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府试

    第三十章 府试 (第2/3页)

考生正在赶来,看来参加府试的考生,人数可能在两千人以上。

    县试和府试,都是三年两次,应天府有如此规模的府试,难怪不简单。

    人数太多,郑勋睿没有遇见熟人,经过检查,进入考场之后,按照礼房承差的指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天终于大亮,郑勋睿也能够看清楚考场的情况了,和县试一样,考场也分内外,学堂里面考生大约两百人,其余的都在外面。

    作为江宁县县试的案首,郑勋睿有资格进入到考场里面。

    辰时,考试开始,一应规矩和县试差不多。

    辰时二刻,所有考生可以动笔开始考试了。

    郑勋睿看了看题目,脸上露出了微笑,不愧是刘宗周出的题目啊: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外立根基。

    这个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想想一辈子都提倡慎独的刘宗周,可能出其他的题目吗,既然主政应天府,那就肯定要求应天府的学子也要慎独。

    这种认识有些偏激,不过人家是当官的,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古往今来的生存之道都是如此。

    略微思索之后,郑勋睿开始动笔了。

    “。。。慎独特具喜怒哀乐之情,即仁义礼智之别名。。。”

    “。。。且当如何慎独,为己之婉叙,所谓乘椎轮于金根玉略之旁,夫人以为陋矣,服草衣卉于衮冕绣裳之朝,夫人以为悖矣。甚哉,时之不可以也。泥撬而山摞,夏葛而冬裘,适时则贵,失时则捐。昔冯唐终身不遇,而曰文帝好老、而臣尚少、武帝好少、而臣已老。岂曰非才,如不遇时何。。。”

    “。。。天下之事,其始盖有一二巧者标新领异,以戒群听。其次则能者慕效之,又其次则拙者剽窃之。慕而效者,是为风气,剽而窃之,是谓流弊。。。”

    “。。。人情贱同而思异,物穷则变,自古然也。故善趋时者贵先时,不贵后时,何独不然。国家以制艺取士,为体屡迁。太祖、成祖之际,学子研练经义,负声振采,浓郁葩花。仁宗、宣宗之初,稍患文辞,词丰义足,佼佼而有。而今之文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往往而复,乐此不彼。。。”

    “。。。善趋时者,当以此时翱翔之骨,发铿锵之响,镕经史而铸伟词,揆以好异之人情,验以将变之风气,吾知必有合也。。。”

    “。。。故以为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兴之学,独乃至善之所统会,所谓致知在格物,格此而已。。。”

    “。。。独者,物之本,而慎独者,格之始事也,故曰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外立根基。。。”

    同样是两个时辰之内,郑勋睿一气呵成,完成了这篇艰涩的文章。

    刘宗周是大儒,对文章的要求自然是不一般,可聪明的郑勋睿,将刘宗周尚未完全整理出来的观念,提前给他说出来了,这样的试卷,刘宗周要是看不上,那太阳就要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