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叛乱根源

    第十七章 叛乱根源 (第2/3页)

和展其分歧的源头还可以追溯到北宋的变法派与守旧派之争。大致就两派学风来说理学倾向于司马光事功派倾向于王安石。

    最为特别的是事功派的学者不仅治国主张面向社会实际讲究言论方法可应用于社会实际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在政治上也多是主张抗金反对议和和昔日临安朝廷背道而驰因此备受临安朝廷冷落。与此相反程朱理学却颇为逢迎临安朝廷地胃口对议和不那么反对甚至还多有赞成。这就造成一个现象朝廷虽然贬斥理学但也不刻意压制反任凭其在民间传播最终在民间形成个蓬勃的学派反过来影响朝廷对理学的态度。和昔日孔子有教无类广教学子最终修正成果到是异曲同工。若非赵昀横空出世临安朝廷早就要为理学正名!

    但事功派恰恰相反不仅饱受朝廷打击就连一般的士子和文人对其都不太感兴趣虽出了不少精英人物但就影响和理学比如同一头大象和一只狼狗无论狼狗如何勇敢和大象一比还是不够看!因此在临安时期事功派的展可谓举步维艰。特别是陈亮后来主张要给商贾正名认为农商皆本对商业不能歧视要和重视农业一样由政府出面扶持、展。此举更是极大地冲击重农抑商地传统认识简直可谓离经叛道。不仅理学就连非理学的儒家也对此感到不能容忍。

    双方曾经生过多次争论陈亮本人和朱熹更是生过数次争论谁也不能说服谁。后来因为官场失意陈亮等人一直在两浙教导学生特别是浙东更是事功学派地大本营。凡是出于浙江的士子文人学说著作多少都有些事功派的主张。就连朱熹去了浙东都感叹这里的民风已被事功派所染不听圣人所论。虽然如此但事功派出了两浙那影响就不够看被理学远远甩在后头!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赵昀主政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儒学不再是正统其他学派的人才也可以做官这就大大抵消了儒学的优势。接着理学遭到严重的区别和蔑视事功派却被大加提倡甚至赵昀亲自立著丰富和展了事功派的理论。不过赵昀的理论过于激进连一般的事功派学者都有些接受不了所以被称为激进事功派!

    激进事功派和一般事功派的区别主要有两点。激进派主张做事单求事功不事张扬表面上看没什么但若换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做事为求成功可以不择手段。只要不让别人知道就好。和传统事功派地事功伦理差异极大。其二就是对治国上的义利之辩激进派认为。治国和修身的道德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以修身的道德标准来看治国。所谓对他国的不义恰恰是本国地大利。主张义利能并行最好若不能取利舍义认为只有利益才是维系国家稳定国家交往的最重要依据。这条主张。和第一条主张相比。到颇能让传统事功派接受。

    激进事功派的这两条主张都是从赵昀地著作学说中提炼出来算是对事功派的一些观点的继承和推进而且赵昀的许多著作丰富了这派的理论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加上经过实践许多方法和观点都得到验证极大的鼓舞了这派地信心农商皆本地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可以说这派学说不仅吸引了不少传统事功派的士人加入。就连其他一些士人包括理学这边的士子都有不少改换门庭。主管教育的副总理大臣梅算是这个学派的带头人!

    这一派就是对付保守理学派的先锋从思想理论到治国方针甚至为人修身。处家理事。几乎是全方位的对保守理学驳斥贬低。因为赵昀的偏袒和有意放纵如今这派学说已经逐渐成为建康朝堂的主流。若仅仅如此。还不算什么最多把这个学派看成儒家地另类展就是。但赵昀的地归国家还地于民的政策可谓极大的触动理学甚至是儒学的神经。

    儒学来源于西周礼乐维系礼乐有三大条件一是宗法二是封建三是礼乐。其中这个宗法制度是礼乐地重中之重可说是其他两大条件地根基。所谓宗法制度就是在家族内部实行一套管理分配、继承、奖惩等一系列的措施用来维护家族以及依附这个家族生存地民众利益。而治理整个天下也不过是这套制度的扩大和展所谓家天下就是这么来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族就是因为占有最多的土地才能成为王族。宗法制度的核心基础就是对土地的占有。儒家一贯重农贱商所以信奉儒家的士人家族大多占有广大的田地做为维持家族控制百姓的手段。虽然科举打破世家门阀对社会的垄断地位但世家和大族并没有消失不断有衰落也不断有兴起。就连那些寒门士子一朝高中做了官后大多也是想着如何壮大自己的家门繁衍自己的后人往往用不了多长时间又一个大族就冒了出来。

    所以对儒家来说基础是宗法制度只要宗法制度不破儒家无论遭到何种打击重创兴起也只是时机问题。而当今宗法制度的核心就是土地若一打破这个规则再加上官府的诱导和鼓励要不了多久那些百姓就只知官府而不知家族真正刨掉儒家的根!只要土地一归国有那今后儒家要想展除非是改弦更张将激进事功派作为儒家正宗将商业和农业并列甚至更高的位置上。

    不过商业和农业的要求完全是两回事这样一来就算儒家的名字保留下来它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因为传统儒家的理论从根基上遭到瓦解必将导致后面的一切理论出现问题相当于重新洗了次牌面目全非了。若按照这个趋势展下去现在的儒家思想最多在个人修身上有所作为要想治国平天下那个嗯还是换个思路比较好!

    大部人学习儒家推崇儒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当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儒家还能有什么影响力?

    这其中的道理叶谦知道许多儒家学徒都知道因为保守理学是当今势力最庞大理论展最好的儒家学派所以也就自然的成为抗争赵昀变革的先锋成为激进事功派打击的对象。本来依照儒家学派深厚的根基肥沃的土壤赵昀地这种改革将会遇到难于想像的阻力最终夭折的可能当在九成以上。

    但赵昀却利用宋金战争。先在边境地带实现了改革然后再借着摩尼教造反推动了东南沿海的巨变最后又因为消灭史弥远的统一战争收敛到大批土地当将这些土地分到百姓手中。再辅以官府的确认民众地传诵在中部数省造成巨大声势。最终让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家族处在卖出土地。家族制度瓦解不卖土地遭到官府区别对待民众愤恨不已的处境上。

    这次国内叛乱在叶谦看来就是那些不甘屈服地大族豪强反击这个其中虽然也有理学士子的推动策应。不过他们应该不算谋划者。这么多人一起出来叛乱、闹事。没有个组织居中协调那是不可能的。若真是如此那这个组织就是陛下的死敌。对于这个推测出来的组织叶谦一直有点模糊感觉但能肯定它的确是存在的。如今看到史嵩之地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