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年的一场"小仗"

    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年的一场"小仗" (第2/3页)

关系”,是征服伊朗的前奏,因为德国在欧洲总是采取这样的成功经验,先对各国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继而使其内部削弱,最后以闪击战消灭之。

    盟国时刻注视着德国使馆和“德国文化中心”在伊朗的大肆宣传,认为德国间谍能轻而易举地摧毁纵贯伊朗铁路:这条铁路沿途经过众多的隧道和桥梁,一座大桥或一条重要隧道的破坏,就意味着这条铁路至少瘫痪几个月!

    在去年夏天,伊朗陆军规模约为12万人,编为两个配备105毫米斯科达火炮的王家近卫师(均驻扎在德黑兰)、9个普通师(分别驻扎在全国六个军区,其中5个师在北方防备苏联、4个师在南方防备英国),5个宪兵旅,以及1个独立的机械化旅 。

    伊朗王家空军拥有大约400架飞机,编为8个大队。伊朗海军在里海中有2艘炮艇、5艘鱼雷艇、1艘武装拖艇、1艘武装游艇,在波斯湾有2艘意大利建造的炮舰、4艘炮艇、3艘鱼雷艇和1艘拖船。

    乍一看伊朗陆军人数不少,但战斗力对于苏联红军和英军而言实际上不值一提!

    进攻这一方,英军准备的部队包括第8和第10印度师、第2印度装甲旅、第9装甲旅和第21印度步兵旅。红军则从外高加索和中亚军区的第44、47和第53军中抽调了部分进攻部队。

    去年的8月25日凌晨零点,苏联对伊朗的进攻打响。一支约2000人的红军摩托化部队在阿塞拜疆南部纳希契万地区度过界河阿拉斯河,进入伊朗境内。很快占领了马库和霍伊,随后经大不里士向东进军。

    东边500公里外,另一支2000人的红军纵队沿着里海南岸向东进军,占领了恩泽里港和拉什特,并逼近加兹温城,不久在那里与第一路军会合。

    第三路红军1000人在沙赫港登陆,攻占戈尔甘和呼罗珊省北部,随后推进至铁路枢纽塞姆南河沙赫鲁德。

    为了让伊朗军队放弃抵抗,红军飞机在进攻伊朗的当天还轰炸了大不里士、拉什特、加兹温和雷扎耶,次日轰炸了德黑兰郊区,从意志上摧毁对手。

    面对苏联的突然进攻,毫无准备的伊朗军队大部分在军营里就被缴了械。就如同解放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时一样,伊朗军队中校级以上的军官和情报官员被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军官甄别了出来,一些人被带到巴库审问;一些伊朗军人趁夜色掩护逃出军营,跑到附近民居中躲藏――伊朗北部的伊朗军队几乎一夜间就崩溃了。

    伊朗一些对德黑兰统治不满的地方部落则趁机揭竿而起,在红军的配合与保护下下控制了伊朗的北方山区。

    另一头的英国也是同时动手:苏联和伊朗在里海地区没有发生海上战斗,而在南部的波斯湾,英国军舰炮击了停泊在那里的伊朗舰队。

    在卡伦河口附近的沙普赫尔港,那也是纵贯伊朗铁路的起点,一支搭载登陆部队的英澳联合舰队在8月25日凌晨4时08分悄悄驶入港口。

    这支小舰队包括“亚拉”号炮舰 、“法茅斯”号护卫舰、“卡宁布拉”号辅助巡洋舰、1艘炮艇、2艘武装游艇和2艘武装的内河客船。

    英国人见港内伊朗军舰毫无防备,舰队指挥官哈林顿准将下令突然开火。

    “亚拉”号炮舰一炮击中伊朗海军最大的军舰,购自意大利的“虎”号炮舰,将其重创。“亚拉”号随后进入卡伦河航道,用舰上的3磅炮和机枪扫射其余的伊朗炮艇,对方水兵纷纷跳河逃命。到凌晨5时30分,英澳舰队上搭载的印度陆军士兵全部登陆完毕,占领了沙普赫尔的港口。

    在沙普赫尔港还停泊着5艘德国货船和3艘意大利货船。虽然这些船始终处于两艘伊朗军舰的监视之下,但是它们的存在始终使英国不安,担心其船员利用可乘之机在阿拉伯河中将船炸沉,以堵塞阿巴丹大型炼油厂船坞的唯一入口。

    当盟国船队开入沙普赫尔港时,两艘德国船的船员便开始炸船:其中一艘在爆炸前被登船的澳大利亚士兵控制住,另外一艘德国商船“霍亨菲尔”号的船员成功地引爆了船内的炸药,但是凿船的位置选择不当,因此未能阻塞河道,沙普赫尔港内其余的轴心国货船全都被俘。

    在阿巴丹港,英国海军“肖尔汉姆”号炮艇击沉了“虎”号的姐妹舰“豹”号炮艇,港内的其他伊朗军舰不是被击毁就是被俘。“亚拉”号和“卡宁布拉”号随后前往伊朗东南海域巡逻,在霍尔木兹海峡的阿巴斯港击毁并捕获了意大利商船“希尔达”号。

    8月25日白天,英国皇家空军的一队“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奇袭了阿瓦士机场,停在那里的伊朗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地面上。接着,8000多名英印士兵乘船沿卡伦河北上,在一天的激战(姑且就当是激战了,至少英国人是这么说的――对比伤亡就能理解西方政客和宣传机构常说的“激战”到底有多么激烈。)之后占领了阿瓦士。另一路英军从伊拉克的哈纳根出发,在25日凌晨4时越过边界,在克尔曼沙赫附近遭到伊朗军队的坚决抵抗(不过似乎没给英国人造成多大伤亡。),4天后才占领克尔曼沙赫油田。

    伊朗南部的各个空军基地被英军一扫而光,空军官兵被遣散回家,伊朗空军的飞机则被英军士兵拆毁。在伊朗最大的杜珊-塔佩空军基地,英军接收了那里的沙阿兹飞机组装厂,15架刚从美国运来、崭新的寇蒂斯“****”战斗机被英国人没收,运到了印度。

    在德黑兰,礼萨汗在8月25日凌晨从曼苏尔首相那里得知英苏军队入侵的消息,他迅即向苏联大使和英国公使表示准备答应两国政府的要求。

    不过晚了!英苏使节的答复是:两国的军队将继续向前挺进!

    盟国的进攻令伊朗措手不及,虽然礼萨汗知道,拥有强大兵力和武器装备的盟军要进攻伊朗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但直到最后一刻他仍天真地认为:出于道义上的考虑、以及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尊重,盟军还不至于把事情做到如此地步。

    道义,那是在对自己没有威胁的情况下才可能讲的道理;火都烧到自家后院了,白痴才和你来讲道义!

    国际法和国际关系?都世界大战了,几个人会去遵守?

    盟军迅猛的打击把伊朗军队打得措手不及,整个军事行动过程中(按照英国的代号来说就是“Y行动”),苏英军队以其出其不意的突然性获得了军事上的成功,波斯湾的油田和纵贯伊朗的铁路已经落入盟国手中。

    规模不大的伊朗空军和海军已经不复存在,陆军部队也被打得七零八散。一边英印军队付出的代价是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