!你和我一起去见大汗!”说完,拉了镇海就向大帐走。

    成吉思汗仍然在大营中看着地图,对耶律楚才两人进来视若无睹,镇海有些尴尬,不知该怎么做,耶律楚才走到成吉思汗身边,低声对他说了一句。

    成吉思汗蓦然睁开眼睛,精光四射,沉声问道:“消息确定吗?”

    “已经确认过,是真的!”镇海肯定地点头应声!

    耶律楚才振奋的说道:“如此一来,我军形势又将不同,不如我军南下,楚才可设法通知南边一些人,只要建康一乱,则西北定矣!”

    成吉思汗沉思有时,断然道:“不能南下,这反到是我军唯一胜机,一切仍按原定计划行事!”

    耶律楚才想再劝,可见成吉思汗面色坚决,知道劝也无用,暗叹一声,和镇海二人离去。

    ……

    ……

    当日夜晚,凤州城头。

    大宋凤州城守将,黄龙军团实际负责人岳风接到了蒙古人撤离地消息,于是登上城楼察看。

    岳风和他弟弟岳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岳风在战场上没有他弟弟那种灵活善谋,纵横八方,反到有些谨小慎微。他为人最大长处就是忠诚和稳重,军事才能四平八稳,既没有独到的指挥,也不是平庸无奇,有句话可以形容他‘既不会大败,也不会大胜’。别人要想赢他,不容易,可他要想取得孟:+.

    也就是因为他地这种性格,他被留在黄龙军团,留在赵昀身边,成为大宋最精锐野战军团的实际负责人。黄龙军团出兵西北地部队名义上有十五万,但赵昀的三卫军只是挂靠在黄龙军团名下,实际管理却是赵亲自负责,他们也不听黄龙军团的调令,也不纳入黄龙的实际编制,不占黄龙的战士数额。因此黄龙军团实际在西北只有六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