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若即若离

    第一百零八章 若即若离 (第2/3页)

去,就在郑勋睿感觉到后悔的时候,府门口出来了一名下人,找打他之后,带着他径直进入到府邸之中去。

    郑勋睿之所以选择在府外等候,就是不愿意进入到府邸之后,看见大量的朝廷官吏以及新科进士,那等于是明确表态了,虽说新科进士前去拜访恩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让太多人看见了,传闻往往会发生变化。

    来到厢房的时候,周延儒正在轻轻揉着头,大概是每日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休沐之后,拜访的客人也太多,难以得到真正的休息。

    “学生江宁县新科举人郑勋睿,拜见恩师。”

    周延儒没有表现出来特别热情的态度,对着郑勋睿笑了笑,指着前方的椅子,示意郑勋睿坐下说话。

    “清扬,你是新科状元,也是三元及第,我大明如此多年的科举,仅仅出现了三名三元及第的读书人,看来你的学识真的不简单啊。”

    “学生感谢恩师的夸奖,今后一定会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报效朝廷。”

    “县试、府试、乡试的文章,我都看过了,写的的确是不错的,我有些奇怪,你如此年轻,居然能够结合民间之实际情况,提出来诸多的论述,这很是少见啊,我见过很多读书人,依旧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和他们完全不一样。”

    “学生的父亲为了维持家用,常年在外奔波,从父亲口中,学生知道了不少的事情,之后有过出去游历的经历,也关注到很多方面的事情,不过学生仅仅是从表面上看到,虽是说了那么多,实际做起来,还不敢说能行。”

    周延儒微微点头。

    “有自知之明是很不错的,但也不需要过多谦虚,你的学识文采不一般,故而领悟道理强于其他的人,这也是很正常的,我希望你今后能够很好的为朝廷效力,此番你回家去娶亲,我在这里向你表示祝贺了。”

    “学生感谢恩师的关心。”

    。。。

    自始至终,周延儒没有显露出来拉拢的意思,不过还是给与了敦敦教诲。

    这让郑勋睿产生了疑惑,历史上对周延儒的评价是不好的,不少的史书将其归结为奸臣,可刚才交谈那么长的时间,自己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感受,这是为什么,难道是自己的感觉出现问题了,还是被迷惑住了。

    离开周府的时候,郑勋睿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与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不好的,但自己至少没有去主动冒犯,而是遭遇了对方的供给。

    这让他隐隐感觉到了,历史是需要自身去体验的,不管怎么说,历史都是人写出来的,就算是明史也不例外,而很多写明史的人,就是所谓的东林党人,这些人记载历史的时候,将东林书院捧得很高,将张溥等人捧得更高,却无情的贬低皇上,以及朝中当政的文武大臣,似乎历史按照他们的要求来,结局就不会是这样,殊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