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授官

    第一百零六章 授官 (第2/3页)

门之间,距离紫禁城只有一街之隔,在皇城的范围之内。

    “郑爱卿,朕上次询问你的事情,可否记得。”

    “臣记得,皇上询问臣的婚事。”

    “嗯,所谓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朕既然知晓你已经定下了婚事,就给你两个月的假期,回去完婚之后,到翰林院当值,陈爱卿和杨爱卿,朕也给你们一个月的假期,让你们回到家乡去,你们离开家很长时间了,应该回去看看,免得家人惦记。”

    郑勋睿微微有些感动,想不到皇上想的如此的细致,不过隐隐间,他觉得没有这么简单,其实殿试结束之后,回到家乡去就是所谓的衣锦还乡,一般不需要皇上亲自开口,吏部都会办理好的,给与进士一定的假期,一般都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旦假期结束,进士就算是卖给帝王家了,几乎没有时间回家,除非是被罢免了官职。

    “臣叩谢皇上隆恩。。。”

    三个人再次跪下,但这一次不需要三跪九叩了。

    因为有了皇上御批的假期,三人不用马上到翰林院点卯当值,不过他们也清楚,首先还是要到翰林院去的,至少需要去报道,将吏部的敕书送达翰林院,如此就表示他们已经是翰林院的官员了。

    离开了紫禁城之后,其余的进士纷纷散去了,郑勋睿、陈于泰和杨廷枢三人,朝着翰林院的方向走去,地方他们早就知道了,成为殿试一甲的时候,他们就留意了翰林院的地方。

    点翰林是非常尊贵的,翰林院负责制诰文字、簒修国史和译写文字,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职责,而且翰林院的官员品阶都是较低的,身份最为尊贵的翰林学士,也不过是正五品的官阶,可谁都知道,内阁大臣几乎都是翰林院出来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以及侍读和侍讲等翰林官员,很容易见到皇上,皇上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也会找到这些人询问,朝廷的惯例,也是从翰林院之中提拔重要的大臣,譬如说礼部尚书、左右侍郎以及都察院都御史等等。

    翰林还有一点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那就是翰林官职是清贵之选,殿试一甲和二甲的进士才能够进入,若是得到进入文渊阁参与机密大事,则更是贵极人臣,这样的翰林能够熬上一段时间,是内阁大臣的不二人选。

    郑勋睿和陈于泰之间的关系一般,但他知道陈于泰是周延儒的姻亲,而且陈于泰的父亲陈一敬、弟弟陈于鼎和族兄陈于廷都是进士,可谓是一门荣耀,陈于廷是东林党人,如今是南京右都御史,弟弟陈于鼎在翰林院。

    按说面对如此显赫的陈于泰,郑勋睿应该是结交好关系的,其实一直以来,陈于泰都显得有些自得,不过熟知历史的他,不会和陈于泰交好,至于说杨廷枢,曾经有退出应社的经历,于陈于泰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很好。

    三人一路寒暄,朝着翰林院而去,不过说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

    来到翰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