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战争前的最后“消遣”1

    第九十章 战争前的最后“消遣”1 (第1/3页)

    正文 第九十章 战争前的最后“消遣”

    月6日上午雅科夫列维奇-科京。

    “您好,安德烈同志,没想到才四个月就又见面了。”科京看上去气色不错,他是上个月23号刚调任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设计.=.师,而原来的总设计师伊万诺夫因被斥责为“托派”而遭到清洗。不过和历史上不同,这个伊万诺夫在审查后没有被处决,而是被“发配”到下塔吉尔当“苦力”,到那里的铁路车厢厂担任设计师——这都是林俊让亚历山大做的安排:到下塔吉尔这位“倒霉”的设计师还能发挥“余热”,又能为铁路车厢厂建立新的坦克生产基地做“准备”。当然,下塔吉尔的同志也“相当欢迎”亚历山大同志的安排,伊万诺夫的工作能力也是众人都知道的。

    “科京同志,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这次只是来例行公事,呆两天就走。”

    林俊说的是实话,他最多就在列宁格勒呆两天,因为已经有一帮子人出发先去了索契。

    列宁格勒早在沙皇时期就是俄国的重工业基地,而二十年代以后,苏维埃又把这里建设成了苏联最重要的坦克和装甲车辆的研究和生产基地。在1937年,列宁格勒的坦克和装甲车辆的研究和生产有三个厂,个厂是伏罗希洛夫工厂,即174;布尔什维克工厂,即100;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即185,而三个工厂原有的设计团体也进行了组合,只留下一个总设计局负责监督3厂的生产。在三个工厂中,以185厂最有势,而该厂现在的厂长是萨尔茨曼,三个厂的总设计师就是林俊眼前的这个科京。

    50年代以前出生的朋友应该都听过基洛夫工厂的名字,联,被命名为“基洛夫”的工厂有很多,就是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的真正“意思”是一个企业联合体,下属有多家分厂,在30代就已经拥有上万名工人。

    历史上的“基洛夫工厂”曾被冠以“怪物工厂”的“美名”,因为就是这个科京带着手下的两组设计人员,弄了几个“威力巨大而脱离实际”的重型坦克方案,最重的设计超过了120。而且有些设计还制造出了样车,结果可想而知,每种设计的机动性都能和T-35有的一拼”。斯大林在看了这些大家伙的性能测试后,曾经不无诙谐的说它们是“百货店的坦克,有炮弹随时都可以打”!——历史上斯大林说这话是在1939年9月,而这句话也宣告了苏联坦克工业“多炮塔时代“的终结。

    林俊的出现,让这个“百货商店“一般的时期整整提前两年结束,而科京接手列宁格勒方面的坦克设计时,他的前任也已经有了个比较完整的重型坦克设计方案,这刚好可以被科京“借鉴”。对于这位年轻的设计师而言,目前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就等着哈尔科夫方面的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