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战克里特

    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战克里特 (第1/3页)

    正文 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战克里特

    道夫-赫斯在1920加入纳粹党,当时他26岁,是纳粹党员。纳粹党在1925年重组之后,赫斯成为希特勒的私人秘书。12月,赫斯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党中央政治委员主席。同年,赫斯成为德国国会的纳粹党议员,并晋升为党卫军上将。在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登上国家权力舞台之后,19334月21日,赫斯被任命为纳粹党副元首,同年6月29日,赫斯还被任命为德国不管部长,统管除外交政策和武装部队以外的一切事务。

    如果从政治生涯的速度看,林俊的晋升速度真能和赫斯相比,在某些方面甚至更突出——这样的情况也只有在非常时期能形成,正常情况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但两人也有很大的不同:赫斯靠的是在纳粹党内的威望和希特勒,而林俊靠的是军队中的威望与斯大林的无条件信任。显然,如果从各自在国内的威望和权力看,林俊这个副统帅要比赫斯这个副元首大的多,也相对更加稳固——至少赫斯在军队中没有足够的根基,而林俊就是靠军队起家的。

    还好,林俊有斯大林的无条件信任,他本人也一直表现的对权力没有什么野心——如果不是这些先题条件在,碰到赫斯“出走”这样的世界级奇闻,林俊就有的头疼了。

    越往高处风越大,这点林俊很清楚——他常说自己还不够成熟。起码再过个20年才能去全面的考虑问题。不管斯大林怎么看自己这个不爱去抓权力地爱将,听到这样的话老爷子总是高兴的。

    谁都不喜欢有个过于心急的接班人:现在反而是斯大林在着急,这个接班人的性子也实在太慢了些!

    就在同斯大林的谈话后,林俊坐车回到了莫斯科市区的家,没想到安德卢普夫也在。

    在书房,林俊对自己最好的兄弟说出了赫斯的事。

    安德卢普夫几次同林俊一起出生入死,两人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谈,这个大哥还能给林俊出出主意。“安德烈,在军队上尽管放手去干。党内还是让斯大林同志为你巩固地位!”

    空军上将地话一语中的:斯大林对林俊是信任的,苏联需要一位军神,而林俊就是最好的人选。在党内表现地平和,这就不会对斯大林的权威构成挤压。老爷子还会对林俊更加信任。

    其实两人都是多虑了,斯大林根本没把林俊和赫斯捏在一块想过,她对林俊的信任早就坚如磐石:“自己的天才爱将怎么能和纳粹地那个疯子相比?!”

    、、、、、

    赫斯事件在克里姆林宫造成的“小小风暴”只存在了几天,因为情报显示德国人即将入侵克里特。而德军能够采取的方式显然只能是空降为主——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不可能让德国人从海上舒舒服服地前往克里特岛,希特勒的元帅将军们没得选择。

    苏联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空降兵部队,组建时间也是世界上最早地:苏联在伞兵创始人奥尼德-米诺夫地努力下,19308月2。联在军事演习时首次空降了一个伞兵分队,这一天在也成了苏联空降兵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空降兵分队。在1935年地演习中。2500名~降着陆。让斯大林所邀请的西方观察家大吃一惊。

    现在苏联最大地空降兵建制是军。就像上个月在西部特别军区组建的空降兵第四军。林俊清楚“历史上”苏联也曾经多次使用空降兵实行空降作战,但规模并不是很大。运用也并不是很成功,很多优秀的空降兵部队更多的被当作精锐步兵在使用。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降战役,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以空降作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登陆战役,这对全世界的军事家来说都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就一个方面来说,想让苏维埃驰骋世界七大洋,苏联的军事统帅们还得好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