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弹劾与应对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弹劾与应对 (第2/3页)

的神情不对,没有说话。

    “马大人,孙大人,朝廷有人弹劾本官了。”

    马祝葵和孙启萌异常的吃惊,要说知府大人到来之后,延安府各地的情况明显的好转,冬小麦种植下去了,开春就要出苗了,连续四年的灾荒,总算是看见缓和的时节了,再说知府大人稳住了百姓,就算是遭遇到暴雪的袭击,百姓也没有出现冻饿致死的情况,如此的功劳,朝廷嘉奖都来不及,居然有人弹劾了。

    “大人,是谁在朝廷弹劾啊。”

    “远南京户科给事中,如今调到京城出任户刻给事中的陈尧言大人,弹劾本官擅自动用官府的粮食,没有奏报朝廷。”

    马祝葵和孙启萌瞬间沉默。

    官府的粮食,按照规矩来说,是不准动用的,除非是得到朝廷的旨意,当年海瑞看见百姓饥荒,擅自动用府库的粮食,差点被套上谋反的罪名。

    所以说陈尧言的弹劾是有道理的。

    不过延安府所属的州县,动用府库的粮食救济百姓,账目都是清楚的,不存在有谁从中贪墨,包括经手人等等,都是一目了然的,而且农户开挖池子、搜集雪水领取的钱粮,都有签字或者是手印,要说朝廷派人来调查,绝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关键是府库的粮食是不准随意动用的。

    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他来到延安府,就是想着实实在在的做事情,避免朝廷之中的党争,避免陷入到漩涡之中去,想不到有人还是想着暗算他,尽管说这种暗算不算什么,他能够应对,但这也提醒他了,不要总是想着埋头做事情,该出手的时候,还是要出手的,特别是针对那些喜欢以个人利益为重的人。

    安静了好一会,马祝葵开口了。

    “大人,下官觉得,延安府的情况特殊,连续的灾荒,百姓已经没有了生路,开仓救济百姓,这是必须要做的善举,否则走投无路的百姓,要么冻饿致死,要么就是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朝廷剿灭流寇,耗费大量的钱财,将这些钱财拿来救济百姓,怕是早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朝廷之中的大人,不知道延安府的实际情况,总是死板硬套,胡乱弹劾,难道他们就不知道下来巡查吗。”

    孙启萌要开口的时候,郑勋睿摆了摆手。

    “这些本官都知道,可惜你们两位不知道朝廷之中的情况,你们没有在朝廷之中做事情,恐怕以为朝廷里面的大人都是清明睿智的,不要以为朝廷是风平浪静的,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管不顾大明天下,这样的人留在朝廷里面,是皇上最大的不幸。”

    马祝葵和孙启萌两人脸色有些发白,他们隐隐想到了,年前知府大人举荐清涧庠生李攀龙出任清涧县知县,可是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理由就是李攀龙是本地人,出任知县不符合规矩,但吏部迟迟不派遣知县,只是下达了一道敕书,任命李攀龙为清涧县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